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一集的《妻子的浪漫旅行》有个娱乐圈大爆料的环节,谢娜爆料了她的亲身经历:

那时候的谢娜还在四川上学,她到一个剧组客串,遇到一个图谋不轨的制片主任,在谢娜入剧组的时候,以祝福为名要求拥抱,被拒绝后还要强抱。

客串一个角色,又不是女主角,有什么祝福的?握手不行还偏要拥抱,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谁知道拥抱过了,他还想干嘛。

好在谢娜也不是好惹的,年纪不大胆儿却不小,面对制片主任的骚扰,她没有选择忍,而是选择了狠狠回击:

首先,谢娜在他要强抱时候就大喊着推门出去,一出门就把他的所作所为告诉了全剧组的人,让所有人都知道,制片主任的人面兽心。

可想而知,面对全剧组人鄙夷的目光,制片主任每天肯定是如芒在背吧。

就这样,她还不解气,当她看见制片主任晾在外面的裤子。

谢娜就拿打火机把裤子裤裆烧了(不知怎么肥事,看到图片我忽然夹紧了腿,虽然我是女的)。

我想,如果制片主任真的对谢娜做了什么的话,打火机烧的就不只是裤裆了吧?

做完这些,还在制片主任的房门上贴……乌龟。

这样的主意,也只有谢娜这样的鬼灵精才做得出来啊,用脚指头都能想到制片主任的脸色了,是个人也在剧组呆不下去了。

谢娜说完,应采儿在一旁欣赏地竖起大拇指,“that’s you!”

那个制片主任的内心也是崩溃的吧:谢娜还是个学生,不管从社会经验、人脉说,还是从武力值来说,都不是他的对手,所以不论他做什么,她都没胆量反抗呀。

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咸猪手、强奸犯的内心写照。

毕竟,如果他面对的是女相扑,他也不敢下手啊。所以越是这样,女孩们在面对骚扰的时候,越要勇敢面对。

2

谢娜所说的娱乐圈潜规则,韩国娱乐圈更为常见。

今年上半年,韩国时政节目《PD手册》中,有三名女演员揭发知名导演金基德性丑闻,三名女演员以受害者身份亮相该节目,阐述了自己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遭性骚扰和性侵的情况 :

演员C说,金基德导演第一次在河边,就摸了她的屁股,她因为想继续演电影就没说什么。

这也导致了后来开机后噩梦般的生活,演员们合宿在一起,那个合宿场所简直就是地狱,可以强奸任何女性。

而且,同一剧组的男演员也来敲门,对她实施了性暴力,她又没有采取反抗。后来,有了持续性的侵犯。

更可怕的是,此后,连男演员的经纪人都敢找上门,跟她谈条件,以提供工作为条件,对她提出过分的要求。

C拒绝了,他竟然恬不知耻地说:“你和金基德和曹在显不都x过了吗?”

如果她在金基德摸她屁股的时候,就站起来,踢爆他的小核桃,后面的伤痛也都不存在了。

退缩和忍让换不到安全。相反地,却将她推入一个更被动、更无助的境地。

坏人如果讲道理,监狱都要空一半了。世人还求什么佛啊,每人手捧一本《5天教你讲道理》,就天下太平了啊。

你软弱、好欺负,欺凌者只会把你当做要到嘴的小肥羊。流着哈喇子向你伸出手,所有不甘的泪水,都是他们的催情剂!

前不久的世锦赛,韩国女排又爆出丑闻,一名女性体能康复师,在世锦赛期间被一名男性助理教练性侵。

为什么说“又”?

因为在此之前,韩国女排曾多次被曝性丑闻,还有有球员被告知“想打主力得先陪睡”。这么荒诞可笑的事情,哪次有受害人敢出来说个“不”字?

很多人都说,xx圈子就是这样的,我呸!如果第一个被潜规则的人是谢娜,谁还敢接着做坏人呢?

为什么受了委屈的人要藏着掖着,反倒是施害者耀武扬威呢?还不是因为得过甜头?

人在退让的时候,就等于在脸上写一个“我好欺负”,当你脸上写满了好欺负的时候,是个人都要去拿捏两下。反正,你也不会反抗啊。

久而久之,“好欺负”的人多了,侵犯者嗅着气味去了,就让“xx圈子就是有潜规则”成了模板,成了施害者的金科玉律。

3

娱乐圈距离我们很遥远,但伤害却离我们很近。

想起前不久的一个新闻:

江苏南京的王女士坐公交,被一男子摸到了大腿。她站起来换个座位,那个男子还不要脸地跟着溜达过去,摸了王女士的大腿内侧。

王女士气得跳起来,大声斥责,差点动手打了猥琐男。这个时候,公交上才有两名女生一同站出来,弱弱地说自己也被摸了。

前两名受害者,是反射弧比较长,皮比较厚,不知道自己被摸了吗?

不,她们只是因为害怕,才迟迟不敢发声。

换位思考,在那种情况下,害怕是正常的。不过也正是因为害怕,第一个站出来保护自己才显得那么勇敢。

那时候若不反抗,坏人便得逞了。可能他还会用油腻腻的目光在我们身上游走,而我们只能垂着头,像咽下死苍蝇一样忍着恶心。

我们永远也不能保证,永远不会遭遇这种情况。但总要知道,在公共场所遇到这些低段位的小流氓,不要怕,摄像头为你作证,公安局为你做主。

4

太阳底下无新事,不管是伤害还是罪恶,已有之事将来必有。

想起去年美国的Metoo运动:美国金牌制作人哈维·温斯坦的性骚扰丑闻曝光后,女星艾丽莎·米兰诺等人在推特转发此事,并附上文字:“如果你曾受到性侵犯或性骚扰,请用MeToo来回复这条推文。”

随后,各大社交媒体频频出现见证消息。成千上百的人回复了这条消息。席卷了美国、韩国和日本的文娱圈。在中国,仅4天,就至少曝光了17起……

从首位被定罪的名人“开心老爹”(老牌黑人谐星比尔·科斯比)到“我上 过100多位女生”的章文,再到被实名举报遭解雇的北航教授陈小武,再到无数“metoo”中的受害者,哪一个不是十多年后才爆出始末?

且不说再调查取证的难度,我只是想,如果没有第一个站出来的艾丽莎·米兰诺,还会有人站出来自揭伤疤吗?

是什么,让女孩们受到侵害后,保持缄默、藏起无助恐惧,装作一切都没发生地生活呢?又是什么,让受害者们即便说出来,还要备受质疑煎熬?

女性应有的安全感与勇气,为什么要根植于声势呢?

我们常常奉劝女孩们,要保护自己,不将自己置身危墙之下。但这种告诫,往往比一般的安全教育更为语重心长。

好像这种肉体上的凌虐和侵犯一旦形成,便是万劫不复,便是日暮穷途。

这些观念就像性侵带来的余震,让受害者们在勇敢的边缘游走,一次又一次。

性侵的罪过,本就不该由受害者来背。无论是这糟糕的事本身,还是它背后的影响,原罪都来自施加罪恶的人,而不是那些无辜的女孩。

什么时候, 性犯罪的受害者们像遭遇了抢劫、偷窃一样,即便势单力薄,即便浑身血污,也敢在第一时间毫无顾忌地喊声:“No!”

我想,那才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时刻呢。

*

---  E N D ---

改变自己从你的分享点赞开始 」

本期作者:十二&骨多一。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十二原创文章!

支持十二,就给我们每天的文章点个ZAN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