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的横空出世,成就了近两日创投股的涨停狂潮,却也磕绊了一路向西的反攻之路。本就来之不易、道阻且艰,此时此刻更是人心惶惶,难道这小小的科创板真的值得为此担忧吗?

昨天就已经说过,这事儿对于短期市场来说必然会造成一定分化,可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画面,但整体影响并不大。

很多人所担心的资金分流只是一个伪命题,科创板的个人投资者门槛是50万元,相比新三板的500万确实大大降低,但A股市场上却有95%以上的个人账户资金都低于这一数量。

当然,部分机构投资者会分流部分资金向这一板块进军,但机构之间的夺食更加平稳,没有过多地非理性疯狂,掀不起多大风浪,充其量最终会是个新三板的翻版。

这一事件对于盘面的影响,近两日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创投板块的崛起乃至独角兽概念的蔓延都源于此;与此同时,次新股与壳资源的负面冲击同样惨烈。

而对于场外的投资者而言,一个是追高吃着怕烫;另一个是完全不敢去抢底吃,这个时候不如当个局外人,静观其变。也不要因踏空而心急,市场从来不缺机会,缺少的是等待一击必中的耐心。

今日各大指数小幅调整,盘面热点出现分化,但两市涨停家数多达70家,赚钱效应依旧,只是热点题材的轮动使得操作难度加大,一不留神可能就是来回被杀。那么,此时到底该如何去做?

首先,明确当前市场生态。大市为熊的格局并未改变,仍然只能算是阶段性的反攻,这一波春天能走多远还并不清楚,控制好风险为第一要务,总体仓位尽量放在七成以内,切忌满仓去赌。

其次,本轮反攻绝非一帆风顺。这一波的上涨源于政策面的持续推进,并非市场自发性的反攻行情,中途必然形成诸多阻力。大盘2700、2790两处的缺口都需要时间消化,因此必须得一步一步来。

然后,热点轮动效应混乱。既然由政策驱动的市场,场内热点自然跟随政策面而动,不论是之前的券商或者是此后的壳资源,乃至当前的创投概念以及独角兽,都是缘于政策面的刺激。但除非你有内幕,否则等你反应过来时,要么只能喝口汤,要么是帮忙去接盘。

最后,个股的选择以及短期高抛低吸的策略。当前仍然是以龙为首的择股方法,只是在选择题材龙头时与行业龙头的选择有所区别,也就是更多地依靠技术面选股而非基本面,尽量聚焦于盘子小、弹性好的早期龙头。

对于当前A股而言,这是一个好的时期,恒立实业的9连板带动了市场的投机热潮,迎来久违地吃饭行情;这是一个坏的阶段,政策面催化的热点轮动效应,致使后知后觉者,饱了眼福苦了贪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