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位于锦绣天府南缘,地处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成长江,形成“三江汇聚”的奇观,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美称。近年来,宜宾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成立了宜宾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加快推进宜宾智慧城市建设的通知》《宜宾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2017—2021年)》等文件,指导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在宜宾着力建设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宜宾学院的智慧校园建设也全面铺开。

今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互联网+教育”。宜宾学院在深入推进整体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和智慧化资源共享平台,深化教育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争实现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多创新型应用人才。

个性化人才培养成必然趋势

在这个信息开放、充满众多可能性的新时代,无论是就业岗位的选择,还是继续深造的机会,学生发展需求都呈现出多元化形态。如何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个性化人才培养已成为必然趋势。

为此,宜宾学院审时度势,快速提出了《建设智慧型资源共享平台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并获得了四川省新一轮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立项。该项目试点的目标就是构建智慧在线教学平台,根据学生自身个性化需求,采用智能优化组合方式为学生推送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因线上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可以做到一个学生一个培养方案,从而将“学生中心”理念落到实处,把过去“学校开什么课,学生学什么课”,转变为“学生想学什么课,学校开什么课”。只要在共享平台所属的智慧在线教学系统完成学习,考核合格,就可以得到相应高校的学分认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人才培养。

在《宜宾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中,就将学校整体转型发展,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综合大学,形成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格局作为总纲。对人才培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发展和智慧校园建设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对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了明确的规划,从校级层面为改革试点工作铺平了道路。

学院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充分落实“互联网+教育”理念,以建设智慧化资源共享平台为抓手,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服务于本专科学生导师制,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生活,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提供完备高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实现师生发展的全过程指导,切实保障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校园”。

智慧在线教学平台落地实施

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资源建设,如何让全校教师树立课程资源建设意识,并逐步提升课程资源建设能力就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重要问题。学校深刻认识到,要全面建成性能优越、功能齐备的智慧在线教学平台,就必须配套建设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标志的一批优质的网络在线教学资源,实现“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补齐目前高校所面临的师资不足、优秀教师匮乏的短板。

智慧教学需要解决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学习的问题,要为每个学生制定一个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个性化人才培养,面临着三个突出问题,课程资源不足、师资资源不足、优质资源不足、学校遵循互联网的开放、自由、参与、互动精神,结合学校教育特色实践,建设面向学校的多方位、一体化的“智慧教学平台”。智慧教学平台采用开放的课程体系模式,依托平台实现课程共享、课堂共享、教师资源在线共享等。通过国内外引进、自制、共享等方式建设1万门课程教学资源库;通过完善本专科学生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1—N个导师,包括理论导师、实践导师、思政导师等,他们可来自校内外,来自不同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

项目以平台连接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服务三个方面,为师生和各级管理者提供多方位的应用。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可以帮助教师建设个性化的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展示、申报教学成果;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校教学管理者实现教学服务精细化、业务指标明晰化、管理过程透明化。

智慧教学平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长期项目,它将持续推进教学质量提升,持续促进教学资源积累,持续培养师生的信息化应用习惯。逐步建设完善学校教学一体化应用环境,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目前,学院已完成了智慧校园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和智慧在线教学平台建设、高校版网上阅卷系统建设、在线教学资源录播教室建设等。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学院除了精心开发智慧教学应用系统以外,还将逐步推进智能自主考试系统、智慧科研应用系统、智慧管理应用系统和智慧生活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建设。

智能自主考试系统主要用于学生线上学习和考试环境的监测,以监测学生在考试过程是否使用手机、是否存在第三人、是否是本人等,并采集指纹、图像等信息,与智慧考试平台相配合,实现虚拟监考功能。通过智慧考试平台与智慧在线教学平台融合,可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效进行个性化考核,对学习目标是否完成进行成绩认定和学分认定。

智慧科研应用系统方面,学校根据管理需求,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教育技术,整合国内外成熟的虚拟实验研究成果,研究开发和部署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提供一流的数字化网上实验教学环境。建设科研创新支撑平台和针对专业领域的科研网络社区,打造资源共享的科研支撑环境。建立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推进实验基地、科学仪器设备、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文献共享,支持跨专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

智慧管理应用系统方面,通过智慧化过程管理和智慧化目标管理,实现全面质量管理。高度信息化的智慧校园,可以支撑学校党政群团部门高效率完成管理与服务工作,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通过优化与再造学校管理工作流程,将智能感知综合系统与校园网融合,促进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向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智慧化管理。

智慧生活应用系统方面,以学校云计算中心和高速万兆校园网为硬件支撑平台,以主数据库、数据交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为软件支撑平台,利用一张集成有源远距离感知的2.4GHzRFID卡和近距离感知的CPU卡构成的智能卡,配合智能感知考勤管理系统、智能会议签到系统、智能通道管理系统、餐饮及商务消费管理、银校圈存转账系统和掌上支付系统等,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方便全校师生生活。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尽管宜宾学院的智慧校园尚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持续投入、主动作为、创新驱动之下,学校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通过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蔡乐才 周世伟 张跃志)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官方微信——教育之弦!我们将竭力为您提供权威、有料、有趣的教育信息服务。

更多精彩请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心官网

网址:https://www.csdp.edu.cn

电话:010-66093417

传真:010-66093444

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