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实上,正是左宗棠将原广东巡抚郭嵩焘弹劾走了,才给蒋益澧空出一个位置。当然,蒋益澧能够担任广东巡抚,离不开左宗棠的提携。

1866年,蒋益澧志得意满。

这一年,33岁的湖南湘乡人蒋益澧被擢升为广东巡抚,走上了人生巅峰。蒋益澧不是科甲正途出身,甚至连举人都不是,凭借进剿太平军立下的累累战功得以步入官场——这一点,与他的老乡左宗棠很相似。当然,蒋益澧能够担任广东巡抚,离不开左宗棠的提携。事实上,正是左宗棠将原广东巡抚郭嵩焘弹劾走了,才给蒋益澧空出一个位置。

33岁巡抚破坏官场潜规则让民众受益 反被搞下课

蒋益澧在行军打仗方面,很有两把刷子。他到任广东巡抚后,又表现出卓越的行政治理能力。

清朝时期,广东本地土著与外地客家人之间一直存在尖锐的矛盾。在地方官府的庇护下,客家人被迫离开土地肥沃的平坝地区,躲避到山上居住。为了自卫,他们纷纷建起了封闭的围龙屋,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当时,地方官府诬称客家人为“客匪”。既然是“匪”,那就要进剿呀。于是,蒋益澧亲自带兵前去进剿。当他来到山顶上,俯瞰客家围龙屋时,意外发现里面的空地上,有人在教小孩子读书。蒋益澧不是读书人,但他看到这一幕后非常感动。他认为。客家人在被官军层层围困的时候,还不忘教育孩子读书,怎么可能是“匪”呢?

33岁巡抚破坏官场潜规则让民众受益 反被搞下课

蒋益澧随即奏报朝廷,对客家人进行安抚,妥善安置,还为他们的读书人额外设置秀才名额。《清史稿》记载:“五坑客匪投诚,分别安插高、广各府,另编客籍;设学额。”经过艰难的斡旋,蒋益澧平息了广东土著和客家人之间长达几十年的战争,避免了大规模流血冲突。

此外,蒋益澧还干了一件对民众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我们知道,清朝时期,充斥着大量巧立名目的陋规。这些陋规,肥了官员的口袋,加重了民众的负担。然而,大家虽然都知道陋规不对,可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废除陋规。毕竟,破坏掉官场潜规则,你就无法在官场里立足。因此,哪怕强悍如曾国藩、左宗棠等人,也不敢公开废除陋规。充其量洁身自好,少收一点陋规,保持适当的道德水准。

33岁巡抚破坏官场潜规则让民众受益 反被搞下课

蒋益澧就没有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稳重了。他来到广东后,“新官上任三把火”,首先朝太平关税陋规开火,具体做法就是:将税关收到的陋规全部充公,巡抚衙门的办公经费则由省级财政统一划拨,相当于收支两条线,“奏裁太平关税陋规四万两,斥革丁胥,改由巡抚委员征收。”

这下捅了大篓子,得罪了两广总督瑞麟。瑞麟在广东卖缺纳贿,毫无顾忌。蒋益澧这样做,等于是动了他的奶酪。瑞麟当即奏报朝廷,弹劾蒋益澧“任性妄为,劣迹彰著,署理藩司郭祥瑞,朋比迎合,相率欺蒙”。

33岁巡抚破坏官场潜规则让民众受益 反被搞下课

朝廷派遣闽浙总督吴棠前来查案。吴棠对瑞麟的情况很了解,知道他是慈禧太后的同族,当年曾经在慈禧太后家遇到困难时,经常给予周济,相当于雪中送炭。而且瑞麟在朝廷中得到了许多满人大员的支持。于是,吴棠明显偏袒了瑞麟,在调查结果中说:

“蒋益澧久历戎行,初膺疆寄,到粤东以后,极思整顿地方,兴利除弊;惟少年血性,勇于任事,凡事但察其当然,而不免径情直遂,以致提支用款,核发勇粮及与督臣商酌之事,皆未能推求例案,请交部议处。”

33岁巡抚破坏官场潜规则让民众受益 反被搞下课

部议的结果,是将蒋益澧降四级。慈禧太后知道这事对蒋益澧有些不公平,改为降二级,“以按察使候补,命赴左宗棠军营差委。”

就这样,蒋益澧仅仅当了一年广东巡抚,就在同僚的排挤下,灰溜溜地离开了广东官场。

【参考资料:《清史稿》《慈禧全传》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