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模模糊糊感到,自己是跳进河里也洗不清了,因为大家都认定他本来就老奸巨猾。一想到这种毫无道理的偏见,他就心如刀割。 ---莫泊桑《绳子》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他常常会用自己的作品,来讽刺当下的生活。《绳子》写于1883年,讲述了主人公奥西科尔纳,因为捡绳子,而被众人误会成,捡钱包不还的“骗子”。最终,在嘲讽和怀疑中,精神崩溃,抑郁而终。

莫泊桑用“绳子”作为线索,串联起了整个故事。也通过“捡绳子被诬告”来告诉我们,一个充满偏见的社会,到底有多可怕。

1. 表面上是“绳子”引起的误会,其实是偏见造成的悲剧

奥西科尔纳是法国农民,也是地道的诺曼底佬。他生活简朴,看到有用的东西,一定会捡起来。所以,当他看见被丢弃在路边的绳子时,想都没想,就直接捡起来了。

起身后,才发现冤家马具商正直视着自己。奥西科尔纳有些尴尬,匆匆将绳子“藏”进了口袋。恰巧这天,商人在市集丢了钱包。马具商出于报复,便向镇长举报,是奥西科尔纳捡去的。

奥西科尔纳四处解释、并配合搜身,但遗憾的是,直到别人返还了皮夹,奥西科尔纳也没能取得大家的信任。

那么,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相信奥西科尔纳是清白的呢?因为偏见。

在19世纪后期,法国社会的道德急剧堕落、败坏,法国人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愚昧、越来越偏见。

马具商因为生意上的过节,便诬陷奥西科尔纳。而众人一直对诺曼底人有偏见,认为他们生性狡猾。马具商又是个讲信用的人,所以大家便认定,奥西科尔纳就是那个捡到皮夹的人。

他们才不管什么证据、事实,他们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同样的偏见,祥林嫂也遇到过。鲁四爷觉得她嫁了两次,败坏了风俗,怕沾染了晦气,所以不让她碰祭品。

为了能重新被接受,祥林嫂攒钱去庙里捐了门槛。但她还是被偏见打败了,因为没人愿意再接受她。

于是,她沦为乞丐、化为魂魄;奥西科尔纳也是一样,当偏见击垮了他最后的尊严时,他忧愤成疾,一命呜呼。东野圭吾曾说,一般情况下,人都是首先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会力图站在他人的立场来考量,完全意义上的中立是不可能的,由己及人是必然的思维定势,偏见遂自然而生。

偏见像化骨绵掌,“杀”人于无形。虽然我们无法做到绝对的客观,但是起码要努力客观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拒绝做偏见的“帮凶”,伤害无辜的人。

2. 解释永远没必要,懂你的人不需要,不懂你的人没必要

偏见像一台坏掉的体重称,无论你多么努力的减肥,称上的数字永远是不忍直视的过去。既然自己也知道“称”坏掉了,那为什么还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呢?

奥西科尔纳知道自己被诬陷后,极力想还自己一个公道。于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捡绳子”的故事。可是,不管他怎么解释,大家非但不相信他,还在背后议论他的狡猾。

祥林嫂也是一样,一句“我真傻,真的”开头,她重复了多遍的悲惨故事,不仅没得到大家的同情,反而遭人厌烦。

解释永远没必要,懂你的人不需要,不懂你的人没必要。既然奥西科尔纳知道,无论怎么解释,大家都不愿意相信自己;既然祥林嫂明白,不管她多悲惨,也没人真正的心疼她。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不断找人倾诉呢?因为倾诉,是一个人的基本需求。正如刘心武所说,“人类应当懂得他人的倾诉,在相互承接倾诉中,逐步达到人类大同。”

倾诉不光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还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达到思想上的置换,从而拓展思路。人类是群居性动物,又想要和所属群体建立起内在联系,所以才会想要得到大家的认同。心理学上称其为“社会归属感”,即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

奥西科尔纳想让乡亲们认同自己的人品,所以竭力解释;祥林嫂想得到鲁镇人的安慰,所以拼命讲述自己的故事。

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谅你的难处,相信你的解释。他们无法一视同仁,他们只有在偏见中,才能获得满足感。

3. 小说的艺术特色:在繁丰的语言风格中,写出了奥西科尔纳受到偏见的全过程

莫泊桑在《绳子》中的用词精雕细琢、句子也细致入微,在繁丰的语言风格中,写出了奥西科尔纳受到偏见的全过程。繁丰:指不节约辞句、任意衍说、说到似乎无可再说而后止的风格形态。其特点是内容充实,辞藻丰富,描述详尽,篇幅较大。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小说中的句子。·他弯下身去,因为患风湿病而十分吃力。他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绳子,并准备绕绕好收起来。这时他发现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他们过去为了一根络头曾有过纠葛,双方怀恨在心,至今互不理睬。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他又装模作样在地上寻找什么东西,但没有找到。

