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县

遂溪县,广东省湛江市辖县,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上,西临北部湾,东临湛江港湾。这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醒狮之乡”、”中国第一甜县”及粤西“红色革命老区”所在地。 [1]

遂溪县鲤鱼墩贝丘遗址是距今7000—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居住遗址,是雷州半岛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方,称为“雷州半岛第一村”。遂溪县历来都是雷州半岛北部经济贸易的繁华集市,是中国南大门的主要商埠之一,是雷州半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的重要中心,素有“湛江市区后花园”之称。 [2]

建置沿革

编辑

设治前

遂溪县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

公元前355年,隶属楚国,后为百越边境。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归属象郡。秦末汉初,遂溪以至雷州半岛为南越之地。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伏波将军路博德领兵平南越,置合浦郡徐闻县,遂溪属徐闻县。三国时

遂溪县简介

新石器时代人居遗址

遂溪初属蜀,蜀失荆州后归属吴国珠官郡(后为珠崖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称合州。开皇十年设置铁杷县。开皇十八年改椹县为椹川县。大业初改合州为合浦郡,椹川县并入扇沙县。

唐武德初又再设椹川县,改合浦郡为南合州。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更名为东合州,将椹川、扇沙并入铁杷县,归属东合州。贞观八年(634年),雷州刺史陈文玉奏请朝廷批准,把东合州更名为雷州,雷州同此而得名。天宝元年(742年)改雷州为海康郡。 [5]

设治后

唐天宝二年(743年)改铁杷县为遂溪县,意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遂溪县属海康郡,县治设今湛江市郊旧县村,此为遂溪得名之始。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恢复海康郡为雷州。

北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改雷州为雷州军,将遂溪并入海康县。五年,又恢复雷州。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又再设置遂溪县,县治设在现今遂城。

遂溪县简介

遂溪风景(15张)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为雷州路。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更名为雷州府。

清承袭明代的体制,仍为雷州府,辖遂溪等县。

民国二年(1913年),遂溪属高雷道,十五年属南路行政委员会,二十一年属南区绥靖公署,二十五年属第八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三十八年属第十四区公署。

1949年11月遂溪县解放。1957年11月遂溪与廉江、海康南渡河北合称雷北县,麻章划归湛江市管辖。1960年改为雷州县。1961年分县,恢复遂溪县建制。属湛江专区(后改湛江地区)管辖。1983年9月属湛江市管辖。 [5]

1996年,遂溪县面积2005平方千米,人口82.4万人。辖18个镇:遂城镇、黄略镇、洋青镇、沙古镇、界炮镇、北潭镇、杨柑镇、下六镇、港门镇、岭北镇、乌塘镇、河头镇、草潭镇、乐民镇、建新镇、北坡镇、江洪镇、城月镇。县政府驻遂城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遂溪县总人口807015人,其中: 遂城镇72996人,黄略镇82572人,洋青镇36963人,沙古镇24357人,界炮镇49670人,北潭镇14889人,杨柑镇72505人,城月镇79843人,乌塘镇14485人,建新镇17917人,岭北镇21355人,北坡镇41484人,港门镇29796人,草潭镇28594人,下六镇26778人,河头镇28950人,乐民镇30641人,江洪镇25061人,附城(虚拟镇)53794人,城西(虚拟镇)30956人,雷州林业局5767人,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17642人。

2002年,遂溪县辖遂城、黄略、建新、岭北、城月、河头、江洪、乐民、乌塘、北坡、港门、草潭、洋青、杨柑、下六、北潭、界炮、沙古18个镇,228个村委会、18个居委会。

2003年10月,撤销北潭镇、下六镇、沙古镇,分别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界炮镇、草潭镇、洋青镇。调整后,遂溪县辖遂城、黄略、建新、岭北、城月、河头、江洪、乐民、乌塘、北坡、港门、草潭、洋青、杨柑、界炮15个镇。

2009年末,遂溪县面积2023.36平方千米,辖15个镇,25个居委会、229个行政村。县政府驻遂城镇。 [6]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50年全县分为6个区。

