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大战,前期就是卫青在表演,之前的老资格李广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建树,这是怎么回事。汉朝和匈奴作战最大的劣势就是骑兵,就算你能够养出大量的战马,但是汉朝毕竟是农耕民族,你的子民对于骑马是陌生的,要让他们的骑战水平能够适应激烈厮杀的战场,是需要很多的时间的。而且这个汉地的骑兵究竟应该怎么走,练成什么模样,汉朝朝廷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构想,就是让带兵的将领自己摸索。

那么这个摸索之下就走出两条路,一条是李广搞出来的,李广就是模仿匈奴骑兵,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老路。李广自己的骑射水平已经和匈奴名将不相上下,他的骑兵部队的训练、日常作息、纪律管理也全部都是匈奴那一套,打起仗来也是像匈奴一样逐水草而居。

那么你说,既然是骑兵,又是在一样的环境里大战,对方又是骑兵的行家,你模仿也说得过去啊。但是人家既然是这方面的老手,你再怎么模仿也比不过对方,很多细节也未必能了解,这种追的办法,恐怕永远也追不上。

那卫青就不一样,卫青的部队和匈奴骑兵的组成是完全不一样的,他的骑兵部队里,有大量的战车。他的这个战车是弩车,上面配备的弩箭有着远超匈奴骑兵弓箭的杀伤力和攻击距离。而一旦部队宿营,这个弩车还可以围起来作为营地。有了弩车,大军野战就可以有安全的营地,再也不用害怕匈奴骑兵夜袭冲阵。

野战中一旦和匈奴骑兵遭遇,首先以战车结阵,以密集的箭雨阻遏匈奴骑兵冲锋。这种弩车有点像现代战争里的坦克,担当移动堡垒的任务。我们甚至可以延伸的想象下他的状态,一旦敌军被击退,射出去的箭还可以回收,那这个战车阵就可以保障大军安全的深入草原作战了。同时,一旦配合特殊的地形,战车可以很好的完成封锁任务。在打掉匈奴右贤王的漠南之战中,卫青就是以战车结阵,断绝了右贤王的退路最后迫使其残部投降。

我们从上可以看出,汉军的这个弩车可以再与匈奴骑兵的野战中,稳住汉军主力部队的阵脚,你既冲不进我的箭雨,剩下一些冲过来的,估计这些战车也有类似拒马的设计,可以保护自己的步兵或者营地。

卫青的骑兵部队也分有轻重骑兵两类,接仗时以轻骑兵射杀敌军,重骑兵中央突破。重骑兵中央正面对抗时,轻骑兵则在两翼包抄,这种组合配合战车,搞得匈奴骑兵一点办法都没有,在兵力明显占优势的战斗中也对抗不了卫青的部队。

公元前127年,卫青从云中出发沿着黄河北岸进行大迂回包抄,直插匈奴人占据的河套,一下占领了高缺等地切断了匈奴军队的退路,最后以重兵合围发起总攻,匈奴军队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就全面崩溃。关键是在之后,汉朝开始在这里修建城池建立定襄郡,这样的战略要地匈奴当然要拼死力争,三年间匈奴发起10多次反击,全部被击退,汉王朝终于在河套站稳了脚跟,以后可以凭借着阴山防御匈奴,长安终于可以放心了。

一次在战斗可以获胜,可以凭借着战术的良好使用,那么吸取那个上面这种多次的来回拉锯,这种双方大部队的多次正面较量,能够击败匈奴的恐怕就不是一般的什么战术了,就是这种升级换代了的军队构成,才是卫青赢得战争的主要因素。

汉军的这种战车多半是造起来工艺复杂,匈奴学不了,所以之后就再也无法扳回战局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