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长株潭城市群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多年来,长株潭试验区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流域协同联动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环境同治等方面,既建章立制又重点突破,取得了积极成效。2011年3月和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湖南时都对长株潭试验区的改革探索给予充分肯定。长株潭试验区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在推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大生态系统保护的路上越走越坚定,开展了更为广泛的探索,走出了一条中部重化工业城市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子。总结推广长株潭经验对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长株潭试验区进行了全面总结,形成了《长株潭试验区绿色发展经验案例》,现将案例刊发,供各地参考借鉴。

  长株潭试验区绿色发展经验案例之五

  “四分”模式处理农村垃圾

  

  长株潭试验区将彻底改变农村环境面貌作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建立农村垃圾分区包干、分类减量处理、分级投入、分类考核的“四分”模式,探索形成了农村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分区包干。村级卫生区域划分为公共区和农户责任区。村主干道、主水沟渠、集中活动场所和集贸市场等公共区由村集体出资,聘请专人进行保洁维护,农户房前屋后各自责任区实行“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

  分类减量处理。对生活垃圾分类,通过“堆肥、焚烧、回收、填埋”等方法进行减量处理,做到“五个一点”。即“卖一点”,指导农户将可回收利用废品进行整理,卖给保洁员或废品回收公司;“埋一点”,煤渣、炉灰、石块等无害化垃圾,就近铺路填坑;“沤一点”,将可堆肥垃圾,进行集中堆沤,或倒入沼气池,发酵成有机肥;“烧一点”,秸秆、稻草、竹屑类等入焚烧炉烧毁;“运一点”,最后不能处理的固体垃圾,由保洁员统一收集送镇中转站处理。

  分级投入。实行“市级统筹、财政下拨、部门支持、乡镇配套、村组自筹结合”的分级投入模式,根据“一镇一站、一村一池、一户一桶”建设要求,市级层面给予每个乡镇每年30万—50万元不等的建设资金,每村每年1.2万元的运行资金。县级财政按照1:1的比例给予相应资金配套。乡镇一级根据实际情况,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鼓励村民自发筹资筹劳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分类考核。市考核县(市、区),奖优惩劣,对连续两次排末名的县(市、区)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对干部推行绩酬挂钩,将县乡村三级干部40%的工作津贴切块用于城乡环境同治挂钩;对农户推行“大评小奖”,按清洁、较清洁和不清洁评定等次,评比结果张贴到户,或分组公示,对清洁户给予毛巾、牙膏、雨伞等价值10—20元的小额物资奖励;对参与农村环保的市场主体进行量化考核。

  “四分”模式通过明确责任、精细处置、自愿参与、科学考核,有效地破解了农村环境治理责任不清、监督不力等问题,实现了乡、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全覆盖。通过分类处理,农村垃圾量明显减少,减量率高达90%,仅长沙市每年减少生活垃圾丢弃120万吨以上,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农村环境治理不仅改变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更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状况,助推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成为长株潭新的增长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