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博云新材(002297,SZ)11月30日午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粉冶中心回归到由中南大学资产公司单独持股的状态。伴随着粉冶中心股权结构的变化,湖南省国资委入主博云新材的首要障碍似已被扫除。早前,博云新材于11月中旬宣布,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湘投控)将对粉冶中心增资,增资完成后,湖南省国资委将间接入主上市公司。

  大股东注册资本“回归”

  根据博云新材公告,公司收到粉冶中心《告知函》。函件内容称,为履行长沙仲裁委员会作出的相关裁决书的裁决,粉冶中心已在长沙市工商局高新区分局完成了注册资本恢复至8000万元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新《营业执照》。

  天眼查信息显示,粉冶中心的股东名单在11月26日发生变更,宁波金仑、株洲兆富等多名股东退出,只有中南大学资产公司留下。目前,中南大学资产公司持有粉冶中心100%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粉冶中心上述工商变更的成果来之不易。

  粉冶中心此前长期陷入股权纠纷。2011年10月,博云新材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南大学对粉冶中心启动的股权结构多元化改制工作已完成。粉冶中心由此引入宁波金仑、温州环亚、宁波金润、株洲兆富等8家非国有股东。2017年2月,粉冶中心称,在公司增资扩股的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流失的情形。鉴于此,粉冶中心以宁波金仑、宁波金润、温州环亚作为被申请人,提起仲裁请求,请求裁决各方于2011年签订的“增资协议书”无效,请求裁决粉冶中心恢复至2011年10月20日增资扩股工商变更之前的股权结构。

  此后,粉冶中心又陆续以湖南兆富、株洲兆富、兆富新材、宁波君润、湖南大誉等作为被申请人提起仲裁请求,请求裁决各方于2011年签订的“增资协议书”无效。

  经过陆续裁决,长沙仲裁委员会确认粉冶中心与相关方签订的“增资协议书”无效,粉冶中心可以向工商行政登记机关办理撤销与之相关的投资人(股权)变更登记,相关投资人对粉冶中心撤销变更登记事项的办理应予协助。

  不过,粉冶中心此前迟迟没有完成投资人(股权)变更登记。

  新东家入主首要障碍被清除

  对于博云新材而言,粉冶中心股权纠纷的完结,意味着公司实控人变更为湖南省国资委的事项已扫清了主要障碍。

  博云新材11月12日晚间宣布,粉冶中心、中南大学资产公司与兴湘投控共同签署《增资框架协议》。兴湘投控将对粉冶中心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持有粉冶中心51%的股权,中南大学资产公司持有粉冶中心49%的股权。

  兴湘投控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为10亿元,由湖南省国资委全资控股。兴湘投控官网显示,公司被明确定位为湖南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通过上述增资,兴湘投控将入主粉冶中心,从而间接控制博云新材,博云新材实控人有望变更为湖南省国资委。

  彼时,增资事项的首要障碍便是粉冶中心的股权结构:中南大学资产公司持股40%,宁波金仑、宁波金润等持有其余60%股权。

  根据博云新材发布的最新公告,这个障碍也已清除。但需要指出的是,增资事项还需通过国家国防科工局审查,增资方案需报教育部、财政部审批及备案等,兴湘投控方面则需报湖南省国资委审批。

  截至目前,增资事项进展如何?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11月30日致电博云新材,并按要求将采访提纲发送至公司邮箱,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每日经济新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