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体育11月30日报道:

中国乒乓球协会12月1日上午在北京天坛饭店举行换届选举,原乒协副主席、第九届委员会换届筹备工作小组组长刘国梁当选新一届乒协主席。刘国梁在接受采访时详细谈了上任之后的重点工作。


上任后两项重点工作

刘国梁在会上发言时,谈到了自己上任之后的两个重点工作,一是教练和运动员会有双向选择机制,二是设立运动员委员会。对此,刘国梁进行了详细解释。

设置教练员和运动员双向选择,想是更加人性化一点,“因为运动员他本身知道自己的需求,知道在某一个阶段想突破瓶颈时,需要哪些教练。每一个运动员一样,他都有他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双向选择相比以前领导安排,大家会配合起来更融洽一些。”

至于运动员委员会,在很多国际组织里面都有,包括一些国际化开展得比较好的,刘国梁表示在几年前也考虑过这样的这种想法:“我觉得现在时机比较成熟,确实也应该成立运动员委员会,这样能够让运动员成为中心,把这句话真正能够落在实处,因为运动员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自身的感受很重要,不管是他们在国家队还是在俱乐部。以前更多的是球队、协会、中心这些直接管制的,命令稍微多一些,现在更多的是让他们自主,可以听到他们的声音。”

刘国梁也介绍道,这两个大任务在会议结束后就将逐步往前推进,“会先想办法成立运动员委员会,让运动员怎么去选举出来他们的代表,能够为他们去争取权益,现在有一些奥运重点队员在主管教练上还没有落实到位,所以根据这些为契机,让每一个人发出自己的心声,我们就知道他希望哪个教练来执教他,但同样教练员也会根据运动员的需求来去阐述自己的执教理念,让一切更合理、更人性化。”


要在国际乒联争取更多权益

姚明当选中国篮协主席以后,制定了中国男篮分为红队和蓝队的策略,锻炼更多的人,刘国梁上任后也会借鉴此种模式吗?刘国梁表示每个项目不同,“一年半的时间里,奥运备战的任务重,会根据队伍的需求有一些变化。不管是双向选择也好,运动员委员会也好,有些功勋运动员都30岁了,但像王楚钦一样才十六七岁,用一样的理念和训练模式培养显然是不利的,我们希望根据他们的特点,更人性化一点。我们的任务一是奥运备战,二是职业化,职业化这种发展其实有一个过程,怎么去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职业化,归根结底还是以运动员为中心,要根据他们的身体条件和需求,在统筹的前提下去做。”

刘国梁还提到,应该加强中国乒协在国际乒联的话语权:“我们中国乒乓球不光成绩好,我们的群众基础、市场投入、资本各方面都是最大的,所以更应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他指出以前协会没有实体化,更多的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现在实体化之后,职能转变了,之后会是专业的人做专业事,“自己做强做大,才有话语权,才更方便和国际组织怎合理沟通,共谋发展。”

刘国梁自9月份“回归”国乒后,已经督战了好几项比赛,中国队的成绩有喜有忧。刘国梁表示这段时间以来,更多的是观察,“在外围和在里面完全不一样。”他提到了竞争对手日本和德国:“以前可能我们男队对手更多的是德国,日本队实力稍微弱一些,现在年轻小将像伊藤、张本,在前面一年多并没有太多这种亮眼表现,但是这一年多里取得这样的成绩,我已经在关注,但是这两次比赛看的时候,确实还有很多跟在外边看的时候不一样的。”

刘国梁一边吃外卖一边看比赛
刘国梁一边吃外卖一边看比赛

打造中国体育最大IP

在会议发言中,刘国梁提到想把乒乓球打造成一个中国体育的大IP,他坦言,在在去年离开国乒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在思考的这个问题,“不管自己在任何位置,乒乓球是自己最热爱的,跟自己生命当是相关的,怎么能让它做得更好?我不管在哪个位置都想发挥自己的力量。我觉得跳出来之后看得更清楚,除了乒乓球拿冠军之外,更多的是把市场做好,乒乓球的这种影响力我觉得还是完全有可能的,特别是,中国乒协是有可能的,中国乒协是有力量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