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效应

Becoming

2018年11月4日下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和今日美术馆联合承办,以关注中国抽象艺术多媒介研究的展览“界面效应Becoming”于今日美术馆开幕。

嘉宾合影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处长刘冬妍女士,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副处长张苗苗女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谭平先生,北京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先生,展览项目主持、评议人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刘燕女士,以及展览评议人:《美术》杂志社副主编盛葳先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礼宾先生、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师周翊先生、今日美术馆展览及学术副馆长晏燕女士,艺术家冯良鸿先生,艺术家马可鲁先生,艺术家马树青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帆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孟禄丁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唐晖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教授彦风先生,墙艺术苏倩倩女士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陈锦潮《源》

邓悦君《呓语》

洪启乐《鳞》

闫博《无题》

杨熹《Untitled》

项目主持刘燕谈及此展览时说到:借用“界面效应Becoming”这个概念作为此次展览的主题,主要是基于引发对中国当代艺术现状极深研几的又一次思考,以及研究的可能性视角和空间。这个展览是在中国文化与旅游部大力支持下,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持续推动的:“中国当代艺术现状与生态研究”研究项目而形成。这个项目已经持续了三年,该研究项目以中国抽象艺术研究作为切入点,不仅仅是展览的形式,同时在展览的基础上征集、整理、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建构和完善数据库,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重要数据库。研究项目由中国抽象艺术研究作为切入点,在展览的基础上征集、整理、讨论的过程不断建构和完善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数据库,并持续形成相关的出版物。力求以多维度思维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状态和研究的可能性空间,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平台。2018年该项目以中国抽象艺术多媒介研究作为观察点,通过对中国抽象艺术发展的梳理,或者说中国当代艺术切片的呈现,以专注而又开放的视域来面对这个领域的现实状态和当下问题。

李涛《酋长》

刘文涛《无题》

李消非《Assembly Line-No.35》

任远《commit》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谭平在介绍此次展览时进一步指出:这个展览是已经持续推动了三年的研究项目,在整体学术脉络而言,涵盖了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家这个群体的创作状态,反映出中国抽象艺术现状的基本框架与样貌,为研究中国抽象艺术发展的历史和生态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与大量的资料。此次展览中青年一代艺术家的作品,涉及架上绘画、雕塑、装置和数字媒介等多媒介艺术领域。

唐骁《铁瘤》

谭天《Marianna Uutinen + Pat Steir + Jitish Kallat》

陶都罕《斐波那契坛城》

吴鼎

《only when people are ignorant about the reality can they reach him as infinitely close as possible》

吴梦诗《四个袋子》

这个展览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切片,是寻找恰当的观察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相遇,是站在国家这个平台上朴素的致力于建构学术研究日益崛起的中国视角与价值体系迈出的步伐。

杨心广《坏土2号》

张帆《急就章第五组之三》

张增增&未琢文化《造物》

周钦珊《我触摸到声音的骨头》

2

开幕现场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谭平先生致辞

谭平先生首先感谢文化与旅游部对该项目的支持,他表示此次展览重点关注青年抽象艺术家,最大的意义在于给予大家的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现象”,这和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的宗旨是一致的。希望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作为一个基础性的研究,给大家提供一些可能的线索。

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先生致辞

高鹏馆长讲到本次展览主要讨论了“抽象艺术和这个时代的关系是什么”及“这个时代抽象艺术应该如何发展”,新一代的年轻艺术家的抽象艺术作品从思想内容到媒介上都有了很多的创新。他代表今日美术馆预祝此次展览圆满成功,期待所有的参展艺术家越来越好,能够真正地被这个时代沉淀、记住。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刘燕女士致辞

刘燕女士对展览主题“界面效应Becoming"进行了阐释。21世纪以来,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和即时通讯几乎无处不在,拉平了艺术家看待世界的差异性,迫使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一种跨学科、跨文化、跨技术的特殊能量场域,艺术家在此始终处于内在不断生成的状态中,由此所产生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恰恰是一种激活的力量。因此,观察和研究艺术家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是贯穿整个展览和出版物的。

参展艺术家唐骁致辞

艺术家唐骁引用谭平先生的观点“今天的抽象已经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或流派,它是游历于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形态”,认为本次展览所呈现的是从不同的维度来探寻抽象的界面,寻找新的可能性,建构面向未来的认知方式。

参展艺术家周钦珊致辞

艺术家周钦珊表示,这个展览是一个抽象艺术的界面效应背后的思想与方法。希望我们这个展览在思想和方法维度上可以呈现给大家一些对抽象艺术更好、更清晰的理解。

本次展览的项目主持、评议人之一刘燕女士现场导览

3

展览链接

项目主持:刘燕

评议人:刘礼宾,刘燕,盛葳,晏燕、周翊

主办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承办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今日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 陈锦潮、陈彧凡、董大为、邓悦君、洪启乐、花形、李涛、刘文涛、梁远苇、李消非、马秋莎、任远、陶都罕、谭天、唐骁、吴梦诗、吴鼎、王智一、杨心广、杨熹、闫博、张帆、周钦珊、张增增&未琢文化

开幕时间:2018年11月4日下午3点

展期时间:2018年11月4日-11月27日(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北京今日美术馆3号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