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一部大宋最繁华时期都城的旅游指南,城市布局,日常饮食,节日风俗,宫廷礼仪,无一不包。如果说清明上河图给你展现的是一个平面而直观的汴京,此书带你领略的是立体而深入的开封城。 相比于大唐都城的宏大激昂的气势,宋代都城更透出一份优雅闲适的生活味儿,因而更让人倍感亲切而心向往之。

《东京梦华录》不是戏本,里面没有故事,它更像旅游指南,心平气和地介绍一个仙境。《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白描着汴京,勾勒着汴京的勾栏瓦肆,四时风俗。我们很难看清汴京人民的表情,但我可以尽情想象,大抵是如坠梦里的表情。

2.

汪曾祺《人间至味》

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说味道,也说的是人生。但是没有多年深刻的生活积淀,也绝对是写不出这样清淡却味隽的文章来,如一杯碧螺春,轻柔、舒展、回味无穷。萝卜青菜、土豆栗子,再平常不过的食物,也有细细的生活纹理在里面。

茶馆纵情、故乡味道、南方犄落北方旮旯等各地的饮食风格穿插其中,满满的都是他们那一代人舌尖上的回忆,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了解和触摸的文化断层,而且已经远离了市井生活和百姓生活。很多富有特色的小吃、饮食包括很多名字都会渐渐地消失在民众的视野中,不再是构成精彩生活的一片琉璃瓦,更多的是摆在商店的橱窗上或很多被抹掉的历史一样。随着这位资深食客的夹叙夹议、娓娓道来,各种味道仿佛也扑面而来,与自己的思绪杂糅组合,竟也像是一场饕餮的文化盛宴。

3.

蔡澜 《蔡澜美食地图》

《蔡澜美食地图》主要内容:世界上的美食数之不尽,任何一个国家的佳肴名菜都要原汁原味在当地享用,而其中许多将成为您毕生难忘的心头之好。《蔡澜美食地图》尽数蔡澜先生周游列国时品尝到的美味佳肴,将最值得推荐的美食一一为人们道来。从港澳台的特色风味美食到内地的美妙绝伦的各大菜系,从鲜美清淳的日本料理到精美别致的欧洲餐点,“尽量吃最好的,也不一定是最贵的,愈难找愈要去找,吃过之后,此生足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