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买车"已经不再是稀罕事,汽车已经从曾经奢侈品变成了一个日常的代步工具。但在买车时,国人似乎总有着奇奇怪怪的要求,甚至已经走进了很多误区,结果等到买车后才开始后悔,觉得这里不好那里也不好。所以今天,侦探就总结了买车时最常见的四大误区,看看你自己中招了没。

误区一:只买合资&只买国产

很多人买车总是非黑即白。比如认为德系车做工严谨,日系车省油但不安全,美系车操控好但油耗高……所以总是有人只准合资或是国产品牌就不会改变了。

诚然,每个品牌、车系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在市场细化的情况下,每款车都有自己的专长。所以没有必要认死理,觉得合资就一定完美或是国产就一定差,挑选车型时深入了解技术特点等方面,才能结合自己的需求去买车。

误区二:盲目跟风

跟风、从众是很多人都会有的心理,但在买车时可就不一定是好事了。比如别人买了一辆七座SUV说好,自己也去买了一台,结果别人经常大包小包塞满出行,而你的第三排却几乎没用过,空有一个车重大带来的高油耗。

再比如之前的CRV,刚上市时人人都说好,但是之后还是爆出了机油门的事件。所以,别人说好的车型不一定适合你,买车前请三思。

误区三:越大越好,比如SUV

很多人买车都追求"大",认为车大不管拉人拉货就都方便,最重要的是车越大会觉得有面子。

但侦探认为应该根据你自己的需求来。假如你还是单身,平时就是开着车跟朋友出去溜溜,或者只是正常上下班,越大的车意味着停车也没那么方便,油耗也可能更多。

误区四:买车总考虑卖车的事

保值率,可能是很多人拒绝某款车型时用的最多的理由。确实,保值率约高,月能在置换时卖个好价钱。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保值率并不是那么重要的。

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一辆车买回来并不一定能开两年就卖掉,而往往在5年左右时才会置换新车。而对于这样一个年份,对于多数品牌的二手车来说,保值率的差别已经被无限缩小、接近。反倒是仅仅为了保值率选了一辆不那么完美的车,就显得得不偿失了。

对国内消费者来说,买车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所以我们买车更需要谨慎,避开这些买车误区,才能选择一辆不会后悔的好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