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孩子上学之后,很多家长们都变得神经兮兮,辅导作业时,大吼大叫,甚至会出现类似疯癫的状态。孩子们上课是否有认真听讲,家长们也只能偶尔从老师那里听到一些。最近有一位从事教育一线工作多年的网友,总结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可以帮助家长清晰了解自家孩子上课情况,据说准确率高达99%.

到底是什么神秘的东东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看孩子在铅笔盒里的橡皮擦。网友从橡皮擦的外观来揣测孩子上课的情况,将孩子听讲情况大致分成了五类:认真、偶尔会开小差、容易走神、不好好听讲以及根本不听讲。认真听讲、好好写字的孩子,橡皮擦只是用来偶尔擦擦写错的字;上课会开小差的孩子,会用橡皮擦东擦擦西擦擦,将橡皮擦磨成椭圆;经常容易走神的孩子,橡皮擦被掐断;不好好听讲的孩子,用笔将橡皮擦上戳满小洞洞;而根本不听讲的孩子,橡皮擦都不知所踪了。

看到这条神奇的定律,家长也偷偷拿出孩子的橡皮擦,进行了对照,纷纷晒起了橡皮擦。

不过说老实话,这橡皮擦用长了时间也会越来越小,形状也会有所变化,家长还是要给孩子买个新橡皮再观察哦!

当然仅仅从橡皮擦的外观来判定孩子上课是否认真,肯定不完全准确的,但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但是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过一个“鸟笼效应”,或许可以解释孩子的橡皮擦与上课学习的关系问题。

鸟笼效应是指当人获得一件自己不太需要的物品时,可能会为了这个物品能够派上用途再去购置其它物品。比如一个人捡到一个花瓶,就会忍不住买花去填充花瓶,再然后可能想买个好看的架子来放花瓶。放到孩子写作业这件事上,会出现哪些情况呢?

1.会使写作业便慢。“鸟笼效应”告诉我们物尽其用的心理,橡皮擦时不时也得用一用,一点小错误也要擦一擦、改一改,经常擦改的动作,会拖慢孩子的速度。

2.更容易出现字迹潦草及错漏。习惯使用橡皮擦的孩子,内心有了安全感的保证,写错了、写得不好用橡皮擦改,会更加不认真。

3.容易分神。有了改错的机会,孩子就容易放松警惕,反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如果找橡皮擦很麻烦,也许孩子会力求更认真地进行书写。

现在的橡皮擦,为了能吸引到孩子,造型越来越可爱,颜色也越来越鲜艳,就像个小玩具,孩子也确实爱不释手。当孩子们写作业的时候,就会一边玩一边写,导致写作业越来越慢。另外,香港大学语言学系在对儿童阅读能力的研究中,发现重复连贯的书写提高孩子对汉字的记忆。如果孩子经常使用橡皮擦修改,书写的连贯性就会打断,学习效果也就越变差了。因此橡皮擦的使用原则,最好是“能不能就不用”,从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少使用橡皮擦的习惯。

另外父母也不要当孩子的“橡皮擦”,一方面不要在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打断孩子,告诉孩子写错之类的,另一方面也不要在帮助孩子修改作业,避免打击孩子的自信,也避免孩子养成依赖。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孩子自己检查的习惯,这样能更好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橡皮擦不是学习的必需品,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用一下,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依赖“橡皮擦”的习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