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要在加强学生品德修养上下功夫”的号召,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少年公益学院从今年10月下旬起正式开启公益大讲堂预热活动,让广大少年儿童在进一步体会“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同时,初步接触卫生健康、饮水健康、运动安全、生存常识等主题公益课程,为公开课选课做好准备。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不但时间漫长,而且过程不易。在今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就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并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完成这项任务,就 “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的少年公益学院,以“开发兴趣,量化行为”为宗旨,以引导少年儿童“立品行、开眼界、养习惯”为目标,一方面开展了健康守护行、星“迹”勘探、爱心市集、与剧同行、与星同行、挑战吉尼斯纪录、关爱宠物等众多公益实践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帮助他们培养美德。另一方面创建并不断完善先进的培训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如研发公益课程,升级官网与APP,增加电子公益活动证书下载、定制个人公益档案等,便于更好地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据介绍,即将开课的公益大讲堂联合社会力量,依托科学理念,内容涉及卫生健康、饮水健康、运动安全、生存常识、生命关爱、财商教育等领域,贴近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通俗易懂,浅显有趣,好用实用,将成为孩子们“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公益大讲堂还将根据师生们的反馈不断补充完善,也允许师生们根据个人兴趣自行选择,拓展视野,扬长补短,让学习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生们也能因此获得少年公益学院培训课时纪录。

通过立德树人,孩子们将受益终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有效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遵守规则、重视安全,才能维护个人和他人安全,杜绝类似13岁少年撞击限高杆、重庆22路公交车撞桥坠江事件。细化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则是如何处理与同学的矛盾、如何拒绝坐共享车篮、如何对私自游泳的行为说“不”等等。人生之路道阻且长,知识能武装大脑,但唯有道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地站起来,克服困难,开拓未来。

据悉,公益大讲堂已经得到了教委、团委等诸多相关部门的支持,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备,不日将以全新的面貌与师生们见面,敬请期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