遂溪县简介

遂溪滨河风光

1951年湛江市太平区划归遂溪县管辖,全县分为8个区。1952年分为12个区。

1953年分为13个区。

1956年沈塘、纪家两区划归海康县管辖,全县剩下11个区。

1957年撤区设乡,分为29个乡。

1958年3月并为14个乡、2个镇。9月政社合一,全县设8个人民公社。11月遂溪与廉江、海康南渡河北合称雷北县,麻章划归湛江市管辖。

1960年改为雷州县。

遂溪县简介

雷州青年运河东海河天桥

1961年分县,原属遂溪的太平公社划归湛江市管辖,全县设11个公社。同年12月并为8个区,37个公社。

1963年撤销区,改设13个公社。1966年分为14个公社。1978年分为18个公社。1980年分为23个公社。

1983年,海康县沈塘公祈吴村、平衡、坑仔、高明、吴西、文章、朝栋和乾塘等8个大队划归城月公社管辖。同年12月,撤销社队,建立区乡制,全县设19个区、1个镇。

2000年,遂溪县辖18个镇,228个村委会、18个居委会。

2003年10月,遂溪县撤销北潭镇、下六镇、沙古镇,分别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界炮镇、草潭镇、洋青镇。 [7]

区划详情

2013年,遂溪县下辖遂城镇、黄略镇、建新镇、岭北镇、城月镇、河头镇、江洪镇、乐民镇、乌塘镇、北坡镇、港门镇、草潭镇、洋青镇、杨柑镇、界炮镇15个镇。 [8] 县人民政府驻遂城镇。 [3]

人口民族

编辑

陆地面积214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17万公顷。辖15个镇。2013年总人口107万。 [9]

遂溪县人口中汉族约占99.88%,其他有壮族、瑶族、回族、藏族、苗族、侗族、黎族和京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全县没有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

遂溪县语言以粤语和雷州话为主。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遂溪县位于中国南大陆的雷州半岛北部,东距港城湛江市区16千米,南面与海南岛、西面与广西北海市隔海相望,南与雷州市、北与廉江市区接壤。 [10]

地形地貌

雷州青年运河纵穿遂溪县,两岸一抹平原,沃土千里。遂溪县海岸线长,港湾多。遂溪县的海岸线东面从黄略至建新海岸,南面从江洪至北潭港、界炮,合计全长145.7千米,有潮间带的浅海滩涂面积共有103.64平方千米。 [10]

气候

遂溪县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多雨,雨量充足,年均降水量为1759.4毫米,通常7至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50%。 [10]

水文

遂溪县有大小河流34条,总长625.12千米。全县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遂溪河、杨柑河、城月河、乐民河、江洪河、通明河以及遂溪河支流的风朗河。 [10]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遂溪县共有土地面积为2005平方千米,折合300.8万亩,拥有耕地面积102.7万亩,其中水稻田46万亩,坡地56.7亩,平均人耕地1.3亩,农业人口平均耕地1.5亩。遂溪县牧草地多,草地资源充足,500亩以上连片草场就有31块,合计面积5.5万亩。还有零星草地和疏林宜牧地1.2万亩。 [10]

水资源

遂溪县境内有雷州青年运河遂溪灌区的东西运河。东运河长29千米,西运河长14.8千米,它灌溉农田48.67万亩,又可通航运输。全县有中小型水库56宗,总库容88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565万亩。其中,中型水库有官田水库,全县河网密度为0.32千米/平方千米,经流度为13.427亿立方米,地下经流度为4.159亿立方米。 [10]

林木资源

遂溪县林木资源丰富,全县拥有树木面积63.85万亩,绿化率达86%,其中公路绿化林269.904千米,沿海防护林66.62千米,年出材量约1.93万立方米。主要用材林有桉树和木麻黄树。遂溪桉林有34.97万亩(不包括雷林、农垦在本县境内的面积在内),是全国最大桉林基地。 [10-11]

海洋资源

遂溪县海域辽阔,既有天然渔场,如东海湾渔场、北部湾渔场,又有江洪、草潭、石角、北潭、乐民等渔港。渔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常见的鱼类有1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斑(黄鱼)、中华青鳞、兰园 (池鱼)、大斑石鲈(头鲈)、金带细(黄齐)、蛇鲻(九棍)、金线(红三)、鲱鲤(单、双线)、仔、赤、红鱼、软唇、石斑、赤鱼、马鲛、鸡笼鲳、白鲳、黑鲳、沙钻、赤鼻、地鱼、龙舌等,还有泥丁、沙虫和各类螃蟹,以及珍珠贝、白蝶贝、马氏贝、东风螺、香口螺、沙螺、牛耳螺等贝类。此外,还有乐民盐灶、下六等盐场。 [10]

