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世族争权导致北魏太武帝“灭佛”,道教为求平安反对杀生

(1)道教首领寇谦之反对灭佛

“饱暖思淫欲”,再加上我们上面说到的统治阶层内部心理其实也是紧张的,因此,“男女之事”就比较复杂。某些佛教徒也借着机会参与其中。当时,北魏皇族和鲜卑贵族中有些人已经信奉“儒家思想”,或者受其影响,因此,对这些事情更加愤怒。为此,太武帝本身对佛教就有些个人厌恶。

随着拓跋焘对佛教地打压,佛教徒、佛教支持者便有反抗之心。444年,拓跋焘开始对佛教进行严厉批评。446年更是决定灭佛。

对于太武帝灭佛,崔浩一直是支持的。

但对于崔浩的做法,当时的道教首领寇谦之却比较反对。

寇谦之认为:既然道教已经势力居主,做事情就该留有余地。道家老子西去化佛,佛道本为一家,不应该对佛教徒斩尽杀绝。

因此,在规劝崔浩的同时,他也就尽可能的保护佛教徒。由此,使得支持佛教的太子拓跋晃对道教的痛恨转化为对崔浩的痛恨。

(2)崔浩以世族势力大力支持“高门贵族”,引起拓跋氏贵族愤恨,因写“史书”而灭族

崔浩力主“灭佛”后,彻底掌握了行政权力开始治理国家。此时“以道家夺权”的目的已经达到,那么就该按照“儒家治国”了。

《孝文帝出行图》

崔浩按照汉人传统的“世族等级”将官场进行等级划分并以此安排职位。同时,他也有意重新排列“世族的等级”,将崔氏提升。由此,这必然会伤害到另外一部分世族的利益。更为严重的是,他也伤害到了鲜卑贵族的权力。

要知道,拓跋氏贵族本身没有汉人的传统世族。那么,按照“世族等级”该如何安排呢?在崔浩的“世族等级”安排下,他们又位于何处?

因此,在太子拓跋晃地率领下对崔浩势力进行攻伐。

最终,崔浩自己把自己玩死了。其根本原因就在,太武帝时期的“汉化”并不深,相对于其玄孙孝文帝(477—491在位,467年生,太武帝亡于452)来说差距很远,即使孝文帝改革时期,鲜卑内部的反对势力仍然非常强大,更遑论太武帝时期。因此,崔浩既得罪了本民族内部的部分世族,又引发鲜卑贵族地愤怒,更危险的是他还惹怒了太武帝。

原来,在撰写“北魏国史”中,崔浩要求按照真实的历史去写不用隐晦隐瞒、妙笔生活。写完后,他竟然把这本书刻成碑刻供世人观看。

在这部史书中,有许多鲜卑拓跋氏历史上的一些“黑史”。在历史中,因为没有受到“汉化”思想影响,他们觉得无所谓。但太武帝时期,汉人的一些传统观念对其已经有了影响,至少觉得不是什么值得宣扬的事情。因此,太武帝非常愤怒。

太武帝拓跋焘的主要思想是把这本正史教给子孙学习,可崔浩的行为极为不妥,其思想完全可以被认为是故意抹黑皇族,那么更远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想改朝换代!

因此,拓跋焘对崔氏、卢氏、郭氏、柳氏四大世族进行“灭族”。

未完待续,详见下文“太武帝和周武宗灭佛后禅宗崛起,中国化是外来思想的必然”。

世族争权导致北魏太武帝“灭佛”,道教为求平安反对杀生

中国慈善事业是因佛教传入后方才兴起,大慈大悲活菩萨!

嘉靖为何要力保反明的白莲教教首?对文臣大砍大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