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的话:

  或美丽、或忧伤、或惆怅......

  故乡是每一个游子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印记。

  当美丽的故乡容颜不再,当儿时的美好记忆渐渐永远消失。故乡,每一个身在他乡的游子的回眸是那么惆怅和忧伤,带给他们的是阵阵心痛。

  下边这一片文章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李口镇张南村一个奋斗在他乡的游子回乡后看到郏县环境的恶化写的,文章的题目是小编改的。他笔下的故乡变化相信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因为,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的确在很多地方破坏了青山绿水。

  平顶山北部的郏县李口镇坐落着一个美丽的村庄张南村,这里,是西汉留候张良故里。历史悠远,建筑精美,传说神奇。世代耕读相继,纯朴民风固守,这些美好,都在印证着这个村子的地杰与人灵。

  湛蓝天空下,大山怀抱里,有一条发源于凤凰山唤做芝河的溪流,曲折蜿蜒,环绕张店村后,一路向北,注入郏县的母亲河—北汝河。这条淙淙流淌的溪流,滋润了周边的沃野,生长了众多鱼虾,哺育了世代村民。水草在河底招摇,俊鸟在河谷啁啾,杨柳在岸边轻舞。劳作一天的留候后人,渴了捧起河水畅饮,累了在河边小憩,热了在河里游泳,闲了在水边嬉戏。淘米洗菜都在这里。静谧安然的自然环境,世系分明的家族传承,犹如世外桃源。这样美好的所在,在十多年前,竟因市内一大企业排放的废弃物—粉煤灰,使一切都改变了原有的模样。

  那些粉煤灰,原本不应与这里有交集。一大型国企,征收了距此村庄3公里外近千亩的一座水库,做为粉煤灰的堆放场地。粉煤灰场,通过了国家的环评,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验收,有了写在纸上的防渗防泄措施,有最完善的监督检查执法队伍,有一次次的检查记录,有一次次的村民反映的各级答复,即便城墙失火,也不应该殃及这方池鱼。可是,竟因芝河与上游水库属同一发源地,肆虐的粉煤灰,冲出上游的水库,不顾沿途的崎岖,汇聚到了张南村的芝河里。

  汹涌的粉煤灰,在风起的日子,如白色的云雾遮天蔽日,在下雨的日子,混浊一如稠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河床不断被浸蚀抬高,周边的山林田地数度被弥漫,鱼虾泥鳅螃蟹失却了它们的家园,河畔的杨柳,尽管根系漫延,但在粗暴的清於中,根须不断的被切断裸露,有的柳树,因须断根折,无力抗拒风霜雨雪,只有倒地气绝。有一村民,沿着河岸种了300多株杨树,最终只有五棵因长在较高的地方得以存活。

  晚秋时节,斜阳如血,透过树木的枯枝,映在芝河仅有的水面上,似在挽留一抹曾经的清澈。

  芝河早已不复流动,村民的心却在淌血。他们一个个在为生存忧心,一个个在呼唤曾有的绿水游鱼。因自家打的井水早已无法饮用,村中地下深井抽出的自来水也只能洗衣洗菜,他们吃水要用塑料壶到几里地外的山上去背。为了吃水的安全,为了煤灰不再飞扬,村民拉土覆盖,多级反映,但是,一次次,却得不到明确的回复。有位年已八旬的张良69世孙,曾和村民一道到镇上多次反映情况,现在,只能将问题解决的希望寄于年轻的后人。

  一页页翻过不同部门给出的水质检测报告,那些合格的数据,完美得可以与矿泉水媲美。这些合格的水,村民为什么不能饮用?烧开后,水底是沉渣,水面是漂浮物。这些水,也许符合了国家的水质标准,但符合标准的水,就一定不是污染的水吗?检测数值达到了合格的标准,但极度地破坏了周边的环境,灭绝了生物的活动,这样的合格,意义何在?

  虽然不是生活在留候故里的乡民,看着他们生活的环境,听着他们愤慨的诉说,也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愤怒。感谢许多为了留候故里的生态环境奔走呼吁的同路人,我坚信,我们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芝河的水会再清,芝河上空的天会更蓝。留候故里,会让远方的游子永记最美的乡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