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接近尾声,总体来讲,随着市场的全面回暖,今年的整体销售情况还是很不错的,不少苗圃都提前完成了今年的销售计划,但同时随着市场要求的变高,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当前灌木类苗木销售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

2018年灌木类苗木销售中哪些问题

问题1:产品规格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2017-2018年客户对灌木类苗木要求规格进一步严格,以前灌木类只要求高度达标,比如高50cm,60cm。今年客户对灌木要求是高度,冠副,或几分支。就造成了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没有客户需求的规格。

地栽苗可以满足客户需求,但价格客户无法接受,而且地栽苗种植户不多,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类问题出现呢?答案是密植,目前就陕西周至地区灌木类来说,种植几乎都是营养钵密植苗,根本就无法要求冠副或是分支。

问题2:什么原因导致大家都是密植苗呢?

■ 第一亩产值,密植苗一亩地大概栽植5万棵左右,地栽苗在6000棵左右,八倍多的差值,导致原意种地栽苗的人越来越少。

■ 第二人工价格上涨,营养钵苗的起苗费用在0.08-0.2元之间,地栽苗起苗费用0.5-1元。

2018年灌木类苗木销售中哪些问题

■ 第三苗木行业前几年的低谷,导致市场价格一直走低,有些客户一味追求价格,而不讲质量。

问题3:怎么正确应对市场需求?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市场需求呢?这就需要采购方和销售方共同深思了,作为供应方,是继续以前的密植,还是改变种植方法呢?作为采购方,是一味追求低价还是更注重质量呢?要知道,一分价钱一分货是永不变的真理。

在苗木行业转型升级的当下,灌木类苗木种植方式急需改变。未来的市场是精品苗的天下,已成为行业共识。抛开密植,采用稀植,引导种植方式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转变,这无论是对于供应方还是采购方都是有益的。

2018年灌木类苗木销售中哪些问题

作为供应方,想要赢得更大的市场,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稀植苗价格肯定高于密植苗的,并且对于亩产值影响不会太大。这样,不仅种植成本相对降低,同时也满足了客户需求,更引导了产业的良性发展,可谓是一举数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