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千多年以来,故宫一直蒙着薄薄地神秘的面纱。这里迷雾重重,有着很多解不开的谜题。当然了,这里更是古代女子的“金丝笼”、“吃人不吐骨头”、“一生终老”的地方。故宫曾经是明清两代的君王工作、生活的地方。因为是皇帝长久待的地方,所以人们建造故宫的时候自然也是耗材巨大。就连它铺在地板上的砖都是极为金贵的,是当时最为闻名的苏州窑的“京砖”。

“京砖”是专门为了建造皇宫所用的砖块,它的烧制地点为苏州窑。由于其烧制过程极其复杂,其所用工艺也极为精湛,所以当时还流传了这样一句“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现在,小伙伴们是不是想着故宫里里外外那么多块砖,那该有多少黄金呀,搬一块就可以不愁吃喝啦!嗯嗯,没错的,如果它现在不是国家级的历史建筑,或许小编也是很想抱一块,卖了,吃喝就都不愁了呢!

当然,现在家家户户都会铺上地板砖。年久了,也会换下地砖,就算是不换也是要修的。故宫也是一样的,故宫少说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其中也有不少的地方因发生过地震而改变了,但是总体还是屹立不倒,极为完整的。这也足以看出古人们的智慧及工匠们的技术有多么高超了。当然,由于年代已久,也免不了还有一些地方有很多的破损,比如故宫的地砖,也一样有破损的地方。因此,每当发现一处破损处,自然会有工匠和考古专家一起去把破损的地方修补起来。

故宫内部所有大殿前的地砖,作为重要的地方,自然是有工匠和考古专家一起去修复的。其中,外朝主要有三个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我们重点要讲的就是太和殿,太和殿主要是外使接待、皇帝登基、帝后册封等等大型仪式举办的地方。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殿外的地砖也会有很大的破损,考古专家和工匠们在修复的时候,却发现殿外的地砖有很大的问题。

其他殿外的地砖均是以七层有规律的堆砌而成,而太和殿石阶下的地砖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发现这个情况的考古专家和工匠们在修复的时候,数了一下,一共有十五层之厚,而且它的每一层的排布规律均为不同。工匠们和考古专家在查看后大为惊奇,后来翻阅相关资料才发现,这可能是用来防止刺杀、暗杀、动乱而故意为之的建造方式。

虽然那时离现在的时间比较久远,但是考古专家还是依据现有的线索及资料判断出,这是朱棣在位期间所设下的机关。人们根据查找到的史料推测,由于皇宫戒备森严,所以贼人强闯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天上,抱歉,那是还没空袭这一说法。

唯一的漏洞就是底下啦!所以在修建故宫的时候,朱棣让匠人们设计了一种极其复杂的铺设地板的方式。而在修建完故宫后更是直接赐死了这些工匠们,生怕故宫地底图形透露给宫外之人。

看到这里,小编有点小小的惊悚,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觉到。就因为怕别人知道地图、挖地道、刺杀自己,就这样把工匠们全部杀害了!小编在想,古时候平头老百姓能给皇帝干点活,本来还沾沾自喜,以为是天大的幸事,结果扭头就被皇帝赐死了。听起来真的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有木有?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