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年,韩愈54岁。韩愈表现强烈反对。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刚出生两个月时,娘死了,三岁时,爹没了。一个三岁的孩子,从小只得跟着哥嫂生活。12岁时,哥哥也病死了,长嫂如母,自幼缺失双亲的韩愈,精神上的终究是个孤儿,但在嫂嫂的温暖呵护下,生活清苦却不失坚毅品行。
懂事的韩愈,在嫂嫂的管教下,心性坚强,干什么都尽十二分的力气,读书更不用问。他明白自己能早早有出息,好报答苦命的嫂子。所以刚刚18岁的韩愈,就迈出家门,来到长安一边参加科考,一边打工糊口。
24岁的他,第4次走进考场,考中进士,但中了进士,但还要参加自主考试才能安排工作。没有工作的韩愈,心情和生活都十分窘迫,这时他的嫂子又死,只得回家为嫂子守孝。给嫂子守孝三周年过去,韩愈还是一个穷进士。
28岁的韩愈,还是无业游民,只身在洛阳大街上游荡。经董晋(节度使)推荐做了观察推官。工作刚刚稳定了三年,心中有点抱负正想施展。董晋死了,韩愈只得扶知遇之人灵枢送归故里。此时韩愈也因祸得福,他前脚刚走就爆发兵变,他躲过了一劫。
不久,韩愈很快又找了份差事。33岁的韩愈,同时,又参加吏部考试,终于通过了吏部考试。名严正顺地分配了国子监四门博士的职务。2年后,又升任监察御史。韩愈为官之初,操行坚定纯正,直爽坦率,心中从不畏惧,也不回避什么。
担任监察御史期间,正逢关中大旱,韩愈查访后得知,灾情严重,他的领导京兆尹李实,却谎报百姓安居乐业,粮食丰收。韩愈上疏《论天旱人饥状》,得到李实等人谗害被贬,一下发配到岭南。
唐宪宗即位后,韩愈获赦免,同时,奉召从岭南回长安。但以后的8年中,一年换一个岗位,不是自己想跳槽,是因为韩愈的才学高深,屡次遭大家的贬斥,一篇《进学解》就是他的心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后来,随征淮西的韩愈,出谋实施斩首计划,平定了淮西节度。被人说是赌来运气。韩愈写了篇劝降信,又搞定了王承宗,收回50年割据的淮西。大家不佩服,但唐宪宗肯定韩愈功劳并给升了官。考虑韩愈参加的平淮西,文字水平之高,《平淮西碑》这事让韩愈负责。
实话实说的韩愈写好并刻好碑文,李愬的媳妇是皇亲国戚,对韩愈所写的碑文大闹不爽,因没有体现老公李愬功劳。唐宪宗只得改掉韩愈的碑文。韩愈一个碑文都写不好,49岁的韩愈,才真正感到什么是窝囊的滋味!
面对沉沦官场,一生耿直的韩愈,伴着流逝的岁月,也没有消磨他的心性。819年,谏迎佛骨盛会的韩愈,极其辛辣递交《谏迎佛骨表》,迎佛骨盛会,要花费四万亿专项活动经费。韩愈表现强烈反对。直得不会拐弯的韩愈,一下惹恼唐宪宗,不是群臣的求情,可能他的命早已呜呼了! 51岁的韩愈只能卷着铺盖去潮州!
三年后,唐穆宗继位,韩愈被召回到京城。因为朝廷派到镇州的节度使,发生兵变被杀。这一棘手的问题,让韩愈去处理。韩愈不卑不亢的一番长谈,让王庭凑(节度使)心悦诚服,一场叛乱就这么消弭了。这一年,韩愈54岁。
过了2年,韩愈深感体力不支,请了病假回家休养。4个月后,韩愈病逝,终年56岁。著名作家潘向黎称: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韩愈刚直,人格伟岸,实为伟丈夫。”历经磨难,韩愈的初心不改,孤儿出身的硬汉,学不会把咽不下喉的吞入腹中,最终桀骜一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