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

19时32分

迎来“立冬”节气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一般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南北方温差拉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

▷“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冻;

▷三候雉人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随着立冬的到来,也意味着二十四节气意义上冬季的开始,但气象学上还未进入真正的冬天。要想真正入冬,还需满足连续5日日均温度低于10℃的标准。

随着一股超凶冷空气来袭,大半个中国气温将创新低,紧接着的三天(6-8日)秋裤封印即将大面积解除,覆盖全国80%的面积!

据秋裤预报产品显示,11月6日,秋裤分割线将推进至四川、贵州、湖北、安徽一带。北方大部地区都已被秋裤占领,尤其是东北三省、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最低气温已低于-3℃。

11月7日,安徽、湖北、湖南、贵州等地的气温还将“跌跌不休”,像合肥、南京的最高气温将可能会3天连创新低。秋裤分割线将推进至湖南、江西北部、江苏一线,此时阴雨天气仍在线,小伙伴们可能会惊呼“宁可一日不耍酷,不可一日无秋裤”。

11月8日至9日,冷空气继续发威,江西大部、浙江北部也将加入秋裤队伍,省会城市中杭州、长沙、南昌等在9日或将迎来今年下半年来最冷早晨,最低气温将跌至10℃以下。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许多饶有兴趣的风俗习惯流传至今。

记者/李旻

编辑/郑涵

综合人民日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