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刚上市的海底捞,

又刷屏了!

一个月前,海底捞被“吃”上市,在朋友圈刷了一波屏。

如今,海底捞斥资1.5亿打造了首家智慧餐厅在北京正式开业

从等位点餐,到厨房配菜、调制锅底和送菜,高度实现了“无人化”!下面和小编具体来看看~

等位区:变身大型游戏现场

“人性化”的等位区一直是海底捞服务中做得比较好的地方。而海底捞智慧餐厅,在以前的美甲、擦鞋、按摩椅服务上做了全新升级。

在外观造型下足了心思,几排阶梯座位可以容纳80人等餐,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13米、高3米的影院级巨幕投影屏。

同时,等位区推出大屏互动游戏,顾客可通过智能手机终端参与其中,顾客用手机扫码,就能和其他等位的顾客一起玩游戏。

用餐区:吃着火锅唱着歌

用餐区也被360度环绕立体投影包围,坐在桌前吃火锅时,可以看到繁星点点,耳边回荡着舒缓的音乐。

目前有六大主题:星空、仙境、雪山、油画等,通过声光电科技带来火锅就餐新体验,让吃火锅也变成了一件非常诗意的事。另外,包厢也有惊喜,墙面可触控屏幕还可链接客人电脑,服务于小型会议。

后厨区:私人订制,全程监控

在配菜间,看不见一个工作人员,两排机器人正挥动着胳膊大显身手。

智能化的后厨是海底捞智慧餐厅的最大亮点。

智能菜品仓库:把食材加工统一前置到中央厨房集中加工配送。所有菜品都是从自动控温30万级超洁净智能菜品仓库中,经过全程0-4℃冷链保鲜物流直达门店,进入自动出菜机。

自动出菜机:与前台点餐系统连通的自动出菜机,机械手臂会将选好的菜品放到传送带,再由机器人送到顾客桌前,完成从菜品入库到出库的全自动上菜流程。

专属“身份证”:配合门店自动出菜机,加载RFID食材监管系统,给每盘菜配备专属“身份证”,进行实时追踪,实现菜品保质期精准把控,过期商品会自动丢弃。

私人订制配料房:点餐时顾客可选择相应的口味,无论“加麻、加辣”、还是“少盐、少油”的个性化需求,都可以通过对原料、辅料、鲜料进行精确到0.5克的精准化配置,由机器调出不同的口味。

后厨总控台:使用全新自主研发的IKMS系统实现厨房的综合管理,可以通过收集智慧厨房各个环节的数据,并对各项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实时监控厨房的运行状态、生产状况、库存状况、保质期状况等,对智慧厨房进行统一管理。

厨房里还设立了监测大屏,可以看到每个机器的运转情况。配餐间外侧的屏幕上,实时监测配菜间菜品剩余数量,以及是否有超过48小时的过期菜品等。

为了以防万一,后厨里还设置了一个人工配菜区,一旦机器有故障,人工配餐区就会启用。

从一个大胆的设想到成为现实,海底捞历时3年打造了全球首家智慧火锅餐厅。

事实上,海底捞一直都走在餐饮智能化的前端:

2010年,海底捞开启了外卖服务;

2011年,海底捞统一使用iPad点餐;

2015年,海底捞尝试推出智能化餐厅,通过数字化屏幕投放,实现后厨透明智能化。

不过,智慧餐厅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早在两年前,马云就提出了“新零售”,并在“智能餐饮”领域贯彻落实:2017年11月,阿里宣布全面开放无人餐厅技术;今年2月,盒马开出首家机器人餐厅“Robot.HE”,开业4个月便实现盈亏平衡。

无人餐厅真的来了!比我们想象的速度都来的更快!

由于没有服务员、收银员等等的人工成本,无人餐厅的成本支出大约只有传统餐厅的四分之一。未来3-5年,实体店、餐饮业、超市将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冲击!

当然,智慧餐厅不等于完全无人化,尤其是对于以人性化服务著称的海底捞而言。

AI走进寻常百姓家

人工智能正在“抢夺”人类的职业?

海底捞“无人餐厅”又让我们想起悬而未决的命题:人工智能时代来临,AI产品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AI技术正在渗透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工作。

AI到底会不会成为人类的“终结者”?

