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1949年)国之初立,物力维艰, 百废待兴。另一方面,国事焕然一新,数十年忧时郑重之心情,顿然冰释。宾翁的意绪极为畅快愉悦,创作著述尤勤奋不少息,以四尺对开的四幅条屏作一堂《山水四绝》,在其艺术生涯中无疑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和里程碑的地位。

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11月20日(星期二) 晚上 6:30

嘉德艺术中心拍卖厅 A厅

黄宾虹 1949年像

黄宾虹(1865-1955) 山水四绝 镜心 设色纸本

己丑(1949年)作 143.5×47 cm(每幅)

钤印:黄宾虹(四次)、朴存(四次)、冰上鸿飞馆(四次)

题识:

(一)燕都西郊玉须弥寺下智能海途中所见,图此。宾翁,时年八十又六,己丑。

(二)渝州佛图关林壑郁茂,岩壁峭峻,下瞰江流如带,如巴字形。八十六叟宾公写。

(三)泰山观日出处北望诸峰。以赵沤波意写之。己丑,宾翁。

(四)冷泉亭溪涧清漪,峰峦回抱,最宜于春日花明柳暗中,维先生吟坛属正。己丑,宾虹时客武林西湖纪游作。

展览:“迁想妙得—中国近现代书画撷萃”,国父纪念馆,2014年12月20日至2015年1月20日。

出版:

1.《嘉德二十年精品录·近当代书画卷一》,第512-513页,故宫出版社,2014年版。

2.《迁想妙得—中国近现代书画撷萃》,图编8,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台北),2014年版。

3.《鸣远堂珍藏二十世纪名家书画》,第78-80页,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2015年版。

来源:中国嘉德2009秋季拍卖会,第876号拍品。

山水四屏之最

“宾老布衣布袜,头部虽瘦小,而双目炯炯有神,如使之策杖徐步,戴上一个枣红风兜,将疑似宋元山水画中的人物脱幅而出,其古朴可知矣。”潘天寿亦云其“山水气象,淋漓中见丰泽之气,荒寒中见苍茫之致。清灵俊爽,野逸生动,满纸疏秀萧远之致,想解放后精神焕发,兴会不浅,故著之楮墨,别呈奇趣,此老人寿考之徵也。”

1949年,黄宾虹时年86岁,居于杭州西湖棲霞岭19号。本年5月3日,杭州解放,宾翁随后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推为杭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迎来了晚年荣誉的高峰。八月间,宾翁被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续聘为教授。其时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成立,被选为委员,并聘为全国第一届美术展览会审查委员,兼任北京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此际,刘作筹亦醵资为其刊印画集,在艺术创作上老树逢春,焕发出勃勃生机。

武林冷泉亭

黄宾虹在85岁以后形成了生命能量爆发与创作上的井喷。关于这一点,王鲁湘总结道:60岁以前漫长学习传统,新安画派疏淡清逸的画风以其影响终生。章法多从古人,皴法多为披麻,用力于“笔笔分明”。60岁以后,开始由“白宾虹”逐渐向“黑宾虹”过渡。1928年,65岁的黄宾虹首游桂、粤,画了大量写生作品,自此从古人粉本中脱跳出来,以真山水为范本,能以过去多年“钩古画法”的经验,创作大量写生山水。

69岁至70岁的巴蜀之游,是他绘画上产生飞跃的契机。巴蜀山水奇、险、幽、秀,合浑厚与华滋而成美学上自觉之追求。后上北平,将历年游历之写生稿近万纸带在身边,全力以赴进行创作,并形成自家面目。

在北平的十一年间,完成向“黑宾虹”的纯熟转变。黑、密、厚、重基本面目已然确立。又进行“水墨丹青合体”试验,用点染法将石色的朱砂、石青、石绿厚厚点染到黑密的水墨之中,形成“丹青隐墨、墨隐丹青”的面貌,这也是黄宾虹受印象派启发,将中国山水画两大体系(水墨与青绿)进行融合的一大创举。归南归杭后的作品,除沿续北平业已成熟的“浑厚华滋”画风外,较有特色的新因素即是看到良渚出土的夏玉而悟墨法,在墨和水的交融上做了很多成功的探索。

85岁南归后,于墨法上力争上游,将金石的铿锵与夏玉的斑驳融为一体,画面的朦胧融洽更接近江面山水的韵致,笔与墨一片化机。这一时期,潘天寿言其“绘事更深入于实中运虚,虚中运实、平中运奇、奇中运平之章法,以浓墨破淡,以淡墨破浓,写其游历之晓山、晚山、夜山与雨后初晴之阴山,每使满纸乌黑如旧拓三老碑版,不堪向迩;然远视之,则峰峦阴翳,林木蓊郁,淋漓磅礴,绚烂纷披,层次分明,万象毕现,只觉青翠与遥天相接,水光与云气交辉,杳然深远,无所抵止。”

