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立特突袭东京开始,直到1944年6月美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日本本土一直没有遭受过空袭。占领马里亚纳群岛以后,将日本本土纳入了美国陆军航空队基地的作战半径之内,因此,当年秋季美军对日军发起了猛烈空袭。与此同时,美军双管齐下,从其他方面对日本实施打击。其中,水雷战和潜艇战发挥了重要作用,致使从1944年3月到1945年8月,经下官海峡的日本货运量从50万吨锐减到了5000吨。


到1945年8月,日本人每天的供给量只有1400卡路里。很多人认为如果战事再持续一年,就会有800万的日本人死于营养不良。起初,美国空军对马里亚纳群岛的轰炸集中在硫黄岛,从而削弱日军的抵抗,为下一步的进攻作战做准备。1944年11月,日本本土城市开始遭到美军重型轰炸机的轰炸。

截至此时,美军已经构成对菲律宾群岛的严重威胁,这本应该引起日军的足够重视,因为失去菲律宾群岛,意味着来自苏门答腊岛的石油和来自马来半岛的橡胶供给的中断,进而威胁到日本继续进行战争的能力。当然,也有个别的日军军官很重视菲律宾,但重视度显然不够。

日本海军为了准备下一场战役,积极进行各类作战演习,并将剩余的6艘航空母舰隐藏在内海,这6艘航母分别是:“瑞鹤”号、“瑞凤”号、“千岁”号、“千代田”号、“云龙”号和“天城”号,但它们的力量太薄弱了,根本无法抗衡美军第3舰队。此时,美军的军舰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更加糟糕的是,到了这时候,日军飞机和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也所剩无几。


此外,日军还做出一项战略决定,维持台湾岸基飞机的数量,以抵御美军可能对台湾发起的袭击,但这样一来,吕宋岛的日本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队只剩下300架飞机可以使用。

对于日军而言,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被称作第二次菲律宾海海战,但美国人则称之为莱特海战。战斗一开始,栗田就很悲观:“……必须将敌军运输船全部摧毁。”栗田回想起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时这样说道, “当时我认为,由于敌我实力悬殊,我们胜算的把握只有50%,我也想过我方空中后援比预期的要少许多。”

栗田认为必须消灭敌方的运输船,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正确的看法。然而,日军在执行这项决策时总是失败,当他们终于明白时往往为时已晚,敌军运输舰已经登陆,卸下了所有人员和物资供给,这时他们才对美军进行强有力攻击。而这一策略只有当美军船只往海滩航进的途中被击中或沉没的情况下才奏效。如果策略奏效,那么伤亡美军数量也足以迫使美军与日军进行谈判达成和解。


日军积极备战,但仍然出师不利。1944年10月23日,美军两艘潜艇“鲦鱼”号和“飞鱼”号发现了日军第1打击大队,于是向包括栗田的旗舰“爱宕”号在内的3艘重巡洋舰发射鱼雷,这3艘舰迅速沉没。

栗田命令剩余舰只10月25日离开莱特岛,但在10月24日,莱特岛上的日军飞机攻击了美军最北部的航母战斗群,企图迫使美军第3舰队撤离,确保栗田完全压制和攻击美军运输船。但是,日军飞机没能发现美军航母,飞机燃料也几乎用尽,只能试图在吕宋岛降落,但其中的大部分在降落途中被美军战斗机拦截。由于燃料短缺,他们很容易就成了美军的猎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