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艾星雨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众所周知,人类与大猿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1871年之前没有人想过人类与大猿之间会有什么亲缘关系。直到达尔文出版了《人类的由来和性选择》,大胆地猜测人类与大猿有共同的祖先,并在没有化石记录的情况下,凭直觉推测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假说。因为他直接把上帝的作用否定了,而把人与“猴子”联系了起来。

时至今日,很多对进化论一知半解的人还在质问:人怎么能是猴子变的呢?猴子都变成了人,为什么现在还有猴子呢?既然猴子能变成人,为什么现在的猴子不变成人呢?

其实,回答这些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肯学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答案吧!

“猴子”是大类

“猴子”是个非常宽泛、笼统的概念,泛指哺乳纲灵长目的所有动物。根据外貌形态和生活习性的不同,灵长目分为原猴亚目和猿猴亚目。原猴亚目就是人们常说的“猴子”,而猿猴亚目除了智力较发达、颜面更加扁平、没有尾巴等特征外,身体也较为庞大,因此又被称为“大猿”。

以前,“猿猴亚目人科”一栏下,仅有“智人”一个属,到20世纪80年代,各种证据涌现,显示了大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现在,人科之下共有4个属,分别是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智人。

(红毛)猩猩莫里斯与智人诺娃

图片来源:电影《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

猴子和人不能相互转变

人不是猴子变的,达尔文和所有进化论者从来都没有说过“人是猴子变的”这样不科学的话。比较准确的表述是:人与猿、猴有共同的祖先。这个所谓的“变”,不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喊一声“变”,就可以变成另一种生物,而是历经了数百万年到数千万年的演化;其过程包括基因与环境发生改变,带来生理与行为的改变,适应改变的存活下来,不适应改变的则被淘汰。

因为地球各地的环境不同,导致基因变异的速率与方向也不同。同一族群在不同地方生活,出现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之后,物种就出现了分化。研究表明,猿猴亚目的直系祖先叫中华曙猿,生活在4500万年前的中国江苏一带。科学家们相信,就是中华曙猿迁徙到亚洲和非洲地区,并经过数千万年的漫长演化,分化为今天猿猴亚目的各种猿猴。其中迁徙到非洲的一支成为今日各种大猿的祖先。科学家已经确认,猩猩出现于1400万年前,大猩猩出现于700万年前,人类和黑猩猩则直到600万年前才拱手告别,走上各自的进化之路。因此,人类与黑猩猩的差别是最小的。2005年《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称,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只有1.5%。这就是猿族领袖是只黑猩猩,而不是大猩猩或者猩猩的原因了。

黑猩猩凯撒

图片来源:电影《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

明白了这个过程,就能解释为什么世界上还有猿猴,以及今天的猿猴为什么不能变成人了。猿猴中只有一种演化成了人类,其他地区的猿猴仍然走在自己的演化之路上。人虽然聪明,但并非演化的终点,也不是演化的目的。只要能适应环境,继续生存下去,猴子们继续待在树上也未尝不可。

今日知识点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