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美是车轮上的国家,老外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更愿意住在远离市区的地方,换取更大更舒适的居住空间,比如House或联排别墅 ,享受乡村生活。从学校资源和课外班资源看,Downtown完胜,不管是西山、皇家山,还是NDG区域,优质的私立学校非常多,住在这里,可选的学校众多,交通也方便,上中学的孩子都可以自己坐车上下学了。

作者:思嘉 移民家园网特约撰稿人

住在城区还是郊区,是个复杂的问题,新来的华人都会感到挠头,人生地不熟的,感觉两眼一抹黑。就蒙特利尔而言,其实各有优劣势。

蒙特利尔也叫蒙特利尔岛,主要划分为19个区,每个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城里一般是指市中心Downtown一带,这里属于Villa Marie区,像老港,地下城,圣凯瑟琳大街,麦吉尔大学等等都在这片。

可以看到,相比于整个蒙特利尔岛,Downtown还是非常小的一个区域,常住人口约9万,相比于蒙特利尔的总人口,占比很少。紧邻Villa Marie的比如西山,因为离Downtown近,进城时间短,地铁可到达优势,也属于通勤很方便的地方。

我符合留学/移民的条件吗?

长按识别/扫一扫都可以

其实大多数的蒙城人,都是居住在向四面八方延伸的郊区,乡下,整个城市的格局在北美是常见的那种城市摊大饼的方式向郊外蔓延。由于私家车的普及,当地人多是白天到市区上班,晚上驱车几十公里跑回郊区居住。国内一线城市市区的范畴很大,大家基本居住和工作都在比较城里的地方,没怎么住过郊外,这一点很不一样。

这个夏天,因为孩子要上夏令营,机缘巧合在Downtown住了一段时间,也感受了下城郊区生活的差异。这次短暂居住,实实在在的每天接送孩子,买菜做饭,而不仅仅是来逛街,对市区的生活有了比较深的体会。

住在Downtown,整体和生活在国内一线城市差不多。车多人多路窄堵车,但比起蒙城的郊区,商业更发达,步行就可以解决很多生活需求,让小日子也过得更滋润。但即使在城里,也没有国内那种遍布于社区附近的便利店或小菜市场,日常生活所需还得开车去超市采买。

从居住环境看,走出公寓楼门口,就是高楼林立的马路,对,蒙城也盛产摩天大厦。步行可以到达许多景点,像著名的圣母大教堂,Old Port,来回来去不知刷了多少遍,连街头吹拉弹唱的都看熟了。毕竟这里是旅游城市,颜值还是很高的,市中心大大小小的经典欧式建筑,弥漫着浓浓的异国风情,完全不同于北美其他城市的“乡村”感,也没有过度商业化,就Downtown而言,我还是很喜欢蒙城的。除了人多比较闹心,其他都不错。

而乡下的生活,更多的是低密度,高绿化率和接近大自然,感受田园风光,以及安静祥和的生活气氛,让人身心放松,很养生,老人和小孩儿更适合。

工作日的早上,路上都是衣着笔挺,行色匆匆的上班族,生活节奏很快的样子。只是这边的路特别窄,双向大多只有单车道,相比于两侧密集的高楼大厦,像走在胡同里的感觉,有压迫感,跟寸土寸金的香港很像。

城里法裔人群多,也许是受法裔文化影响,当地人无论男女老少,着装都很体面,连老年人也不含糊,往往比年轻人还要讲究,衣服颜色鲜亮,搭配得体,即使一头花白发丝,也梳理的一丝不苟。如果是女士,还会佩戴首饰,精致到指尖的感觉。望着他们,自愧不如,又无法追逐,还是继续仰望吧。

都说蒙城是艺术之都,身在其中,从当地人的服饰搭配到随处可见的建筑物外墙的涂鸦,都能感受到较高的艺术品味和修养。在城里就是有这个好处,出门就是风景,不仅能感受自然风光的美,也能欣赏行走的服饰文化,抬眼还可见风格迥异的艺术创作,赏心悦目。仔细看看街上小年轻的服装样式和包包,也能对他们的喜好略知一二。

