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小满

不久前有网友晒出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个蓬头垢面的男子在接头卖唱乞讨,周围观众寥寥无几。

该男子拿着乞讨的小碗上街走向人群,人群依然纷纷不予理睬。

人们全然不知,从他们身边擦肩而过的,是演员董成鹏。

董成鹏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大鹏。

大鹏之所以如此出现在街头,是在为了新作《受益人》体验生活。

在曝光的预告片中,大鹏抛下了固有的自我形象。

就像他体验生活时路人的反应,许多镜头如果不仔细去看,很难认出那是大鹏。

大鹏扮演一个网管兼职代驾的角色,以一种颓丧落魄的形象示人。

在举手投足间,体现人物的丰富状态。

他一会儿梳着油腻的中分,一会儿留起垂落的刘海,生动展现着人物内心的无力感。

作为东北人的大鹏,在电影中说着一口重庆话,突出人物滑稽感的同时,也增加了戏剧的张力。

他所饰演的角色也是丰富多变的,既有心怀鬼胎的惴惴不安,也有被打动后的真情流露。

他的眼里全是戏,被人骂“一辈子出不了头”,他低头躲避视线,尽是唯唯诺诺的卑微;

在婚礼上甜言蜜语时,眯成缝的眼睛中又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看到扮演自己妻子的柳岩为了赚奖励而吃辣椒,大鹏抓住路人的手说:“这是我老婆。”从他的眼里分明能够看出心痛和委屈。

那种别扭和挣扎,以及人性中未固有的良知,被大鹏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显得复杂而真实。

从大鹏的表演中不难看出他的演技与用心,在举手投足间,体现着小人物艰难与希望并存的丰富状态,也展现着电影不俗的观赏性。

大鹏的努力与表现有目共睹,在路演中观看过电影后的观众纷纷对大鹏给予好评。

有人说大鹏拼了,有人说这是他“脱俗”的里程碑。

甚至有人说,如此精彩的表演,一度让人怀疑这是否是大鹏。

大鹏的拼命与忘我,体现着他作为演员的品格。

但对于大鹏来说,与其说他演活了一个市井小人物,其实更像是他对过往的一次回溯。

因为在成名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鹏一直经历着类似电影中的无助与窘迫。

与电影中的“颓”变相对应的,是大鹏从普通人到明星再到演员的一次次“蜕”变。

正是凭着自己的不屈和执着,他最终将那些灰暗的日子,活成了不停歇的希望,变成了大鹏式的欢笑。

大鹏自己的人生,比电影还要坎坷艰难。

就像《受益人》中的一句台词,“遭了蛮多罪,上了蛮多当。”

1982年,大鹏出生在中朝边境的小县城集安。

县城很小,城里的每一个人几乎都互相认识。

小城里长大的大鹏有着不小的梦想。

十一岁那年听到《同桌的你》后,他迷上了吉他和音乐。

后来他听Beyond的歌入了迷,便想要成为摇滚乐队的主唱歌手。

大鹏在《百变大咖秀》上模仿过黄家驹。

大鹏的母亲是当地有名的评剧演员,她并不支持大鹏的梦想,因为她认为大鹏无法靠唱歌走出集安狭小的天地。

但好在大鹏在学校表现不错,总是能用优异的成绩换来唱歌的自由。

几年之后,大鹏背着一把吉他,一路靠着卖唱从集安走到大连,想要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走出大连火车站,大鹏看见马路对面有一座高楼,他清楚地记得那天大雾弥漫,高楼一眼望不到顶。

他在马路边盯着大楼呆立许久,那是他第一次知道,世界原来可以是这个样子。

进入大学后,大鹏在互联网中认识了一群喜欢唱歌的朋友,有网友告诉大鹏北京的唱片公司在招新人,他去没准能成名。

按照常理,大鹏毕业后应该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

他在建筑学院的成绩原本不错,还没毕业,就有不少公司向他递去了橄榄枝。

但网友的消息点燃了大鹏内心的那团火,他联系到那家公司,对方要价二十七万。

大鹏的父母拿出几乎所有积蓄,凑了三万八千块钱交给唱片公司,从此再无回音。

单纯的大鹏以为唱片公司只是暂时陷入了困境,他相信对方情况好转后会联系他。

因为被告知公司的总部在北京,大鹏便前往北京北漂,等待着唱片公司的召唤,也由此改变了他生活的走向。

充满机会和挑战的北京,对大鹏来说犹如巨大的迷宫。

他去后海酒吧向老板自荐做一名驻唱歌手,老板以长相不摇滚为由将他拒之门外。

他去面试广播主持人,因没有英语四级证书被拒。

后来终于在搜狐找到一份实习编辑的工作,每个月房租要花掉他大半工资。

房子空间狭小,就像《受益人》中柳岩的住所,拉开遮挡的幕布,身后就是一张小床。

即便如此,大鹏有时还要加班到凌晨两点,连回家睡觉的机会都没有。

大鹏在城市之中奔波,但北京城似乎没有属于他的天地。

他和网友聊天时说自己没吃过哈根达斯,引得对方嘲笑。

他第二天去买了哈根达斯,将附赠的一张面巾纸夹在日记本里,那是他在北京生活过的证明。

作为网络编辑,大鹏的工作内容本来很简单,通常是复制粘贴网络上的内容即可。

但大鹏想要有突破,他把文章修改精编,更换图片,上交给主编后,却被大骂一通;

他在综艺节目《明星在线》中做嘉宾,后来节目更换了导演,导演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换掉大鹏,因为大鹏的形象不符合播出标准;

