【党刊之声】

【理论文选】

让世界共享“中国机遇”

参加进博会不仅是企业层面进入中国市场、扩大对华出口的一次契机,也是国家间促进多边经贸关系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一个机遇。在国际上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进博会所承载的特殊意义就在于,通过打造一个包容合作的平台,充分反映世界贸易各参与方的利益诉求,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人民日报,盛玉雷)

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开启新征程

办好中国自己的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不断激发增长动力和市场活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改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等。实践证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并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光明日报,李建平 黄瑾)

铸牢听党指挥的“灵魂坐标”

改革意味着“变”,但有些“变”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不变”。改革强军,固然是革故鼎新、开拓创新的过程,但更是对原点的回望、对初心的回归。无论体制机制怎么变、规模结构怎么变、力量编成怎么变,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能变、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不能变、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不能变。军魂不变,才能筑牢立军之本、厚植制胜之源、培固强军之基,推动军队建设一帆高悬、破浪前行。(解放军报,谢军)

正确认识历史应具有的三种态度

充满敬畏之情。历史事件本身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要清醒认识到自身研究和认知的局限,克制过度解读的冲动,避免简单判断的率性。抱有宽容之心。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着眼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要站在今人的立场上苛求或者溢美前人,更不要作简单的道德评判。怀有自觉之意。对于历史发展,要善于宏观思考,从自在的状态变成自为的行动,在历史趋势和现实选择的统一中把握大势。(学习时报,杨大志)

追求理想信念高标准不松懈

坚定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这是每个共产党人的灵魂和安身立命之本。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新时代,党的理想信念都是激励党员干部的精神动力。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向高标准对标靠齐的行动自觉,让理想信念在心底生根发芽。只有这样,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才会在各种诱惑面前稳得住心神、站得住脚跟。(中国纪检监察报,杨革壮)

不妨“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城市年轻,没有历史文化命脉,不能胡编乱造;但若有此命脉,必须小心呵护,适当时候再加以开发利用,切忌杀鸡取蛋。过去有句口号,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应该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即便今天做不到,将来也须如此。因为,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大众的丰衣足食以及幸福安康;而是否幸福,文化是个重要指标。(北京日报,陈平原)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更快地接收理论资源

建议安卓用户置顶求是网

苹果用户在最后一步点“设为星标”

步骤如下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