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卢梭是自学成才的法国著名后印象派画家,他是在非议中成长起来的画家。他出生于法国西北部的拉瓦尔市,出身贫寒,小时候就开始跟着父亲一起做工,在40岁时,他还是一名海关哨卡收税员。卢梭的绘画道路上没有老师的指点,完全靠自己摸索学习,在退休前,他每周都会抽出一天时间到郊外或他的画室进行画画,朋友、同事、邻居、巴黎街市的小景都浮现在他的作品上。他曾在手记里写到:“除了自然以外,没有老师。”

由于没有钱上美术课,卢梭都是自己去卢浮宫研究他喜欢的艺术家的作品,通过仔细观察、查阅资料来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1844年,卢梭得到了官方许可,可以在卢浮宫、卢森堡、凡尔赛博物馆中临摹展出的作品。

1885年,40岁的卢梭从税卡退休后开始专职画画。也是在这一年,卢梭第一次公开参加展览,他的两幅作品遭到了刻薄的评价和侮辱性的对待,其中一幅被人用刀割破。即便这样,卢梭还是把所有的评价都收集起来,贴在他的剪贴本上。

从1886年起,卢梭开始整日埋头作画,在这一年的展览会上,卢梭用手推车载着《狂欢节之夜》等四幅作品穿过巴黎的街巷送到陈列场地,正式开启了他的画家生涯。

卢梭早期的作品多以巴黎风光和肖像为主,但一些植物题材的作品也体现出他对丛林的热爱之情。在《睡眠中的吉普赛女郎》中出现了迷人而奇妙的北非沙漠、狮子和熟睡的黑人组合,大胆的想象因为细节的处理产生了一定的真实感。

每年,卢梭都会在美术展览会上展示新的作品,他非常关注自己的作品,有时直到上展台的最后一刻他还在修改,这也是那些评论家们取笑他的原因,他们说这些画看起来像他闭着眼睛用脚画出来的。但卢梭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弄明白自己不懂的事情,他享受这个创作过程。

其实作为自学成才的画家,卢梭也在追求学院派的写实风格,但因为他强烈又敏感的主观意识,往往最终屈服于内心的召唤。

61岁时,卢梭依然一贫如洗,他的家是一个破旧的小画室,一锅炖肉能够吃上一星期。但他每天依旧快乐的描绘着怡人的丛林景色,也依旧希望获得好评,却一再地被评论家们否定,曾有一个评论家说:“只有洞穴里的人才能欣赏得了他的画”。

在卢梭已经年老时,终于获得了新一代年轻艺术家们的认可。他们同他交朋友,欣赏他的作品。这不仅因为人们钦佩他的天赋和对待批评的虚心态度,也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他富有童真的想象力也在他的晚年达到了高潮,他的代表作有:《村中散步》、《税卡》、《战争》、《睡眠中的吉普赛女郎》、《自画像》、《乡村婚礼》、《抱木偶的女孩》、《梦》等等。他用纯真无暇的眼睛观察和感受着生活的真谛。

1908年,毕加索为卢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这预示着巴黎前卫艺术界对卢梭的肯定。然而1910年,卢梭因病去世,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卢梭成为了新一代艺术家和批评家心目中的名人。

微信关注【慧画网】,获取素材链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