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有关说胤禩“后必大贵”的看相结论,告知康熙,意思是说胤禩做太子是不错的选择。无奈之下,康熙第一次废黜太子。

胤禩,康熙皇帝的八皇子,人称“八贤王”,贤是夺嫡之路上的手段。终其一生,都在与自己命运作斗争而不可得,致使身败名裂。

父子和睦

胤禩生母为良妃卫氏,母家“辛者库”出身。辛者库即包衣管领下的食口粮人,说白了,是仆人的仆人。比之其他兄弟的母家,地位相当低下。由此产生的巨大差别,相信胤禩在幼小的心灵上,是刻骨铭心的,想在众兄弟中出人头地的念头,来得更强烈。康熙很快便看上了这个勤快,刻苦,善于为人处事的皇子。出征葛尔丹期间,胤禩便随驾得到很好的历练,也得到康熙的褒奖。

年仅18岁,胤禩被册封为贝勒;28岁,出任内务府总管大臣,主管内务府。可见这一时期,父子和睦,胤禩颇受康熙青睐,对其是相当倚重,委以重任。

父子反目

原本寄厚望的太子胤礽,因康熙过于溺爱,显得有些放纵,一发而不可收拾。无奈之下,康熙第一次废黜太子。储君之位空置,众位有实力的皇子,跃跃欲试,首当其冲的便是,立志出人头地的胤禩。夺嫡之初,胤禩便利用张德明“诚贵之相”的言论,假托天象制造舆论。

胤禩打小由大阿哥胤禔生母抚养。此时胤禔因“今欲诛胤礽,不必出皇父之手”大逆不道言论,夺嫡无望,选择助胤禩一臂之力。将有关说胤禩“后必大贵”的看相结论,告知康熙,意思是说胤禩做太子是不错的选择。康熙斥其“为人凶顽愚昧,不知义理”,而后审讯张德明后,说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胤禔是偷鸡不成,还连累胤禩蚀把米。也可见康熙非常恼火胤禩夺嫡的“小动作”,进而拿其出身说事。言外之意,胤禩根本不配做太子。更恼火的是胤禩背后党羽,马齐、佟国维等人的煽风点火,意欲立胤禩为太子的行为。

康熙皇帝

减除羽翼

马齐因在远征葛尔丹与“多伦会盟”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中“多伦会盟”是,巩固了清朝与内蒙古的关系,进一步孤立葛尔丹。从此马齐升任理藩院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而佟国维是康熙生母的弟弟,同时两个女儿嫁予康熙,也就是说佟国维既是康熙舅舅,又是康熙岳父,身份煊赫。康熙从胤禩同两人的蛛丝马迹中,知道了他们是选择支持胤禩的。

虽然立储是公事,但也是私事,皇帝个人意见占很大比重。况且康熙在第一次废黜太子之时曾说:诸阿哥有如钻营谋为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断不然。等于立太子是禁区,马齐、佟国维在此时迫不及待跳出来,还有在历代斗争中落败,积怨很深的势力也参与其中,显得非常不合时宜。马齐遭到革职;佟国维是时已卸任,念其之功,未作处理。两人家族中参与者亦受到枷泽、革职等处理,直接打脸允禩。

马齐

痴心不改

不得已废黜太子,打乱计划的康熙,暂时未能有新太子人选。新太子的难产,引起皇子间的明争暗斗,动摇国家根基。百般无奈之下,康熙四十八年,复立太子,同时册封胤祉、胤禛、胤祺为亲王,达到平衡权力,警告太子的意思。而胤禩受到此次的打压,虽贝勒的爵位得以保留,但人气是一落千丈。

朝廷恢复平静。但三年后,太子因“狂疾未除,大失人心”,再次被废。允禩心中再次升起了太阳,有了一丝成为储君的曙光,竟然阴不阴,阳不阳地问康熙:我今如何行走(当太子有戏吗)?曲折地表达了立为太子的意思。康熙再一次打脸允禩:尔不过一贝勒,何得奏此越分之语(你没戏了)?

幽禁至死

胤禩利令智昏,由爱生恨,对康熙怀恨在心。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胤禩福晋外祖母是索额图之妹,其长在外祖母家。康熙赐死索额图之后,其外祖母的不满、怨恨之情,透过一言一行影响到了胤禩福晋。而胤禩又是怕老婆之人,自然胤禩福晋的不满怨恨,更加深胤禩对康熙、对新君的怨恨。采取了处处敌对的方式;

1、先是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巡视塞外,因祭奠生母,未能同行允禩,不知怎么想的,进献康熙两只奄奄一息的海东青,暗讽其时日不多。康熙逝世时,上下都弥漫着悲伤的气氛,唯独胤禩一副怨愤的表情。

2、其次,雍正继位后,胤禩晋升为廉亲王,其福晋家人纷纷道贺。不想胤禩福晋冷冷地说了一句:不知道什么时候,便大祸临头了。对于雍正的封赏不屑一顾,藐视天子。

3、雍正三年,宗人府参胤禩:护军统领因不听胤禩的指令,遭到乱棍打死。护军统领为护卫军长官,属正二品。如此,因不听指令的小事,而杖毙正二品大员,不能不说胤禩的跋扈。

本就想着除之而后快的雍正,忍无可忍,于雍正四年,将胤禩改名为“阿其那”, 削其王爵,圈禁至死。

胤禩

结语

生在帝王之家,存在即是威胁。本就出身而言,胤禩威胁甚小,但小小心灵上的缺失,变成了无限的动力,寻求时机,出人头地,登上帝位。以致有点走火入魔,加上其福晋一支受到打压,心生怨恨。两股力量的汇流,蓄积怨恨的力量,一步一步走向深渊,万劫不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