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北京,著名文艺理论家、红学家李希凡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很多人都会觉得陌生,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称,就在10月16日重阳节那天,李希凡先生还出席了北京曹学会在西山组织的重阳节雅集活动。另在几天前,他们还通了电话,张庆善感到李希凡先生的精神状态不错,但没想到却这样猝然去世。这样的大师真的是中国文化界的损失,曾经的一代红学大师溘然长逝,但是留下的文化瑰宝依然会被后来者继承和缅怀。

《红楼梦》这本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本书,其中的思想和灵魂在后来者的历史上可以说是难以有人匹敌的存在,在中国的文化界一直有着这样的一批人的存在,他们就是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外界一直称为:红学家。可以说这样的学者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名气,但是依然还是研究这份属于中华民族的瑰宝,给后人能够留下一份宝贵的遗产和文化。

《红楼梦》的存稿不全,大部分人在看的时候就已经感觉不全,这样的一本书从清朝到现在,中间的时候被很多的名人修正过,我上学的时候读的是启功先生的一版,但是依然能够感觉到其中的残缺,这样的半本《红楼梦》就已经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文学真正的巅峰,很多老一辈的学者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为后人留下这样的一份遗产。

张庆善还评价李希凡先生为新中国红学第一人,他一辈子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典型论研究《红楼梦》及书中人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可以说是李希凡大师把自己一辈子的时间用来研究红楼这本书,但是这本书的补全和解读,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但是李希凡大师甘愿用自己半生的时间来做这件事,真的是非常的让人敬佩。

李希凡大师是在10月29日凌晨1时52分离开的,可以说李老的一生坎坷不已, 受到批判,两进干校进行劳动改造。依然还是坚持着自己对于文化的追求,有的人是市场学者,有的人则是真正的学者,半辈子的时间,李希凡大师就干了一件事研究《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红楼梦》前言便由李希凡先生撰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