泰山观日

本年二月间,张书旂回国至杭州,拟在国外举办中国近代画展。在返美前,他向宾翁徵求展品,记录道:“宾老寿已八十又六,真到了古稀之年,按理早该颐养天和,善保福躬了,而他依然不废丹铅,未辍笔砚,依然伏于古纸堆中,整理残业,发掘新义,矻矻终日,未尝以老以衰‘脱离岗位’、‘退出阵线’。”“宾老布衣布袜,头部虽瘦小,而双目炯炯有神,如使之策杖徐步,戴上一个枣红风兜,将疑似宋元山水画中的人物脱幅而出,其古朴可知矣。”潘天寿亦云其“山水气象,淋漓中见丰泽之气,荒寒中见苍茫之致。清灵俊爽,野逸生动,满纸疏秀萧远之致,想解放后精神焕发,兴会不浅,故著之楮墨,别呈奇趣,此老人寿考之徵也。”古稀之年的宾翁容光焕发,仙风道骨,创作精力饱满而旺盛。

渝州佛图关

黄宾虹平生喜游历,北至齐鲁燕赵,南至闽粤香岛,西至川蜀,中至荆楚以及江浙之天台、雁荡、白鹤、九华、虞山、天目等诸名胜,无不踏遍其足迹。其曾八上黄岳,犹感未能厌足,年近九十,定居西子湖畔,仍不时登栖霞,上葛岭,以勾画稿,步履轻健,毕生所得画稿不下万纸,然如《山水四绝》一般,将南北四方景致俱收于笔底,在宾翁作品中是难得一见的。一幅是燕郊西山须弥寺景色,智慧海所悟,温润秀雅;一幅表现巴蜀佛图关“林壑郁茂”,于天险之上“凭眺古渝州”,境界深幽;一幅于泰山日观峰,北望云海日出,峰峦开合,云树掩映;一幅于西湖灵隐冷泉亭中赏峰峦回抱,溪山无尽,各显其妙。

燕都智慧海

如果说宾翁山水早期得宋人山水严谨作风的熏陶,致力于营造出宏伟的境界和“沉雄浑厚”的笔墨结构。八十以后,笔墨更为简化,风格愈加粗放,一些所谓师造化的写生,并不是以表现真实的地理特征为旨,而是以各种探索性的笔法写“胸中丘壑”。其着力于笔墨与丘壑并胜的“不似之似”,于山水神韵上力争上游,不仅笔精墨妙,而且深得山川悠远深邃之气韵,成就千古少见的大气象。其曾言:“笔法是骨,墨法肌肉,设色皮肤耳。骨法构造虽有不同,骨肉停匀,方为合法。”又说“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

《山水四绝》正是借赵孟頫笔法,既见笔致又见墨韵的一件规模之制。黄宾虹山水,一生钟情董(源)、巨(然),又广收博采于范(宽)、米(芾、友仁)及元明诸家,兼综并蓄,旁收博采,取神遗貌,不斤斤于形迹间。谓“以赵沤波意写之”,却并不见多少赵氏痕迹。但其秀雅温婉的气息,却多少透露了黄氏对赵氏画作的心仪之意。

黄宾虹《山水四绝》局部

文化积淀与胸中丘壑

“他称之为“内美”的东西,简而言之,是中华文化的历史沉厚感,是一种凭籍金石、书法的质朴书写所传达的民族气质。”

黄宾虹以毕生之文化积淀与多年之“看山深入骨髓”而后悟化山水精神,得“浑厚华滋”之旨,又经常研究古人之“钩古”实践,终成山水大成气象。潘天寿谓之“先生习画之步骤,先从法则,次求意境,三求神韵,习法则:须从严处入,繁处入,密处入,实处入,道古循今,极力锻炼,入而能出,然后求脱。求意境:须从高处入,大处入,深处入,厚处入,要窥见古人之深心,使意与法会,景随情生,而得圆融无碍之妙谛。求神韵:要从读万卷书入,行万里路入,养吾浩然之气入。

在元气混茫间,纯任一片天机,冥心玄化,自然神情气韵都来腕底。然画事除接受传统技法外,尚须以自己之心性体貌,融会贯通于手中,深入自然,会心自然,并以手中技法,写我游观中所得之自然。诚如张文通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者也。”笔墨之抽象与状物之传神韵相合,因而兼备宋画之法与元画之气,法备气至,风格沉厚而空灵。此种山水境界,非文化修养与生命体悟至深不可得。

