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黑瞎子岛,也许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要提到中国的东极,大家一定会脱口而出:黑龙江抚远。是的,黑瞎子岛就位于抚远境内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尽管鲜为人知,但冬季来临后,这里银装素裹,满眼雪白,是一片纯净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中国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当朝霞满天染遍了乌苏里江,能够在原生态的氛围里感受到极致的冬景。

黑瞎子岛是由银龙岛、明月岛等3个岛系93个岛屿和沙洲组成,实际上虽然叫做“岛”,但并非江中岛屿,而是一块由泥沙冲击形成的三角洲,也被称为“抚远三角洲”。若是翻开中国地图,轻易就能找到它的位置,在“大公鸡”的“鸡冠”前端凸起的那一块,就是黑瞎子岛。从地理位置可以看出,它在中俄两国边境,如今岛上中俄各自占据一半,一面是中国哨所,一面是俄罗斯教堂。

乌苏镇

其实追溯到清朝初期,黑瞎子岛旁的乌苏镇便是乌苏里江三大重镇之一,来自朝鲜和俄罗斯的商人纷纷来此经商通贸,热闹非凡。只是随着时间的变迁,无论是黑瞎子岛还是乌苏镇都逐渐荒凉,最落寞的时候,乌苏镇只有一户人家,可谓名副其实全中国最小的镇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乌苏镇修通与抚远县城联通的公路,江边建起码头后,小镇才重新热闹起来。

别看乌苏镇虽小,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淡水鱼和野生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大马哈渔场。每年九月大马哈鱼繁衍后代的旺季,黑龙江省内的渔民都会聚集在这里,乌苏镇也成为了渔民们的临时据点。而来小镇的不仅有渔民,还有对黑瞎子岛的边境景致充满好奇的游客。

位于黑瞎子岛上的东极宝塔,是全岛最高的建筑,汉唐风格的八角形塔身看起来蔚为壮观。四周有序遍布着60根青石盘龙浮雕,其中56根代表着中华56个民族,另有4根在东极宝塔的四角,寓意着四平八稳。登入塔顶,视野及其开阔,可尽揽黑瞎子岛全岛风貌,连东极广场、乌苏里江及乌苏大桥等景观都一并收入眼底。

哈巴罗夫斯克

而向东北眺望,可以看到一个顶部金光闪闪的建筑——东正金顶大教堂的屋顶,其所在地就是边境线另一端的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若是还不尽兴,不妨在冬日里开始一段从黑瞎子岛到哈巴罗夫斯克的穿越之旅。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颜色缤纷的楼群错落在高低起伏的街道边,四处可见古炮台和老军营,雪后的城市显得更加纯粹,这些都会留住游客们匆忙的脚步。

作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可不是浪得虚名,除了恢弘的气势,更是消费者的天堂,世界名牌化妆品、包包、服饰等应有尽有。在买到手软后再来品尝一下正宗的俄式大串加现榨啤酒,尽享战斗民族的豪迈。

当然,在黑瞎子岛所属的抚远,也有着不输对岸的勇猛民族,我国的六小民族之一、也是唯一以捕鱼狩猎为生的民族——赫哲族,就有一部分人群生活在这里。当冬天乌苏里江冰封后,赫哲族会开始每年的冬捕冬钓。

在古代冷兵器时代,赫哲族人都是用石头之类的工具,将冰面凿开一个洞,撒网或者在两洞之间拉网捕鱼。这时候的鱼因为在冰面下,氧气和食物较少,虽成长缓慢,但鱼肉异常鲜嫩。崇尚天地万物赐予的赫哲族人,并不会过度捕捞,而是以虔诚心态去面对。

他们将鱼捕捞起来,就地生火,用嫩豆腐配以新鲜的鱼肉炖汤,纯粹且细腻,热汤进肚,即便在零下几十度的冰面上,浑身也会暖合起来。后来此习俗慢慢传承开来,成为东北地区的特色风俗之一。

如果有抚远的朋友请你吃冬捕冬钓的鱼,那绝对是一种高规格的礼遇。此时的鱼价格不菲,营养丰富,是热情好客的赫哲族人想带给客人的美好回忆。

部分图片来源于黑龙江及抚远旅游局官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