他在电影《海洋天堂》中有不到五秒的镜头,之所以能参演,是因为他身高不算高,在镜头中不会抢了主角的戏;

有一次大鹏在舞台上准备录制节目,演播厅中吊威亚的巨大铁架突然倒塌,大鹏差点就被铁架砸中丢了性命。

台下的工作人员吓得大惊失色,大鹏却笑着说没事就好,这是大鹏面对生活一贯的态度。

成名后回忆起往事,大鹏说:“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我都觉得那个时候是特别满意的。”

能够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在这些事中尽可能的贡献力量,对于大鹏来说,这其中的快乐远远大于痛苦。

正是在热爱和满足中,大鹏策划了节目《大鹏嘚吧嘚》。

他一人负责撰稿、主持、剪辑以及推广,祖师爷不赏饭吃,就只能自己用双手挣一碗饭来。

大鹏在节目中用插科打诨的方式点评八卦和时事。

由于接地气的形象,观众把大鹏看作普通人中的一份子,对他多了一些亲切和宽容。

节目渐渐走红,大鹏即将迎来属于他的时代。

大鹏的脱口秀节目《大鹏嘚吧嘚》

2012年10月9日,大鹏发了一条微博:“我可能马上就要火了。”

第二天《屌丝男士》播出,单日点击量超过一千万次,第一、二季的点击量超过七亿,创下多项纪录,大鹏一夜成名。

此后他走在街上,认出他来的人越来越多。

许多人都远远指着他说,他就是那个“屌丝”。

这个词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了他的代名词。

在自己自传的签售会上,有人对大鹏大喊:

“大鹏,你现在要猥琐一点,这样不像你”!

2014年春晚,大鹏和蔡明、华少、岳云鹏一起出演小品。

节目审核时,表演完毕的四人被依次作了点评。

轮到点评大鹏时,问了一句:“你是谁?”

身后的工作人员赶忙解释,点评人“哦”了一声后没再说话。

似乎大鹏真的成了“屌丝”式的小人物,但他不愿如此看待自己,因为那样的话,就真的太“屌丝”了。

于是他拍了电影《煎饼侠》,电影的第一句台词就是:“你觉得我像个屌丝吗?”

他在电影中回答:“我不想只做个屌丝。”

但现实不会因为他的想法而轻易改变。

筹备《煎饼侠》时,大鹏厚着脸皮去邀请了不少明星,被拒绝的时候占大多数。

《煎饼侠》里出现了二十余位明星,大鹏却说

“观众看到了多少明星出演,自己当初就受了别人多少次拒绝”。

风光的背后,是大鹏在冷眼中付出的坚决。

在沉浮了二十多年后,大鹏没有忘记他的梦想。

《煎饼侠》超过十亿的票房,把大鹏送入了国内顶级喜剧演员的行列,他的标签也从“屌丝”变成了笑星。

他的每一条社交动态,无论内容是什么,系统总会自动加上“当红笑星动态追踪”的标签。

外界在定义大鹏,大鹏也在寻找自己的定义。

几经筹备后,大鹏拍了电影《缝纫机乐队》,以在电影中以乐队经纪人的身份,帮助别人实现曾经无人帮他实现的梦想。

电影结尾他请出了叶世荣和黄贯中,唱了那首经典的《不再犹豫》。

歌词中唱着:“只想靠两手,向理想挥手。”

这或许就是大鹏那时最真切的心声。

结束完《缝纫机乐队》的工作后,大鹏突然远离了镜头两年。

他说:“我觉得自己像一瓶水,过去的十几年一直在往外倒,我发现好像要倒空了。”

这种空杯的状态让他有了空杯的心态,离开公众视线的大鹏,选择不断充实自我。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缺哪儿补哪儿。

好不容易在时代的浪潮下浮出水面,他不愿再被淹没。

2018年11月,由大鹏执导的短片《吉祥》拿下最佳剧情短片奖。

获奖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但从拍网络短片到获奖,大鹏用了整整十四年。

十四年弹指一挥间,长成了一个时代的巨变,短成了一个人不变的梦想。

大鹏在一次观影会的采访中遇到过一位观众,那位观众接过话筒后给大鹏诚恳道歉,她就是当年向大鹏推荐唱片公司的网友。

那位网友当年也是好意为之,在知道大鹏因自己的推荐而受骗之后,心怀内疚生活了许多年。

大鹏自己却觉得十分奇妙。

他感谢那位网友说,如果当初不是她的推荐,自己就不会去到北京,也就不会有此后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

生活就是这样,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明确地走向何处。

也正是这种未知,使生活蕴藏了无限可能,赋予人生无限魅力。

但有些事是不变的,大鹏当年夹在日记本里的纸巾,如今还安稳地停留在原处。

曾经它象征着身份的证明,如今它是大鹏与生活过招的底气。

就像大鹏在《受益人》中诱导柳岩签下的保单,不堪的举措之下,是他生活下去的希望。

成名后的大鹏在接受的鲁豫采访时,被鲁豫评为“不再是绝大多数人中的一份子”。

大鹏斩钉截铁的回答:“我还是。”

这或许就是他在《受益人》中重拾普通人身份的原因。

大鹏想用自己的演绎让更多人感受到,在平实又暗流涌动的生活中保留一份不变的底气,便能在未知中找到人生的光明。

这是大鹏一路以来的感受,更是他所创造的笑声之外,更值得被人们记住的东西。

就像他在一次获奖感言中说的一句话,他说:“大鹏能做到的,别人也能做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