作物资源

遂溪县简介

遂溪县火龙果种植基地

遂溪县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是亚热带作物、热带作物种植生长基地。主要栽培种植的热带、亚热带农业作物有甘蔗;果木有龙眼、荔枝、黄皮果、木菠萝、芒果、火龙果、杨桃、香荔枝、蛋黄果、鸡蛋果、番石榴、人心果、万寿果、金丝李等;草木热带作物有香蕉、菠萝、木瓜、木薯、香茅、香根、剑麻、霍香、芝麻、蒲草、玫瑰茄、毛薯、良姜、面芋等;林木有橡胶、桉树、樟木、苦楝木、加勒比松、湿地松、胡椒、湿地松、胡椒等。[10]

矿产资源

遂溪县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有贵金属、金属和非金属。贵金矿藏主要有金矿。金矿主要公布于附城乡分界求水岭及黄略镇乌蛇岭周围。有7条地下矿脉,长的4千米,短的1千米,深度40米。矿泥品位,矿脉富段1吨泥可炼金480克,贫段可炼6克,平均11克;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钨、锰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高岭土、瓷土、石英沙(石),玄武岩、花岗岩、玻璃沙矿、泥炭土等;铁矿主要分布于黄略镇乌蛇岭周围;

高岭土:有粒度、白度好和具滑感等优点,开采价值高,适宜制砖瓦、陶器,还可以作高级纸的填充料及提炼氢氧化铝的原料。储量较大,共约4392万立方米。分布于全县19个乡镇,其中附城、杨柑、建新等乡镇较多;

玻璃沙矿:总储量约2500万吨,含硅量94-99%,主要分布于沿海乐民、草潭、下六、江洪等镇,搪瓷、热水瓶胆、矽酸钠和铸造等。泥炭土,主要分布于下六及杨柑镇协和中间村、龙眼山垌一带,面积2000亩以上,深度1-3米以下,矿层厚度20米左右,储量约2000万吨,可提炼汽油、煤油、轻重柴油、沥青、重油、腊苯等产品,其储量及质量在国内居首位;

玄武岩:资源丰富,有致密玄武岩、橄榄玄武岩和普通玄武岩等三种,是高档建筑物的装饰材料。

瓷土:资源储量大,质地优,发展陶瓷生产潜力很大。金矿,国家已于1974年投资开采。2013年,该县正在开采武岩玄、高岭土、石英砂等。

交通

编辑

铁路

遂溪县海陆空交通网络发达,黎湛铁路、广湛高铁、粤海铁路、三茂铁路贯穿全

遂溪县简介

遂溪县风光(16张)

境,遂溪火车站年货运量500万吨,客运量600多万人次。

公路

广海、渝湛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六车道的贯通全境,境内有5个火车上落站,国道207、325线交汇于县城;一级公路直达湛江港和湛江民航机场;粤琼高速公路遂溪段已建成,由沙坭出口进入,可由高速公路到湛江市区、雷州半岛及海南、珠三角;县城内各主要干道及各小区道路基本完成硬底化;全县已实现村村通机动车目标。

海港

遂溪县东南西三面临海,全县大小船舶港口有草潭、江洪、北潭、石角、下六、杨柑、黄略、乐民等将近10处,较大的草潭、江洪、北潭、石角等,其中能停泊万吨轮船的有草潭,这些主要港口每年货物吞吐量达50万吨以上。 [10]

经济

编辑

总述

2014年,遂溪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7.24亿元,增长7.2%;规上工业增加值53.12亿元,增长6.5%;公共财政收入6.14亿元,增长5.5%;外贸出口总额1.96亿美元,增长102.2%,居全市十县(市、区)第一位。

2012年,遂溪县完成生产总值208亿元,增长12.6%;财政总收入25.96亿元,增长35.2%;公共财政收入5.22亿元,增长21.2%,增速居五县(市)第二;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145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0210元,增长17.5%,增速首次超过城镇在岗职工、居全市第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0:31.2:28.8。 [12]

第一产业

遂溪县年种植糖蔗65万亩左右。畜牧业以饲养雷州黄牛、瘦肉型猪、肉猪、杜大长(良种猪)、山羊、鸡、鸭、鹅等为主。全县养牛量12.4万头,年商品牛成交额均为1.4万头以上。是广东省瘦肉型猪基