去年就有新闻:富士康生产线已部署4万台机器人,稳步推进“百万机器人”计划。即使你技术娴熟,单位时间内的件数最多,机器人的出现也会让你彻底失业。

除了工人之外,人工智能还在淘汰那些职业?

李开复老师曾在新书《AI.未来》中,对这个话题做了比较系统化分析:

1、电话销售

电话销售将是最快被AI取代的岗位之一。你很可能接到过自动语音来电,未来这类电话会变得越来越自然。在由AI主导的单一领域对话中,AI也更容易达到效果。此外,AI会通过顾客资料、购买历史以及表情识别,找到吸引顾客的方法。

2、会计和运营人员

花旗银行近日宣布将运营人员的数量从两万名裁减至一万名。这些都是和数据、信息打交道的“无名”中间人,他们负责的工作包括文件存档、处理、采购、库存管理、错误勘查、销售额估算等。随着商务流程的电子化,商务智能系统可以让整个流程实现自动化,AI甚至能直接做出决策。

3、出纳员/收银员

出纳员和收营员正在被ATM机和自助结账机取代。日益激烈的竞争迫使零售商、银行和快餐公司大量精简人工流程。无人商店已经预示了一个商店无人化的未来。

4、快递员

快递员和送货员正在被快递机器人、小型汽车、大型卡车以及无人机取代。最先出现的将是结构化环境中的室内配送服务(酒店客房和公寓),之后会延伸至非公共道路,最后渗透整个快递行业。

人类经过数千年才修炼而成的功力,被机器人升级一次程序就打败了。好在更多的人能达成一种共识:AI无法取代人类的所有工作。

“无人会计”也来了?

未来会计该怎么办?

此刻的心情,无论是惊喜,还是担忧,都不重要了,因为,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时代的力量,科技的力量,都是我们个体无法抵抗的。

就拿我们会计来说,财务共享中心这个概念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出了。

比如说海尔。从2006年开始着手打造财务共享中心,逐渐将企业内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财会人由1800人,降到260人,基础财务人员的人数下降至原先的20%左右。

再看去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推出的“财务机器人”横空出世后,将不少财务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与此同时,也将一个新的名词——“无人会计”推到了大家想象中。

试想一下:在不久的未来,基础财务核算等机械财务工作将大部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那么,对基础财务人来说,原本稳固的“铁饭碗”就将不再牢固,而这也让“无人会计”的出现成为可能。

实际上,人工智能不会完全替代人类,AI技术只会成为人类生活更加便捷的得力助手。我们只是在提醒那些每天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会计人,是时候醒醒了!

马云也曾说: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

未来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车时代,是重新定义的变革时代。

有人说:下一个巨变行业,可能是会计行业了!预计到2025年,基础财务都会被机器人替代。

除了财务机器人抢占岗位,会计专业毕业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对很多刚毕业两三年,专业能力和实务能力都不强的会计人来说,其实是比较大的威胁。而且,现在会计人的学历水平越来越高,专业实力也是一代比一代强。

行业的变化,就意味着从业人员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那么在晋升的时候,就需要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优势条件。

在学历、工作经验都差不多的前提下,证书就成为重要的考核项。尤其是想从基础会计晋升为高级财务人,一本国际证书非常重要,ACCA证书就十分必要。

不仅是因为ACCA是世界上领先的专业会计师团体,也是国际学员最多、学员规模发展最快的专业会计师组织。ACCA会员资格得到欧盟立法以及许多国家公司法的承认。身处其中不仅结交优质人脉,还能探讨许多国际财务理论,扩大眼界拓宽视野。

这一些,对于一个立志大幅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会计人,无疑是最大的帮助。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会计终会去向哪里?”

点赞最多回答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将各种滋养内化成个人的力量,有了这样扎实的人生底盘,时代变化的浪潮再怎么汹涌,都可以做到“我自岿然不动”。

会计行业人除了提高自身基础技能实力,各类证书傍身将会大大降低被取代的风险,多元化、国际化的人才完全不用担心未来20年的发展。

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它的生老病死。在这个时代,你的工作会背叛你,你的行业会背叛你,唯一不能背叛你的,是你的认知、你的能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