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为京城门户,现分派诸将守护,如有丢失者,立斩!”“安定门,陶瑾!”“东直门,刘安!”“朝阳门,朱瑛!”“西直门,刘聚!”“正阳门,李端!”“崇文门,刘得新!”“宣武门,汤节!”“阜成门,顾兴祖!”……“德胜门,于谦!”

记得这个情节吗?这是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第101章的原文,生动描述了明朝中期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京师保卫战。

当时的皇帝明英宗听信太监王振的蛊惑,御驾亲征也先,结果明朝精锐大军损失殆尽,无数朝中股肱之臣都被俘虏,连皇帝朱祁镇都做了阶下囚,被迫“北狩”,这便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也先感觉这是一次天赐良机,可以一鼓作气攻下整个中国,再度在中原大地上演异族统治的戏码。本来兴隆昌盛的大明王朝竟然转瞬之间到了危如累卵的地位,亡国之患近在目前。这个时候,这种时局,正是呼唤英雄的时候。英雄应约而至,不过这英雄竟是个书生——时任兵部侍郎于谦。


皇帝北狩,京城无主,英宗亲弟朱祁钰奉太后旨意监国,可是战是和,能战能和,虽然朱紫满朝,却无一人敢做主能做主,于谦力排众议,力主战守,“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便出现了上面“谦自领德胜门”的决定。也先大军压境,京师九门防守,惟德胜门最为重要,于谦虽然是一介书生,但悍不畏死,不光亲自上阵守这个最重要的城门,还发布军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立斩!临阵,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出城御敌之时,竟还下令关闭城门,这就断绝了自己的一切退路,也因此鼓舞了整个大军的斗志。

“于是士卒皆死战”,也先锐骑便被挡在了城门之外,京师保卫战也就取得了胜利,这就是苏轼说的“成大事者,不必惜身”的道理。于谦深知并实践了这一道理,才留下了“幸赖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的美名!


在唐代,也有一场这样的城市保卫战,同样的大厦将倾,同样的可歌可泣,这就是著名的睢阳保卫战。唐玄宗李隆基晚年荒淫,朝政日非,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也在加剧,爆发了持续多年的“安史之乱”。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麾下铁骑一往无前,一度繁荣到极点的唐王朝危在旦夕,潼关、长安等国之重镇都相继失守,各地更是望风而靡不堪一击,开城献关者不知凡几。这次的皇帝比明英宗朱祁镇幸运些,没有落到敌军的手里,但也一溜烟躲到巴山夜雨的蜀地了。

睢阳,是中原重镇,叛军志在必得,叛将尹子奇带兵十三万包围睢阳。当时的睢阳太守许远独立不支,向张巡告急,张巡便自领军入睢阳城和许远共守。许远当时的官位比张巡要高,但他深知自己为人宽仁厚道,可以在盛世太平之时善抚境内之黎民百姓,当此国难艰危战火连天之时,却很难挽狂澜于既倒,他见张巡应约守此孤城,是个大好男儿,便主动提出让位给张巡,由张巡全权指挥睢阳之事,他做副手,如此以国家大义相托,张巡怎么能拒绝呢?


此后便是张巡主持大局。最开始,睢阳城内尚有几万士卒,虽然叛军仍然数倍于睢阳,但张许二人以为还可以支撑,只要等到援军到来,叛军自然可一网成擒。谁知国家大势倾颓如此,等了一天两天几个月,朝廷的援军还是没有到,张巡和许远便商量,只能派出人去向邻近的唐朝将领,看能不能找到援兵。派出的这个人叫南霁云,他去找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求救。


贺兰这个人重私心而轻公义,竟然觉得张巡许远坚守孤城名声远播胜于自己,因此不派兵救援。但贺兰看上了南霁云的勇气忠心和胆略,不仅不想派兵,还要留下南霁云听命于自己,和他听歌吃饭,就是不谈派兵的事儿。

南霁云已经心知肚明,在宴席上慷慨陈词:“我来的时候,睢阳的士兵百姓已经一个多月吃不到饭了。你现在让我饮酒作乐,我怎么忍心?就是吃,也咽不下去。”说罢就拿出自己的佩剑,一把割断了自己的一根手指头,鲜血淋漓却还是感动不了贺兰进明。

南霁云一腔愤慨,骑马便走,到了城门口,手挽雕弓一箭射向城门口的佛寺的墙砖之上,指着这根箭发誓:“老子现在要回睢阳了,等我破了贼军,一定要取你贺兰进明的人头!”回到城中又怎样呢?还是没有等到援军,无奈、痛苦但更激发张许等人的英雄意志!城中已经没有粮食吃了,张巡便杀了自己的姬妾,许远便杀了自己的仆人,来充作食物以与叛军作最后的决战。“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睢阳城最终还是破了,张巡、南霁云都随之殉国了,许远被俘虏,不久也被害死了,这场孤城落日的生命绝唱也落下了帷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