遂溪县简介

遂溪县盛产甘蔗

地县,一般生猪存栏量为30万头左右,鸡、鸭、鹅全年饲养数为709万只,山羊1.18万只。遂溪县是热带、亚热带作物的生长种植基地。甘蔗栽培种植历史悠久,据考查,遂溪县历来是广东主要糖蔗产区。远在唐代以前(公元前三世纪)已有种蔗制糖的记载。至清代光绪年间,种蔗和产糖已颇具规模,每年输出国内外的土糖数万担。全县种植60多万亩甘蔗,有8大糖厂,年产糖35万吨左右,被誉为中国第一甜县。 [10]

2012年,遂溪县农业总产值132.2亿元,增长7.7%。粮食产量24.9万吨,增长2.8%。造林1万多亩,集体林权体制改革工作获得省先进。渔业总产量34万吨,排在全市第一、全省第三,被评为广东省水产品生产先进县。肉类总产量15.2万吨,连续五年获得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荣誉称号。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家、绿色食品认证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3个。土地流转面积30.1万亩。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3亿元,完成水利工程485宗。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42%,南药、淮山、外运菜、火龙果、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正大(湛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基地投入9000万元,完成肉鸡加工厂、饲料厂、孵化场及19个养殖场的前期工作,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示范区挂牌成立。 [12]

第二产业

2012年,遂溪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33.4亿元,增长16.6%,增速居全市第二;工业增加值59亿元,增长18.2%,增速居全市第一。榨蔗411.9万吨、产糖42.4万吨,增长32.3%和26.7%。投资过亿元的统一饮料一期、金岭食糖深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中能燃料乙醇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已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投资160亿元湛江电厂迁建项目选址落户草潭镇,华润水泥技改项目已完成申请报告、通过环评等工作。六大工业基地建设顺利推进,全年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700万元,征用土地1223亩,落户项目76个,计划投资80.4亿元。完成外贸出口总额1.15亿美元,增长79.7%;实际利用外资700万美元,被市授予吸收外资一等奖吸收世界500强企业和境外大型企业投资奖等荣誉称号。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9%,被市评为节能先进县。2012年,遂溪县成功举办招商融资签约仪式、经贸洽谈会等4次大型经贸活动,引进天地壹号等37个项目,计划投资金额113亿元。 [12]

第三产业

2012年,遂溪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亿元,增长13.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2,增长3.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3.6亿元,增长17.8%;各项贷款余额50.7亿元,增长16.3%。完成《遂溪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发展旅游、商贸、餐饮等产业,启达世家商住小区二期、全丰中央广场主体建筑工程完成,启达假日等新一批星级酒店奠基开工。建新镇苏二古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广东湛江养老休闲产业基地已完成整体策划、整体概念性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 [12]

社会事业

编辑

城乡建设

2012年,遂溪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亿元,增长61.7%。完成县城总体规划成果修编工作,新规划县城面积由18平方公里扩大到80平方公里。完成3条市政道路建设。城市绿化覆盖率27.3%,人均拥有绿化面积12.1平方

遂溪县简介

遂溪县风光(2张)

米。新(改)建各级公路139公里。投入6.46亿元,完成三旧改造项目11个。完成供电量8.91亿千瓦时,增长14.5%。引入广州万家美物业公司管理县城卫生,顺利通过省卫生镇(县城)复审,连续14年获得广东省卫生镇(县城)称号。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镇1个、省宜居示范城镇2个、全国生态文明村1条、市级以上宜居示范村9条。 [12]

民生保障

2012年,遂溪县县财政民生投入17.82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78.9%,增长37.1%。新增城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完成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3462户;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477套;完成村级敬老院5间;完成村庄搬迁15条;遂溪公园征收土地500亩;完成广湛高速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解决8.1万农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36.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6.2万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2.5万人。发放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种粮直补、渔业柴油补贴、购置农机补贴等惠农资金1.87亿元。52条贫困村累计投入资金5.5亿元,发展经济项目700个。 [12]

教育事业

2005年至2010年,遂溪县共投入教育资金233736万元,年均递增7%。通过实施学校危房改造、校舍安全工程、高中学位建设和规范化学校建设等,加快了中小学校舍建设进程,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学校用房楼房化;全县学校拥有计算机室96个,计算机4809台,语音实验室30 个;全部学校建成了校园网,组建了综合教育网络信息平台。全县有“中国名校”1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1所,省一级学校 4所,市一级学校20所,市规范化学

