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永陵博物馆供图)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1日讯(记者 李慧颖)今(1)日,“全国五代十国文物信息交流论坛”在成都永陵博物馆举行。这是国内以五代十国文物遗存管理单位为主要对象而组织的论坛交流活动,旨在与国内五代十国相关领域机构进行信息共享,在交流学习中增进联系与沟通。

继2017年广州“五代十国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之后,此次活动邀请了内蒙古、河南、山西、陕西、湖南、江苏、浙江、广东等国内数十家文博机构、高校专家学者汇聚成都永陵博物馆,进一步探讨五代十国文物研究保护、展示利用等理论和实践问题。

去年,成都永陵博物馆正式启动全国五代十国历史遗存调查工作。一年之内,先后前往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辽宁、湖北、湖南以及内蒙古自治区24个地市现场考察五代十国重要墓葬遗存37处。并将此次遗迹调查的阶段性成果整理成《五代十国历史与遗存》一书,年内即将出版。这次调查工作得到了各地有关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大家纷纷表示应该加强彼此间的学术交流与沟通,通过互通有无、联合办展等多种形式,贯彻落实“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将五代十国这段承唐启宋的历史更加生动直观的呈现给公众。

在本次“全国五代十国文物信息交流论坛”上,参会嘉宾依次发言,展示了各自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洛阳博物馆为大家带来的《洛阳博物馆馆藏五代文物》主题发言,使人们认识到五代中原文物的特点;沂州市文物管理处深入介绍李克用墓规制及随葬物,给我们展示了第一手的文物资料;赤峰市博物馆则对后唐德妃墓的文物进行研究探讨;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则对太原地区五代时期墓葬进行综合研究,是区域研究的重要成果;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对后周四座皇陵进行了详细介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详细分析介绍了五代南汉文物史迹;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南唐二陵的保护与管理现状与大家做了分享;扬州市博物馆对馆藏浔阳公主墓出土的五代文物进行介绍;杭州市临安区博物馆则将近期吴越国内“一城三陵”的考古新发现进行详尽介绍;陕西师范大学专家对新出五代党项碑志现状进行梳理,使大家对目前研究状况有了清晰的认识;衡阳市文物局阐述五代楚王马殷对衡阳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宝鸡市大唐秦王岭文物管理所对李茂贞夫妇墓出土文物进行一一解读;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就冯晖墓发掘及出土文物做系统介绍;此外,本次论坛特邀孟知祥墓发掘参与者讲述孟知祥和陵发掘经过以及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赵廷隐墓发掘和出土文物相关情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