阳光正好的午后,还能看到午休的上班族们坐在路边,花台边,晒着日光浴吃简餐。这边空气质量好,干净,路上也没那么多尾气,坐在街边就挺享受。

虽然一切都看起来很美,但和老外们走在一起,混在各族人群中间,常常觉得很近又很遥远,即使擦肩而过也是两条平行线,没有交点。也许这就是语言、文化的隔阂带来的陌生感,找不到融入的感觉,也拉不近心灵的距离。

其实蒙城人挺友好的,如果语言好,有许多攀谈的机会,当然对于只能解决简单生活英语的自己,攀谈闲扯太有难度了。

夏天是蒙城比较热闹的季节,各种节日不断,都知道老外爱过节,一年之中不是在过节,就是在准备过节,还过得特别高调和投入,一过节就游行,游行必装扮,仪式感十足,像个大Party,彰显他们奔放外敛的性格。

而Downtown是游行必经之地,经常出门拐个弯就碰见游行的,不用特意去围观。如果在郊区是没有这种偶遇的,想凑热闹要特意开车过来,还得为停车犯难。城里的生活确实更热闹一些。不上班的日子,总会显得规律而平淡,出门撞个热闹能让一天处于亢奋。

住的这段时日,赶上了一年一度的同.性.恋.大游行,把国内来旅游的老人看的瞠目结舌,这么特色的异国文化,估计老人的小心脏被激的当当的。

还有一点,就是住Downtown吃中餐太方便了,虽然只住了个把月,但吃中餐馆的次数比过去一年的总和都多。在中餐馆就有回家的感觉,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幸福。而远离市区的地方,除了南岸,普遍中餐少,味道好的更少。

住在市区也有不好,它大部分是法语区,对于华人来说生活还是不方便,尤其初来乍到的,这一点就让自己老想逃离,回到郊外英语区。比如Tim Hortons点个餐,服务员说法语,英语很勉强,想想也是,对于上法公长大的本地人,英语学的很少,双方只能用都不擅长的英语对付着沟通。然后等叫号取餐,屏幕显示的和服务员喊的也是法语,实在是蒙圈。虽然都不是大事,但一出门就和这个世界交流不了的感觉,会让人很沮丧。

从开车出行看,住在Downtown,接送孩子不可避免的要赶早晚高峰出行,从原本路宽车少的郊外康庄大道,变成了拐来拐去的狭长小路,而且实时路况不一样,来去走的路也老变。这边道路设计错综复杂,高速入口还会经常封闭,每天能顺利的到达目的地并返回,对于新司机来说都实属不易。开车出行的难度比人少车少的郊区要大很多。如果出门购物,更要提前想好停车位,毕竟城里资源紧张,一位难求,停车费还不菲。

蒙城Downtown的停车,因其复杂性和法语的原因,也是吐槽的对象,都有专门的攻略指导。定居Downtown的朋友,说起停车,笑谈每年收一张停车的罚单都属于正常消费。收罚单还是轻的,还有被拖走的风险,友人的车就被拖走过,还是在寒冬腊月,幸好她语言好,总算有惊无险的找回来了。换作是自己,真不知道能不能处理好。这边就是这样,不遇到事儿不知道自己会有多强大,不逼一逼,也活不出满身才华。

所以许多新移民,一开始定居在城里,车不好开不好停,会选择先不买车,出行靠公交,开车带来的烦恼和便利基本对等。不过蒙城半年冬天,到了雪季,如果不开车的话,大人和孩子的出行都会很艰难,生活半径和幸福感也大打折扣。

从商业环境上看,这边的商业配套高度统一,又很专业化,尤其是满足居家生活的商超,在各个区域都有连锁店,很方便。即使在郊区,也能到家附近的商业区买到绝大多数生活用品,无需跑到Downtown,所以人自然就容易疏散到郊区。另一方面,商超都是连锁店模式,长得都一样,缺少琳琅满目有特色小店作为补充,也是商业欠发达的一种表现。在Downtown会好很多,毕竟城里人口密度大,还是旅游区,商业繁荣很多,可逛街的地方也不少。

