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金书铁券”亮相敦煌文博会。

在很多历史题材的电视电影中,曾出现过这样的情景:当闯下大祸,依律当斩时,会出现“免死金牌”这样一件器物,以求躲过处罚。那么,在历史上,果真有“免死金牌”吗?

自汉以来,铁券在文献中多有出现,但目前国内发现的铁券并不多。现藏于甘肃省文物商店的一件名为“明会川伯赵安金书铁券”的文物更是极少公开展出,颇为罕见。这件铁券在我国古代代表着免死之意,关于它的来历很多人并不了解。

这件铁券面质如新,薄厚均匀一致,周边齐整,镶嵌精细,券字金光灿然,书法遒劲,字口平整光洁,至今无一字残缺。该铁券颁发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弧长41厘米、直径26厘米、高22.5厘米。两面有错金文字,为楷体直书,正面20行,每行8至13字不等,共计218字。铁券薄厚均匀一致,周边齐正,镶嵌精细,制作精良,反映出明代高超的冶炼技术和镶嵌制作的工艺水平。

颁授“丹书铁券”的制度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元勋“丹书铁券”作为褒奖。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其中的“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契”,即皇帝与功臣、重臣之间信守的凭证。“丹书、铁契、金匮、石室”,即以铁为契,以丹书之,将皇帝与功臣、重臣的信誓用丹砂写在“铁券”上,装进金匮藏于用石建成的宗庙内,以示郑重和保证“铁券”安全。然而,最早的“铁券”并无免罪和免死等特权,仅作为一种加官晋爵封侯的凭证。获赐铁券的功臣及其子孙中,不乏获罪甚至被处死的人。

北魏时期,孝文帝经常为宗亲、近臣颁授铁券,甚至还出现了大臣向皇帝乞求铁券,以作护身之符的现象;隋唐以后,颁发“铁券”已成为常制,凡开国元勋、中兴功臣以及少数民族首领皆赐予“铁券”,连一些宠宦、宦官也有获得“铁券”的。而且,从隋代起,“铁券”上的丹砂填字渐渐改为用金填字,故后世又将其称为“金书铁券”。唐代最著名的“钱镠铁券”,是乾宁四年唐昭宗颁赐给吴越国王钱镠的,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也就是李永平提到的那一件。

“丹书铁券”有了免死的权限,最晚在南北朝时期。早期铁券免死次数大多在3次以下。从北魏至唐代,免死次数不断增加,唐代后期,受赐铁券者的子孙甚至可以凭铁券免死1至3次。宋代时,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柴家手中谋得皇位,为了安抚民心,下旨厚待柴氏子孙,赐柴氏“丹书铁券”,即使柴氏后人犯罪也不得加刑。家喻户晓的小说《水浒传》中所描写的“小旋风”柴进家的“丹书铁券”,确实有其历史依据。到了明代,铁券制度进一步完善,明太祖朱元璋从法律上规范了“丹书铁券”的颁授对象,仅限于立有军功,被封为公、侯、伯的勋臣。明代金书铁券根据爵位的不同铁券大小不一,最大的公爵一等铁券高一尺,宽一尺六寸五分。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34人获公爵、侯爵封号,并被赐予“金书铁券”。明成祖朱棣即位时,帮助他夺取皇位的“靖难”功臣邱福等26人也都被赐予铁券。明末,崇祯皇帝还曾给大宦官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颁赐铁券。与唐代的铁券相比,明代金书铁券的券文已有明显变化。一是谋逆不宥,只宥其他死罪;二是免死的次数较少,子孙不免死。直到清代,“丹书铁券”制度方被废止。

我省史志专家邓明指说,所有的铁券都是一式两件,为了防止假冒伪劣“铁券”往往还要被分割成两半,一半留于皇宫,另一半由被赐者保管。需要的时候,左右部分进行对接,如果二者相互吻合,即为正品;反之,则为赝品。铁券的形状很可能是因为要看是否契合所以才呈现为弧形。

虽然自汉以来,铁券在文献多有出现,但目前国内发现的铁券并不多,现已知的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唐“钱鏐铁券”,故宫博物院藏两付明“朱永铁券”,青海省档案馆藏明“李文铁券”,旅顺博物馆藏明“沈清铁券”,还有这付甘肃省文物商店藏“赵安铁券”等。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时代久远,朝代更迭,战乱中容易被毁被熔,另外更主要原因是铁券为前朝君王所赐之物,或表其忠勇,或表其功劳,当事人在新朝绝不敢示人,免遭获罪。例如,明代距今时代不算久远,而且颁赐大量铁券,世存铁券却甚少,所以现存铁券更显得弥足珍贵。

图片来源:每日甘肃网、文博中国

文字综合甘肃日报、兰州日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