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的世界读书日,小C给大家发布了一个小小的预热话题:

你心中的「一本好书」是哪一本?

为什么?

咱们C1区不愧是爱书人的聚集地,文章推送还不到24小时,后台留言就已经闹翻天。

看着大家洋洋洒洒的文字,我想,如果书籍有生命,那他们也会很高兴于被你们珍视吧。

10本书,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总之啊,最近小C每天最享受的事情,就是看大家的留言。随着大家的推荐不断,我也在补充着自己的阅读清单。

在你们的推荐里,能够与更多的好书相遇,是小C的幸运,也是C1区的幸运。

废话不多说,快来看看C1区童鞋们的精彩分享吧!

从一本书,探索一个国度

@追忆潸然 19岁 马鞍山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是自己钟爱日本文学的启蒙作品,讲述了岛村和驹子的故事,在他笔下,所有的画面都好像在眼前,很美,有雪,也有银河。

那时候我才上初一,面对这样的文字,不禁感叹。和许多人不同,我没有随大流先读东野圭吾的书,而是找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来读。

10本书,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于是就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对日本文学的研究,也称不上研究,就是一段读书的历程,我了解到“物哀”这一个词。

开始追根溯源,又找来了《源氏物语》来读,阅读量不断扩大,读了许多很多同龄人没有读的书。后来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先了解一个人,了解他的书,了解一个国家。我很欣赏一生都在读书学习的人,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人。

它是我一生的宿命

@清晨滴露

《红楼梦》,我在最好的年华遇见它,它便成了我一生的宿命。

初二那年读《红楼梦》,只是为了黛玉而读,眼里心里,魂里梦里皆是她。读着她时,不由就会增几分多愁善感;想着她时,便会莫名得心生几缕悲绪。正是敏感的年龄,遇见黛玉似是遇见了知己。

10本书,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后来,看了有关《红楼梦》的电影,电视,甚至越剧戏文,与红楼有关的一切,我都爱。

直到不惑之年,读到了蒋勋对红楼的评述,读到了白先勇的关于红楼讲座,我才从黛玉身上跳出来,眼里开始有了大观园的所有姑娘,当然还有宝玉。

我的红楼世界开始关注万千生命,关注人生无常。

也或许是经历了一些生死之事吧,《红楼梦》在我心中愈加厚重起来,成为了我一个离不开的知心长者。

其震撼程度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

@好多庾 29岁 上海

高中时第一次都到了高铭著的《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对于一个终日埋头数理化连报纸都不怎么看的高中生来说,其震撼程度大约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

书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一些“疯子”的采访,内容记得没那么清楚了,但其中很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诸如一个女病人向作者证明石头具有生命,直至今日都深深影响着我的思维方式。

10本书,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书中有一些故事,是那种合上书后也能听到心跳的故事,还有一些是正经点访谈内容,内容描写更多的是讲述者的思想,是这群“疯子”对于世界,对于生命,对于人生的看法。

也是从这本书开始,我忽然就想起了询问“我”对于世界,对于生命,对于人生的看法。结果发现这本装作访谈记录的书其实是本外星人的知音,让我们懂得在世界外思考世界内的生活,站在另一个角度甚至高度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

如果这样的人被称为疯子的话,那看完这本书后的我,梦想大概就是成为一个有想法的“疯子”吧。

我们都是相互取暖的刺猬

@无一刺猬不优雅 23岁 甘肃平凉

初次接触《刺猬的优雅》因为其中的一段话――“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本书!

勒妮,普普通通的看门人,满足所有人对看门人的看法,邋遢,散漫,身材臃肿,其貌不扬,房间里总是每天每夜传来电视机的声音。

芭洛玛,12岁却看透了大人们的虚伪而一心想寻死的富家千金,一不小心发现了勒妮所有的秘密——在勒妮昏暗的小房间里却藏着整个世界,勒妮的博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满满一屋子的房间里摆满了书籍。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深邃的思维,从不放弃读书,也能轻而易举地洞察秋毫,生活有格调,充满仪式感!

10本书,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是的,“刺猬是喜欢伪装成懒洋洋的动物”!

