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北博爱县磨头村,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它是1986年再组的家庭,小小的家普通且不富裕,然而却在磨头村人人称道。丁秋吉,68岁,这个家的男主人公翁,前妻病故,留下了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小儿子由于生病已经双眼失明。赵金平,68岁,离异后带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们两人在1986年的时候,重新组合成了一个家庭。

一个普通的小家庭想要经营的幸福,本身就很难,何况一个重组的家庭,他要付出比一般家庭更大的辛苦和努力才可以。丁秋吉他做到了,他用自己身上乐于助人和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引导着这个家走向了幸福。

丁秋吉的邻居是一位无儿无女的老人,他义无反顾的对老人伸出了帮扶之手。不管是种地、收割,还是在老人生病期间喂饭喂药、端屎端尿,他一直无怨无悔地照顾到老人离世。这些高贵的品格,深深影响了孩子们,用自己为孩子们树了一个好榜样,从而使得孩子们兄弟友亲、团结一体。

渐渐孩子们都长大了,两个儿子相继结婚,爱人赵金平更是发挥了“好婆婆”的精神。她和儿媳们从未发生过争执,帮着孩子们带孙女,她说道:“俺没啥钱,俺帮他们看看孩,尽俺最大的力。

丁秋吉和爱人赵金平,都不是爱闲着的人。他们大清早会把村子里的卫生清理干净,同时会捡一些废纸、废瓶,贴补一下家用。因为这些东西,让原本不大的院子显得更加狭小,看起来不太整洁。有人会担心地问道,孩子们嫌你捡垃圾、嫌你丢人不?爱笑的丁秋吉说道:“捡这些不丢人,光明正大挣钱,给小孩们减少负担,挺好。”

这是双目失明的小儿子的房间,虽然儿子外出打工了,但是妈妈赵金平总会把床收拾地很干净,随时等待着儿子的归来。

厚厚地两本医书,是小儿子的宝贝,那书页不知被儿子翻阅了多少回,那盲文不知被儿子抚摸了多少遍。

丁秋吉还在镇上的小区做了一份门卫的工作,他有事没事总会把门口的路面清扫的干干净净,兢兢业业工作着。

爱人赵金平特别勤劳,把值班室打扫的特别整洁,让小小的房间充满了家的感觉。

有空的时候和远方的小儿子打个电话,是特别开心地一件事。

对于两位老人,丁秋吉对自己家有一个很好的评价:“俺们不生气,很和谐。”很简单的一句话,道出的是美满家庭的真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