宾翁南归后作《富春江》

黄宾虹之画超拔于同时代人之上,不以外表的修洁艳丽讨好世人,而追求内在的山水之美。他称之为“内美”的东西,简而言之,是中华文化的历史沉厚感,是一种凭籍金石、书法的质朴书写所传达的民族气质。“力挽万牛要健笔,所以浑厚能华滋。粗而不犷细不纤,优入唐宋元之师。”宾翁本其深沉之心得,以治病救人之道引吭高呼,披荆斩棘,导河归海。“为吾国画学之中兴,迭见书写于诸绘画论著中,为后学指针。”这与他“做人要有人格本钱”的风格全相吻合。

他曾在本年对答张书旂道:“中国正在大破坏中,一切落后,无一可与他人对垒,如果硬要拉出一点东西来装装体面,不以自诩而贻讥大方的话,那末只有我们这一班好弄笔头的穷朋友,还可以拿出一鳞半爪,到世界文化市场上去和人估估价值,称称斤两,我希望你在这方面有勇气干下去,虽然不一定能够立时换得外汇,但在炮火声中,光刀影里,血泊堆上,犹不失为一剂使你头脑稍感清新的凉爽。”这种桀骜不驯的风骨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年谱》记其此时虽经济拮据,生活所迫到要动用古物易米地步,然某显贵以巨金索画,却仍被宾翁坚辞。记为“狷介之风,不让云林专美于前矣。”

宾翁三十年代作《蜀游山水》

此四屏《山水四绝》,正是黄宾虹山水的晚年精绝之作。真力弥漫,墨彩生动,意境深远。其用笔繁而不腻,变化多端,枯湿顿挫,笔锋触纸,密实而凝重,即使是最细微的笔触,也像是“铁划银勾”,不可移易。构图满而不塞,留白布虚上暗合太极阴阳之理,中间留白布虚之三角形、之字形,无不尽显虚实相生之妙,可以深切具体地领会黄宾虹特有的虚实相生的画理画趣。设色淡而见秾,山峦林木俨然,层峦茂树,佳山胜水,满纸生动,气息难得的厚重而寓空灵。

“宾翁四屏难得一露真容,而如此规模巨帙更为罕见。《山水四绝》与新中国共历沧桑近七十年,依旧保存完好,品相无虞,堪为黄宾虹晚年山水扛鼎力作。”

对于黄宾虹八十六岁所制《山水四绝》,早在2009年,这套四屏就以1232万元的高价通过中国嘉德释出,彼时黄宾虹书画的价格还处于市场洼地。

黄宾虹《山水四绝》局部

黄宾虹山水四屏的形式多于早年临古时期而作,至中壮年已不再多作。年届八十六岁时,四屏组画更是几近于无。梅墨生言:“黄宾虹在六十至七十余岁期间曾作过不少细笔山水,且多小青绿设色,殊受市场追捧。居京后特别是八十余岁后甚少作细笔山水。”“这件平心静气之作,是黄宾虹成熟期的平正平实类画风,不但尺幅在其作品中也属少见的大,题材上又如此用心营构,且压脚全钤上了‘冰上鸿飞馆’这件只有得意之作始用的闲章,配字工稳古雅,线条遒韧清刚。足见老画家对此四屏的满意之一斑。”

黄宾虹《山水四绝》局部

综观近年来黄宾虹四屏的市场表现和成交情况,市场中出现四屏形质极其少见,创作于晚年风格成熟期、以南北四方景致为题、布局又如此精致满密的更为罕有,甫经出现便引发追捧。

回顾往期拍卖历程,黄宾虹拍卖纪录的前三名一直由中国嘉德缔造并保持。宾翁四屏难得一露真容,而如此规模巨帙更为罕见。《山水四绝》与新中国共历沧桑近七十年,依旧保存完好,品相无虞,堪为黄宾虹晚年山水扛鼎力作。

黄山汤口 171×96 cm

RMB:345,000,000

南高峰小景 177.5×74 cm

RMB:62,675,000

高阁清话 45×126 cm

RMB:56,350,000

山川卧游卷 40.5×305 cm

RMB:52,900,000

西泠山水 74.5×48.5 cm

RMB:44,275,000

挹翠阁落成志庆图 127×47.5 cm

RMB:33,678,670

中国嘉德2018秋季拍卖会

预展 Preview

11/17-11/19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拍卖 Auctions

11/20-11/24

嘉德艺术中心

往期佳文回顾

揭秘「中国式拍卖」25年连载二 | 《盗墓笔记》外传

预展 | 北京匡时秋拍:What!“江湖”竟没有你的传说 ?

预展 | 北京银座2018秋拍小观斋专场——陆俨少《出工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