小津格朗,新来的房客,一句简单的对话――“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同”引发两人强烈的情感共鸣,他的出现架起了勒妮和芭洛玛与外界的桥梁,让两人的灵魂不再孤独……

他们就像三只互相取暖的小刺猬,茫茫人海中总能看到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每次看到这本书总是情不自禁地被感动,生活或许很艰难,但在某个地方我们总能找到可以互相取暖的刺猬……

历史在此变得壮丽而绚烂

@李杜桥 25岁 满世界飘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人类历史上十四个群星闪耀的时刻,看似微小却影响深远,马赛曲,玛丽恩巴德悲歌,在茨威格的笔下,这一段段历史变得壮观美丽绚烂。茨威格用了不同的文体,有诗歌、戏剧等,写了不同领域不同地方的历史。尊重史实而又无限文学化,历史特写,细细读来,深为触动。

可以说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

@闫文厚 20岁 洛阳

强烈推荐作家刘震云的茅盾文学奖作品《一句顶一万句》

前些时间有幸观看了此书的改编的舞台剧,很震撼,很有感触,不仅在内容上,在形式上也很适合改编成舞台剧。

10本书,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本书从“出延津记”到“回延津记”,讲述了两代人内心孤立无援的精神状态,映现了民族心灵的某些侧面。它不仅写的是河南和中原,更展现了全人类的普遍生活状态。

小说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色,语句简练却又是连环套式的,否定之否定式的语言风格,读起来耐人寻味。

不仅如此,此书随处微言大义,在语言之下蕴藏着可感知的对人生的思考,对事情的思考,对孤独的独到见解,被称为中国的“百年孤独”真的丝毫不为过。刘震云作为新时期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此书真的很大气,很震撼,值得我们去阅读,去思考。

书中的“我”与现实的我太多相似

@H.W. 24岁 上海

虽然村上春树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是《挪威的森林》,最精彩的作品(个人意见)是《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但这些故事都太过青年;《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奇鸟行状录》虽然开始触及中年往后,但它们都不及《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如此的全面。

作为中国最后一代独生子女,书中的“我”和现实的我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从小到大,从校园到社会,从初恋到婚姻一直到最后“剩下的沙漠”……曾经为了阅读这本书特意去找寻《国境以南》反复来听,音乐和文字之间奇妙的共鸣和《挪威的森林》里的一些篇章又形成了村上文风中特有的互文。

10本书,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而且感情是一种很私人的东西,但优秀的作家能将私人的情绪普遍化,让每个人从文字中或多或少地发现某个时期的自己。在完成《奇鸟行状录》这部大部头的途中村上写出了这个故事,是某种调整,也是某种突破。

这是一本值得在独处时咀嚼的小说,因为它的故事不大,但足以让我们回头看看自己的过去,或是停步想想自己的未来。或许我也想在那个年纪拥有一家自己设计的酒吧,请自己喜欢的乐手演奏,招待一群自己喜欢的客人。不算完美,但是足够美好。

爱读书的人,不会孤独

@小小丁

《岛上书店》

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

我们读书,我们就不孤单。

10本书,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没有谁是一座孤单,每本书中都有一个世界。爱书的人,就算一无所有,你还可以与自己交流,与那些看过的书中的人物对话,所以爱读书的人从来就不会觉得孤独。

它陪我成长,感受每一个角色的始终

@馨梦 25岁 山东

最近又看了一遍《小王子》,这已经是第五遍了。

《小王子》是一本神奇的书,它的表述非常浅显,内容很简单,但是每当你在不同的阶段读它的时候,都会得到不一样的感受。

记得我第一次读,是在高二的时候,那时候读完,完全无感。虽然有爱,但不懂什么是珍惜,也不懂什么是失去。

10本书,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后来我度过了很多个春秋,角色从玫瑰花,变成小王子,再到看着小王子离去的狐狸,对《小王子》的感受也越来越多。

那个说我是他唯一的玫瑰花的人从我的世界里永远的消失了,我的身边又出现了很多新的朋友,但我再也不可能是玫瑰花了。

也许这就是成长吧,一路上会出现很多人,像小王子遇到的那些过客一样,你们互相驯养,互相陪伴,但最终不能回到同一个星球。只要你曾经出现过,就已经够我回忆一生,我会想念你,但我不会让你知道。

成长的命题何解

@酒醒人孤 26 上海

推荐《杀死一只知更鸟》

大多数父母都期待孩子成功,又有多少父母以身作则教孩子善良和正义!

大家好,我是小C,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填写2019“C1区”调查问卷,我们将随机送5本热播节目《见字如面》明星签名书 +签名信。

【问卷调查,2分钟即可完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