还有,各大银行有华人服务的大的营业网点一般也都在Downtown,非常方便。蒙城总共也只有不到10万的华人,能提供中文服务的行业和人数远不如温哥华和多伦多丰富。

想想以前上班的日子,工作日永远被一堆事追着,然后再结束疲惫的一天,盼着周末盼着休假。现在呢,每天都是周末都在休假,时间长了又有远离职场脱离圈子的失落感。也许,不管是年龄还是财富积累,只有在至一条能满足退休的标准时,才能心安的离开职场。

Downtown全是上班族,住在这里特别适合在城里上班的小年轻,租个公寓面积大小都够住。这边公寓也确实是以年轻的人群为主,位置稍微偏一些的,居住的族裔会更杂。而郊区的邻居大多是老人家,也有年轻的家庭,每天往返城里上班,单程几十公里还要接送孩子,很辛苦。

如果单纯讲居住环境,城里居住密度大,户外绿化和可运动的区域少,对于暂时不工作的新移民,舒适度明显不如郊区。

从安全问题来看,这一点和国内非常不一样,城里的治安往往要比郊区好的区差,犯罪率也高,在北美基本都是这样,城里有许多流浪汉和许多无家可归的人,他们没有私家车,只能聚集在Downtown讨生活。

即使在夏天的傍晚,如果天擦黑,也不敢在外面多停留,华人往往喜欢饭后遛弯,但出了公寓的大楼门,角落里就有流浪汉,包括唐人街附近也是,安全感会下降很多。米歇尔在她那本Becoming的书里也提到过,她出生的芝加哥南城聚集区,治安也很差。当然,芝加哥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能感受下这个问题在北美的普遍性。

国人一般没有这个概念或不敏感,只有早早晚晚的住一段时间才体会是实情况。从治安的角度,郊区的中产阶层聚集的好的区,明显好于城里。夏天的傍晚,还是可以安心的在外面走走。

北美是车轮上的国家,老外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更愿意住在远离市区的地方,换取更大更舒适的居住空间,比如House或联排别墅 ,享受乡村生活。而周围邻居和商业配套,包括学校资源也都匹配,他们世代这样,很习惯,等老了儿女都单飞了,就去住附近的老年公寓。而Downtown更适合在城里工作的年轻人,住公寓节省时间也经济。当然,土豪除外。

从学校资源和课外班资源看,Downtown完胜,不管是西山、皇家山,还是NDG区域,优质的私立学校非常多,住在这里,可选的学校众多,交通也方便,上中学的孩子都可以自己坐车上下学了。

对于新移民,好的私校一般不接收法语零基础的,好的公立学校大多也要通过考试才能录取。所以即使来就住在城里,这些好的学校资源在登陆的一两年内,往往也享用不到,孩子需要补习一到两年,再参加学校的入学考试才有机会。所以,华人要暂时忘掉名校情结,先找能接收新移民的相对好一些的学校作为过渡,再看看区域内是否有其他好的小学和中学资源,为下一步做好打算。

说到课外补习,大的华人补习机构,还有各种兴趣班和俱乐部,城里的资源也会多于郊区。对于这边非常流行的,开展广泛的项目,比如冰球和花样滑冰,各个区都有好的俱乐部,差别不大。但对于一些小众的运动项目或者乐器之类,往往最好的资源都在城里。这一点对于那些孩子的特长学习已经进入中高级阶段,想坚持高水平培养的家庭,在居住地的选择上要考虑到。

从生活成本看,市中心的住房成本肯定是高起的。以租房为例,同样的租金在郊区可以住大不少的房子,城里无论是居住空间还是室外活动空间都相对狭小很多,连社区公园都比较小。如果有理想的学校,住在郊区是一个又经济,舒适度又高的选择,孩子会很喜欢,特别是年龄小的,能亲近大自然,有足够的活动区域很重要。

总体感觉,城里更适合上班族,生活节奏快,也更有活力,可以接触到很多新东西。对于新移民,主要看工作前景,学校和课外班的资源,综合考虑生活成本。

所以有些新移民,在登陆的第一年往往在城里安家过渡,毕竟城里信息也多。后面熟悉以后会慢慢搬离市区,再做选择。安家地点的选择,还是以学校资源为先,再兼顾学校的可延展性和周围生活区域情况,做相对长一些的规划为好。

城区也好,郊区也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优选择!

了解更多适合你的移民国家

30秒测评,即刻开启

最新上线《移民之路-加拿大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