遂溪县简介

遂溪琴苑公园一景

校38所,市一级幼儿园4所,市规范化镇中心幼儿园6所。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以较高的普及率通过了省市的“普高”验收。

2012年,遂溪县有幼儿园44所,在园幼儿22423人,适龄幼儿入园率为75%;有中小学校362 所,在校学生187228 人,在职教师9859人。其中,小学309所,在校学生91411人,在职教师5302人;初中40所,在校学生66294人,在职教师3022人;高中13所(普通高中8所、职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29523人,在职教师1535人。2010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9.5%;小学“三残”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三残”适龄少年入学率95.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6.04%。

2012年,遂溪县普通高考上线率比上年增加39.7%;5个镇教育创强工作已通过省的督前检查;改扩建镇级中心幼儿园3所、村级幼儿园11所。 [12]

文体卫事业

2012年,遂溪县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通过省、市验收,新增46间农家书屋,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200多场次;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1万户,基本完成20户以上村村通工程任务;遂溪籍运动员获得国际大赛金、银牌各1枚,省级以上比赛奖牌21枚,体育馆(醒狮广场)完成主体工程量80%;建新、港门、杨柑、江洪卫生院综合楼相继投入使用。 [12]

民俗风情

编辑

传统节庆

遂溪传统的节庆有:年例、端午节海上龙舟比赛、遂溪醒狮、舞鹰雄、遂溪黎戏等。 [9]

遂溪县简介

遂溪龙舟比赛(4张)

舞鹰雄

舞鹰雄是湛江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以武术和舞蹈为基础,模仿鹰、雄相斗相处的动作神态而创编的一套传统民间艺术。 [13]

江洪龙舟文化节

每年端午节,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在江洪港举行。起初,赛龙舟是为了驱赶邪恶,祈求平安和丰收,后来发展成为一项群众性体育运动。 [14]

遂溪醒狮

遂溪县简介

遂溪醒狮(2张)

遂溪县民间醒狮表演活动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从明、清开始,就形成了习俗,并经历了起源于民间而生、植根于民间而荣、传承于现代而兴的发展过程。2003年12月遂溪被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命名为中国醒狮之乡。 [5] 民间醒狮按地域分为南狮和北狮,遂溪醒狮属南狮,其造型身披麟甲,有金、银、红、黄、黑、蓝诸多颜色,五彩缤纷。表演时有柔有刚,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柔结合。突出表现喜、怒、疑、惊、睡、醒等感情变化,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15] 2006年6月2日,遂溪醒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

著名人物

编辑

陈贞豫,字奋扬,雷州府遂溪县附城陈村人,天资聪颖,精于诗文,明永乐三年中进士,任北京监察御史。

洪泮洙,字献统,雷州府遂溪县(今湛江市太平镇芦山村)人。清顺治十三年中进士,后在通政司主事。于康熙二十年编纂《雷州府志》,二十四年编纂《遂溪县志》。被誉为“清世人龙”。

陈乔森,雷州府遂溪县(今湛江市东海岛)人,晚清书画家。原名桂林,字一山。有“雷州才子”之誉,人称“岭南才子”。

吴邦泽,雷州府遂溪县(今湛江市霞山区南柳下村)人。1898年6月率海头、南柳等“地村民数百,以锄头、大刀、木棍等为武器袭击入侵者。同年7月小在攻打法军兵营的激战中牺牲,为著名的抗法英雄。

冯绍琮,雷州府遂溪县(今湛江市麻章镇麻章村)人,抗法主要领导人之一,光绪二十五年,法军入侵雷州府遂溪县境,冯绍琮积极从事抗法活动,在李钟珏的支持下,办起了雷州遂溪县团练总部,任团总,多次指挥练勇抗法,迫使法军龟缩小租界范围。

黄学增(1900一1929),雷州府遂溪县(今遂溪县乐民镇敦文村)人,曾发起组织雷州青年同志社、雷州留穗同学会等革命团体。相继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中共广东区委农委委员等职。

