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锐眼)月有阴晴圆缺,股市也有潮起潮落。牛市中,券商是人人羡艳的行业:躺着数钱、年薪百万、早早下班。但在漫漫熊市,收入骤降、业绩滑坡、动辄裁员的券商又成了最悲催的行业。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券商,前段时间集体披露了2018年3季报,就让我们来看下它们的情况。

  截至10月30日,已经有34家上市券商披露三季报,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这34家券商前三季度总营收1845.49亿元,同比下滑12.29%;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478.2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2.91%。

  作为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的行业,34家券商业绩全部沦陷,没有一家公司净利润上涨。

  其中,同比下滑超过50%的有12家券商,包括国海证券、东吴证券、山西证券、方正证券、东方证券、兴业证券、国元证券、中原证券、长江证券、第一创业、东北证券、西部证券。

  这12家中,没有国信、中信、海通、华泰等一线券商,为清一色的二线券商。

  今天的文章,就分析一下其中的西部证券。

  起家西安,业绩“靠天吃饭”

  西部证券(代码:002673),注册地西安,从名字也不难看出,这是一家位于西部大地的券商。2012年5月,公司登陆深交所,公司主要业务为证券经纪业务、自营业务、信用交易业务等。

  从下表不难看出,西部证券业绩紧跟股市牛熊变动节奏,2012年、2013年的两年深度熊市时,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和2.75亿。

  2014年下半年牛市启动,西部证券当年净利润升至6.64亿,2015年轰轰烈烈的牛市更是让西部证券荷包满满,当年录得19.7亿的巨额净利润。

  随着市场行情的下行,2016和2017年,西部证券净利润分别缩减至11.2亿、7.52亿,下滑幅度分别为:43%、33%。

  2018年1月,上证指数在17个交易日内只有1天下跌,其余16天全部上涨,这引得众人惊呼“牛市来了”!

  但2月份,行情急转直下,大盘短短几天就下跌了超过500点,此后的几个月,股指连连下挫,最低一度跌破2450点......

  不到一年,指数下跌超过1000点,市场情绪陷入到一片茫然中。券商的日子越来越苦逼,风险也逐渐凸显。

  六大问题,六个月处罚

  众所周知,目前股市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早在今年年中,西部证券就因股权质押问题遭到处罚。

  6月3日晚,西部证券发布公告称,因公司存在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部分风控指标设置不审慎等情形,陕西证监局拟暂停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6个月。

  西部证券是如何“不审慎”的呢?陕西证监局下发的《限制业务活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分有关责任人员事先告知书》是这样表述的:

  

  1.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部分风控指标设置不审慎、业务决策标准执行不严格、尽职调查不充分、交易跟踪管理不完善,业务发生较大风险;

  2.固定收益部未严格执行隔离墙制度,债券承销、债券自营、投资顾问业务间存在人员混合操作、相互交易情况;

  3.自营业务较长时间内未能实现集中统一管理,投资决策、交易审批内部控制机制未能有效执行;

  4.作为“16川菜”、“16建东”、“15津港”等多只公司债券的承销商、受托管理人,尽职调查不充分、底稿不完备、募集说明书披露信息不准确,受托管理工作未能勤勉尽责,存在未签署募集资金专户三方监管协议、未能发现或披露发行人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募集资金、募集资金与日常经营性资金往来混同等问题;

  5.多笔大额自有资金的用途和审批程序不符合财务管理制度规定;

  6.首席风险官担任与职责相冲突的其他职务,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系统未完全覆盖各类业务。

  

  以上六大问题,总结为就是: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部分风控指标设置不审慎,业务决策标准执行不严格,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存在重大缺陷。

  所以这六个月的暂停股票质押业务处罚,真的一点也不冤。

  让人“窒息”的贾跃亭

  西部证券的以上六大问题,股权质押问题尤其值得细说。

  我们都知道贾跃亭的名言是“为梦想窒息”。但在乐视伟大的梦想被现实击垮之后,不仅众多明星和知名企业家财富大为受损,西部证券也因卷入涉及10个亿的乐视网股权质押违约纠纷当中,被迫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4.394亿元。

  今年2月份,西部证券的一则公告把公司与乐视的股权质押纠纷公布于众,公告还显示,贾跃亭贾跃民兄弟二人已经被西部证券起诉。

  但嘴上“下周回国”的贾跃亭,一直人在美国专心造他的汽车,无论国内的舆论如何声讨,他就是不回来。

  没办法,乐视的问题只能提坏账了。

  熊市中的券商行业已经快“揭不开锅”了,而4.394亿的坏账计提数额,又让西部证券雪上加霜。基本可以确定,西部证券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已成定局。

  哎,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啊!

  投行业务坠落

  在西部证券的营业构成当中,“自营收入”是一大亮点。今年上半年,该业务实现营收约4亿元,同比增长11.34%,占总营收的比重高达34.98%,成公司业绩的“中流砥柱”。

  “自营业务”说白了就是“炒股票”的业务,但这玩意有时候得看运气,不具备持续稳定性。

  在西部证券的其他业务当中,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投行业务下滑严重。

  2017年全年,西部证券完成7单IPO主承销,2个非公开发行项目,股转推荐挂牌业务新增推荐挂牌企业40家,完成定向发行51次。

  但在2018年上半年,西部证券的投行业务收下滑幅度却高达76.3%。IPO收入是刺眼的“0”!

  同期,新三板业务亏损也超过2000万元。

  对此,西部证券解释道:IPO审核趋严通过率大幅下降,外资投行纷纷布局国内市场,行业竞争环境明显加剧是主要原因。另外还说,大型券商投行的业务优势更加凸显。

  70后女掌门走马上任

  业绩艰难之中,西部证券迎来了新掌门人。

  今年5月,西部证券公告显示,现年53岁的、掌舵公司近13年之久的董事长刘建武“因工作安排变动原因”辞职。

  7月23日,公司公告,70后女董事长徐朝晖接任董事长。

  自此,西部证券成为A股上市券商中第二位拥有女董事长的公司。

  徐朝晖的履历可不简单,她在中国银行陕西分行、陕国投、西部证券、陕西投资集团、华泰保险都有过任职经历。

  有着“银证信保”四大金融细分行业经验的徐朝晖,能力挽狂澜吗?时间将给出答案。

  结语

  每一轮的熊市,都是一次大洗牌。熊市中,头部的券商抗风险能力显然更强,而以西部证券为代表的二线券商,传统经纪业务下滑明显,高端的投行业务又被大券商蚕食,能否破解当前的困境,对公司长远发展意义重大。而解决好种种违规问题,更是西部证券的当务之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