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共同主办、俄罗斯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八届中俄高级经济论坛”在圣彼得堡中俄商务园隆重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和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校长伊戈尔·马克西姆采夫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时延安、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唐忠、文学院前院长孙郁、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方等受邀出席。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关雪凌教授应邀率经济学院代表团参会并发表学术演讲。

刘伟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中俄高级经济论坛自2002年创办以来,不仅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校际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更是成为推动中俄两国经贸关系持续发展、探讨中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平台。

他说,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持续增加。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严重冲击下,美欧等发达国家综合实力整体削弱,国家治理“黑天鹅事件”频发,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对全球治理的领导力明显下降,甚至给世界和平发展带来新的问题。有着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两支力量,也都面临着共同的机遇和挑战。以中国人民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为代表的两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以两国共同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为优先发展方向,坚持不懈地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本届论坛必将展现一流的学术成果,深化对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认识和思考。

伊戈尔·马克西姆采夫校长在致辞中回顾了论坛自创立以来双方真诚合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高度评价了论坛对加强两校学术交流,增进中俄传统友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表达了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共进的强烈愿望。他还提到,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本届中俄高级经济论坛的青年论坛邀请了中俄两国优秀青年学者参加,在全球治理的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内讨论两国经贸、文化与学术的合作发展。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愿同中方一起,共同推进中俄全方位合作,期待两年后论坛在人民大学的举行。

早在今年3月,伊戈尔·马克西姆采夫校长接受了中国人民大学的邀请,加入我校“双一流”建设国际顾问委员会。借此“第八届中俄高级经济论坛”举办之际,刘伟校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为伊戈尔·马克西姆采夫校长颁发了聘书。

开幕式上,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市长亚历山大·别克罗夫、俄罗斯外交部代表弗拉基米尔·扎别瓦罗夫、哈尔滨商业大学校长郑秋鹛、“中国商务中心”联合会主席谢尔盖·瓦隆科夫分别致辞,我国驻圣彼得堡领馆代表宣读总领事郭敏的贺信,祝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关雪凌教授主持了论坛的第一单元,并发表了题为“‘冰上丝绸之路’与中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探索”的学术演讲。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宋利芳教授主持了论坛的第二单元。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发表了题为“中俄农业合作:机遇与展望”的学术演讲。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宋扬副教授发表了题为“城市机会不均等对家庭风险投资的影响”的演讲。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门淑莲副教授做了题为“优化中俄货物贸易的路径选择”的演讲。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学者们的精彩演讲,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和浓厚兴趣,得到了中俄学界同仁的高度赞誉和普遍好评,大家还就相关领域的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共有来自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吉林大学、俄罗斯财政金融大学、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俄罗斯南联邦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科学院以及哈辛基金会等中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百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俄罗斯新闻媒体等对本届论坛给予了高度关注。

论坛在伊凡·屠格涅夫的诗集发布会和音乐会中结束,该诗集为纪念俄罗斯伟大作家屠格涅夫诞辰200周年而发行,由中俄两国学者合力完成,是两国文化合作的新成果。

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是俄罗斯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被公认为是俄罗斯最好的经济类院校,同时也是俄罗斯最大的经济科研中心之一,向政府、议会、圣彼得堡管理机构提供咨询服务,与企业界也有着密切的合作,该校毕业生在科学界、国家机关以及政治和商业界都占据着非常显著的地位。

编辑:孙巧铃

资料来源:人大俄罗斯研究中心

作为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人大国发院坚守“国家战略、全球视野、决策咨询、舆论引导”的目标,着眼于思想创新和全球未来,致力于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进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