何元余(1904-1927), 遂溪姑寮村人,中共革命烈士。

遂溪县简介

黄学增

杨益三(1873-1924),遂溪县文车村人,民国革命先烈。

黄广渊(1903—1927),字安敦,遂溪县乐民镇海山村人。中共革命烈士。

郑为之(1914-1993),男,中共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曾任多国大使,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罗鼎(1848-1923),别名无昌,字梅臣,遂溪罗屋村人,光绪十一年举人。

罗海(1851-1921),别名衍昌,字珊洲,遂溪罗屋村人,光绪十五年举人。

陈式垣(1891-1923) ,字光乔,号继东,遂溪后坑村人。民国前期烈士。孙中山为了表彰其功,追晋为上校,并亲笔为其书写墓碑。1983年,中共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韩盈(1901-1927), 笔名寒萤,1901年出生于遂溪县南门圩。中共革命烈士。

钟竹筠(1903—1929),女,原名秀贞,又名祝君,遂溪县杨柑忐忑塘村人。中共革命烈士。

颜卓(1905—1927),遂溪附城永华村人。中共革命烈士。 [17]

戴朝恩(1891~1947),字柱臣,诨号“铁胆”。遂溪县新村仔人。反动头子。

李宙云(1917~1994)民间俗称“妹仔”,广东遂溪县黄略石盘人,湛江武术界第一位全国冠军。

遂溪县简介

北京奥运跳水冠军何冲

唐荣益(1919~1991),遂溪县城月人。1951年任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人民政府首任区长。

麦梦溪(1969~1996),遂溪县附城人。公安英雄。

洪三泰,中共党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作家,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理事长,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肖良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民协理事,省市抢救保护文化遗产专家评委委员,广东省湛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何冲,奥运冠军、中国男子跳水队运动员,素有“跳水难度王”之称。世界杯、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成就大满贯伟业。

人文遗址

编辑

新石器时期遗址

遂溪县境内新石器时期遗址有鲤鱼墩遗址、南边村、狭喉岭、椹川、斗门等待40多处,其中保存较好的是位于江洪东边角村东南田洞的小墩处(古时是小岛)鲤鱼礅遗址。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装饰物及贝壳。经考古学家鉴定,是距今后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贝丘遗址。 [18]

古陶瓷窑址

遂溪县境内古陶瓷址(群)总数达31处之多。在众多窑口中,经专家考证,年代最早的中唐时期。这一时期的窑口有下六洒管和城月里仁堂村滨头坎两处,产品有碗、盘、碟、杯、壶、钵、罐、釜等,瓷器施青釉,陶器放赭色釉。 [18]

古墓葬

西边山墓葬区位于界炮圩之西约2千米的西山村背,面积约4万平方米,地面已植树木。共清理出瓷棺墓11座。属县级文物单位。

遂溪县简介

遂溪县河头双村还砚亭

石轿墓:这种墓已发现3座,两座在调丰村对面的龙节岭北坡面,另一座在城月镇唐宅村东南角,外观均为轿形。

陈贞豫墓:在遂城东北9 千米处,即附城陈村北。墓地是灰沙红纹,长16米,宽12米,为夫妻合葬墓。

此外,清代以前的古墓尚有曲水村砖室墓、丁岭墓葬区、国园宋墓群等30多处。 [18]

古建筑

乐民城:又名珍珠城,位于乐民圩北1千米处,城墙依地形而筑,呈不规则四边形,高5米,厚2米,周长1797米,面积19万平方米。属县级文物单位。

遂溪县简介

乐民城古城墙遗址

洪周氏节孝坊:位于遂城东南30千米的建新库竹渡北岸。它是三间四柱牌楼式的石碑坊,宽6.7米,高4.85米。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著名古建筑还有苏二村民居实荣堡、还砚亭、郑氏祠堂、马王古庙、沙波桥、炮楼等。

石刻石龟:县境内发现3座,最大的是乐民城内的龟趺(碑座),长约2米,宽1米,碑高近2米,负在龟背上;碑首刻有"清虚道院碑记"6个篆体字。此石趺石碑造于明代天须七年(公元1463年)。 [18]

寺庙祠亭庵

护国寺:原址在县城内椹川路原县府第二招待所驻地。该寺建于宋代,原在旧县址旧县村,名“南山古洞”。县府迁今址后,该寺亦随迁回县城。

龙华庵:位于县城东圩市场内,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

毗卢寺:建于民国24年,坐落在河头圩西南。

此外还有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城月圩天华庵,建于民国初期的附城乡东圩玉泉庵等。已被毁,但还存有断墙残壁的有城月镇李公亭、建新镇寇公祠、遂城内的孔庙等。 [18]