莫泊桑将“捡绳子”的动作,不吝笔墨地进行了拆分。不仅写出了奥西科尔纳谨慎、节俭的性格特点,还对后文的被误解,起到了铺垫作用。

“立即藏进罩衫”“藏入口袋”“装模作样找东西”等词句,写出他被冤家看到捡绳子时,表现出的胆怯和谨慎。也正因为动作鬼祟,才给了马具商机会,诬陷他捡到钱包。·老天有眼,这可真是千真万确,丝毫不假的啊,乡长先生。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店里向喝酒的人讲,星期天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

莫泊桑用“千真万确、丝毫不假”,来重复强调奥西科尔纳,没有捡到钱包的事实。“在路上讲、在酒店讲、在教堂门口讲、拦住陌生人讲”这些场所、动作的重复,强调了奥西科尔纳极力想还自己清白的渴求。

小说中,奥西科尔纳的解释,也是整个故事的关键部分。那种不被人相信的苦感,在莫泊桑繁丰的语言风格下,被写的深入人心。·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特别感到狼狈,因为,凭他诺曼第人的刁钻,他是做得出别人指责他的事情来的,甚至可以自夸手段高明。他模模糊糊意识到他无法证明自己是清白的了。

莫泊桑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对奥西科尔纳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描写。作者将奥西科尔纳的绝望,通过“愤怒、羞耻、痛苦”等词,表达了出来。

既强调了,奥西科尔纳解释无果后的郁闷;也引起了读者共鸣,让人透过文字,为奥西科尔纳的遭遇感到悲伤。

《绳子》虽然是短篇小说,但是莫泊桑在用词上,却不吝笔墨,尽显奢华,值得你细细品味。

4. 我们为什么要明白偏见的可怕?

知乎上有个提问:“偏见到底有多可怕?”高赞网友分享了纪录片《不中看的美食》中,美国人对中餐的偏见。

一位韩裔大厨召集了一些美国志愿者,来谈谈他们对中餐的看法。

这些人都表示,中餐里的味精,让他们浑身发抖。甚至有位大妈在谈到中餐时,直言:“可怕的紧束感,就像在脑袋里面收缩,下巴也在发麻。”

大厨没说话,分给大家一些零食,这些志愿者们便边吃边聊。畅聊之余,一位专家说到,其实刚分的零食里,都含有味精。

事实上,味精在美国食品工业中被广泛使用,中餐厅并非是味精的主要使用场所。所以,美国人并不是对味精感到痛苦,他们是对吃中餐感到痛苦。也可以说,是他们对中餐的偏见,才会让他们感到痛苦。

因为对中餐有偏见,所以即使有人喜欢中餐的味道,也会下意识地告诉自己,“不可以”。活在偏见里的人,连选择喜欢食物的权利都没有。

祥林嫂和奥西科尔如果没有受到偏见,或许他们的结局,会有所不同。偏见的可怕之处,在于摧人心智、破人皮囊,令人沮丧。

如果你能懂得偏见的邪恶,就一定会想要给社会,带来更多公正的善意。电影《嗝嗝老师》里的女主奈娜,就是一个战胜偏见,并且呼吁大家告别偏见的人。

因为奈娜从小患有图雷特综合症,经常会不自觉地抽动、怪叫。所有人都嫌弃她,并对她抱有偏见,学校的老师都觉得这样的孩子,智商也有问题,根本会拉低升学率。图雷特综合征是指频繁的运动性抽动和声带抽动,症状只出现在白天,且持续1年以上。

奈娜很痛苦,直到校长呼吁大家平等地看待她,她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并成为优秀的中学教师。

9F班的学生,和奈娜的处境相似。他们成绩不好,在学校受到排挤,就连优秀学生的评选,他们也是局外人。

只因为9F班的孩子来自贫民窟,只因为没人相信他们可以成功。偏见,让孩子们在学校,连上厕所都要排上好久;偏见,让孩子们不愿意相信任何人;偏见,让他们自暴自弃,成为成绩差、又玻璃心的人。

但是,奈娜不同。她用实际行动,带领孩子们战胜了偏见;也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别人,偏见的可怕,并最终让9F班得到了公平的机会。

如果大家奈娜没遇到校长,而继续被偏见所累,那她恐怕这辈子都很难走出图雷特综合症的怪圈;如果9F班的孩子们,没有遇到奈娜,而是继续相信偏见,自轻自贱,那恐怕他们真的会活成别人“希望”的样子。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个社会需要像校长、像奈娜那样,拒绝偏见的人。愿我们不为偏见所累,也能给别人多一点善意,这样生活才能处处充满温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