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文扬“我们正在计划对瑞典铁路系统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欢迎所有在这一领域经验丰富的国家前来合作。”11月6日,瑞典企业与创新部基础设施大臣托马斯·耶纳路特(Tomas Eneroth)在国家馆的瑞典展位前对经济观察网透露。

瑞典企业与创新部基础设施大臣托马斯·耶纳路特(Tomas Eneroth)(瑞典国家馆供图)

耶纳路特似乎意有所指。毕竟,在进博会偌大的国家馆里,最不容忽视的展示内容就是中国馆的复兴号高铁。

这似乎意味着,中瑞有望在基础设施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据耶纳路特介绍,目前瑞典已经有一些中国企业在进行基础建设,比如港铁公司MTR已经在此方面与瑞典的地铁站和铁路系统进行了合作;此外,瑞典也正在大量投资当地的铁路系统,需要寻找一些经验丰富的公司,在技术和经验上来提供帮助。

耶纳路特在进博会期间的行程表很满——他带来了40家瑞典企业来中国,希望能在中国寻求合作机遇。对耶纳路特而言,这是一支数量庞大的代表团,展示了瑞典企业的巨大参展热情。11月6日,经济观察网记者看到,瑞典国家馆出现的企业包括H&M,IKEA,Lantmännen,Volvo cars,利乐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瑞典企业。

“进博会为我们展示瑞典经验和产品提供了绝佳机会,也能够促进瑞典和中国企业之间达成新的合作。”近年来,托马斯·耶纳路特看到了中瑞之间进出口贸易的飞速成长。他认为,这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希望投资中国的瑞典企业和希望投资瑞典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投资瑞典汽车行业的中国企业对进博会的兴趣。

耶纳路特对经济观察网记者指出,中国正在开放市场,这为瑞典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出口机遇,大大促进了瑞典企业和中国企业的合作;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在加强对瑞典的投资。因此,中国和瑞典之间的贸易还是比较平衡的,这对两国都大有裨益。

中国和瑞典企业有望在创新合作中获益。耶纳路特说:“我们在瑞典国内尝试并测试所有最新的科技,并以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挑战—我们意识到这也正是中国市场所需要的。因此,瑞典和中国企业都可以从中获益。”

在耶纳路特看来,贸易在发展,中瑞两国的关系也处于最好的时期。“习近平主席已经清楚表明中国将越来越开放,欢迎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谈判和贸易往来,这都使得此次进博会成为一个完美的起点。” 耶纳路特表示,本届进博会会进一步加强中国和瑞典的双边贸易关系,也是两国企业合作的良好起点。他表示,瑞典将为他们在政治层面提供帮助。

“此次进博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真挚希望进博会在将来还可以继续举办。” 耶纳路特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