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合之道,人类从分久到合,合久必分。人类经历了几次大的分合过程,其中印刷技术,互联网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个人点对点交流,进一步打破信息和知识垄断。

区块链技术会带来人类第三次去中心化的浪潮吗?

自由的诱惑

过去两次去中心化的创举

在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两次大的“去中心化”的创举。在12世纪的欧洲,商人们构造了自己的商人法律体系,自己建立法庭并担任“法官”。借助灵活的商事裁判和执行机制,商人摆脱了以王室法庭为中心的封建法律体系。

20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崛起,网络运营商成为互联网信息交互的集散地,其创建的指令发挥着“准法律”的作用,以此排除政府对网络空间的介入和监管。这两次创新的目的都为了形成一个自治场域,以实现交易秩序去中心化的目标。

区块链会带来第三次“去中心化”浪潮

借助于区块链,加密货币、数字权利、智能合约、智能企业纷纷出现,加上算法的支持,一种全新的交易规则体系呼之欲出。第三次“去中心”革命似乎就在眼前。

区块链技术会带来人类第三次去中心化的浪潮吗?

虽然这种以中介担保的信用方式,在以往人类历史上起了很大作用。比如甲乙双方交易不信任是交易的最大隐患,交易机构可以降低交易中的机会主义风险。典型如甲乙之间转账需要通过银行,流水单可以防止一方或双方耍赖。

有时,交易知识专业化使得必须依赖中心机构。互联网中心机构也是为交易创造了便利条件。典型如甲要使用网络进行交易,必须首先下载相应的手机应用软件,网络企业马上进入你的各种购物和打车交易中。

另外,政府和法院等公权机关以保护公正为理由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交易关系之中。交易的中心化架构的最大优势是保护交易安全。这些标准的中心化措施,保护了交易秩序,让市场有序。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交易仍然是中心化的:产权需要政府登记机关确认,支付需要金融机构支持,买卖合同需要法院执行。

中心化架构也意味着强管制和高成本,限制了经济主体的经营自由,产生了腐败了寻租空间。特别是2008年经融危机,及事后中心化机构的处理措施,让人们看到了中心化的弊病和不合理、不公正。于是,我们一直尝试“去中心化”创新,以规避中心机构的各种限制和管制。

区块链的创新所在

以前两次的去中心化,细究起来,与其说实现了去中心化的目标,毋宁说是用一种中心取代了另一种中心,譬如,商人法庭代替王室法庭作为正义输送机关,网络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等代替政府发挥网络治理作用,交易的中心化架构依然未被改变。

但是,人们的去中心化努力并没有停止。2009年,随着中本聪开发出比特币,区块链也“闪亮登场”。

区块链的目的在于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全民记账”的功能,从而代替中心机构的作用。譬如,甲乙之间权利转让如果发生在区块链网络中,平台上每个节点同时生成该转让的记录,该记录发生乙获得权利的确认效果。甲乙之间转账由每个网络节点记录,可以防止一方或双方耍赖。甲乙在区块链的转让由于借助于代码进行,根本无法违约。借助于点对点交易节点即时记录以及记录无法篡改的特点,产权登记机构、银行和法院在交易中的中心作用被取代,人们可以不再信任中心机构,而改为信任机器。

同时,区块链自身也是分散而非中心化的,因为网络上每个节点都处于平等地位,不需要中心服务器,也不存在中心维护机构。正因为区块链这种强大的去中心化功能,其被誉为“继互联网以来最伟大的创新”。

在短短不到十年时间,区块链应用已经扩展至全球支付、银团贷款、抵押品管理、代理投票、证券发行、创建分散式自治组织、身份认证、公证、仲裁、审计、域名、物流、医疗、邮件、签证、税收等众多领域,俨然形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区块链王国”。

借助于区块链,加密货币、数字权利、智能合约、智能企业纷纷出现,加上算法的支持,一种全新的交易规则体系呼之欲出。第三次“去中心”革命似乎就在眼前。

技术与平台尚不成熟

目前区块链技术还不成熟,也有人质疑,区块链可能带来另外一些问题。

在自由主义者看来,区块链可以打破权威中心机构在输送正义上的垄断地位,让私人可以享有更多的自主决定权,最终体现自由主义价值。但是,反对者认为,虽然区块链可以促进社会经济治理的方式,却并未改变整个社会经济的治理固有结构,它促进了效率,却难以迫使权威机构从社会经济生活中彻底退出。

我们认为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机制的完美设计,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经济主体对于去管制和降成本的需求,但是,就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发展和平台治理程度而言,这种理想的实现还尚需时日。

假如生活被算法操控

但是,假如有一天,区块链的所有技术缺陷都被克服,我们是否愿意生活在由它构造的交互世界里?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一方面,区块链的全面实施并不会打破中心化架构,而是会催生新的中心化结构。借助于区块链,虽然我们可以排除现实权威机关对我们生活的干预,却也难以摆脱智能机器及其开发商对我们生活的算法操控。而且,后者会让我们生活在“黑箱”之中。要争取到“算法民主”,可能会像历史上我们与现实权威机关的博弈那样,需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区块链“去中心化”创新仍然难逃前两次创新的窠臼。

另一方面,区块链的全面实施也会产生一个高度定制的交互系统,人们通过区块链可以得到想要的确定性结果,限制对方的悔约行为,但如果想要悔约的人是你自己呢?区块链奉行的技术逻辑是对人类感性的绝对限制。人之所以为人,恰恰是因为人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失掉感性而只有理性的人,将不再是完整的人。

区块链技术会带来人类第三次去中心化的浪潮吗?

去中心化后,人会成为“流浪孤儿”吗?

电影《流浪地球》中,刘培强想要帮助儿子“点燃地球”,受到空间站“主宰”莫斯的阻拦,莫斯站在计算逻辑的制高点上呼喊,“让人类保持理智,永远是种奢求。”刘培强的举动在作为计算机器的莫斯看来堪称“疯狂”,但是,我相信,每个坐在电影院观众的内心肯定热血沸腾,许多人甚至会热泪盈眶,这是人所共有的一种情愫,而这也恰恰是机器所缺乏的。

区块链重塑数字身份,开启千亿市场纷争

区块链正在改变世界!如何理解区块链对社会的影响力?

思之链,让思想创造价值,链接倍增财富,未来的区块链时代的Web3.0价值互联网节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