古书院

文明书院:位于乐民镇乐民城内。为纪念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路过兴廉村而建。该书院建于宋徽宗初年,是遂溪当时三大书院之一。该书院后来多次重修。现存书院是民国2 年(1913年)遂溪知事张诚重修的。 [18]

古商埠

寇竹港:位建新镇寇竹渡附近。据文载宋代这里已开埠,至清代商船在这里进出相当繁忙。现还留有码头旧址。当地人称旧码头主“石龟”,是一条由石头生成的天然码头,直伸港湾,恰似乌龟的头伸长一样。 [18]

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

遂溪县简介

黄学增纪念亭

遂溪人民抗法团练总部旧址:位于遂城东南10千米黄略村东的潜移书院。书院原是清代所建的四合祠堂,二进两院,砖木结构。今祠堂已废,仅存祠前旗墩两个。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2月,抗法团练总部及黄略义勇部设于此,在这里组织和领导名震中外的戊戌湛江人民抗法斗争。

黄学增烈士故居纪念亭:位于距遂城70千米的敦文村黄学增故居前。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马起义旧址:位于遂城西30千米的界炮镇马村前,是一座砖墙瓦祠堂。属县通讯文物保护单位。

乐民起义旧址:位于乐民圩1千米处,即乐民城。

此外,全县主要军政活动旧址还有"雷州特支"成立的旧址、县农民协会旧址等20多处。 [18]

烈士墓

陈式垣墓:位于遂溪城南12千米的笔架岭上,占地约175平方米。该墓建于民国20年(1931年)7月,1979年遂溪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韩盈、钟竹钧、颜卓墓:位于遂溪南面傍塘岭大路旁(即遂溪二中之西)。墓呈圆形,外有八角形栏杆,占地约78平方米。该墓是1980年春重修合葬墓。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还有邓成球、马成景烈士墓、河头革命烈士公墓、山家革命烈士墓、老马革命烈士墓等。 [18]

纪念碑

遂溪人民抗法纪念碑:位于距遂城东南黄略村西,碑高约12米,呈匕首形,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四周为栏杆。属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遂溪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遂城烈士公园中,碑高24.4米,方塔式,分碑身、碑座、两级平台及栏杆。工程结构以花岗岩为主,主体面积约1600平方米。

遂溪县简介

遂溪县纪念碑(2张)

笔架岭战役纪念碑:在遂城南12千米的笔架岭上。碑高约8米,体宽1.8米,呈方柱式,前附台阶,总面积约70平方米。碑建于1957年11月,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还有北潭烈士纪念碑等。 [18]

历史事件

编辑

宋代名人贤士在遂溪

宋代的寇准、苏轼、秦观、李纲、赵鼎、胡铨等名人贤士,曾先后蒙冤被贬雷州或琼州(海南岛),路过遂溪。他们的雄才大略和高风亮节,为遂溪人民所敬仰。其中寇准、李纲、苏轼等在途经遂溪时曾留下墨迹。

李纲(1083-1140) 字伯纪,号梁居士,福建邵武人,徽宗时进士,建炎元年任宰相。1133年李纲被贬逐海南。是年秋,路经遂溪县境留宿城月,与湖光岩和尚琮师厚交。后遇赦北归,仍至城月,赠书别琮师。诗云:"衲子来参去不辞,更劳飞锡远追随。赠师银布劳收取,便是金裥嘱别时。好住湖光摄此心,有缘终会有知音。梁溪老去孤峰顶,月白风清难更寻。"

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邗(今陕西渭县)人,北宋政治家,官至丞相。1020年受奸臣丁渭的排挤,被贬雷州,路经遂溪,宿于城月,曾作《闻杜宇》、《偶事》等诗。第二年在雷州病逝。寇准在雷州期间,设立教馆,介导办学,带来中原文化,引导百姓破除迷信,建设真武馆,为发展雷州半岛的文化作出了贡献。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杰出文学家和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历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兵部尚书兼侍读和端明殿翰林侍读等职。宋元符三年,他被贬琼州,宋徽宗即位后遇赦北归,途经遂溪兴廉村(今乐民城),宿于佛舍净行院内。该村私塾教师陈梦英相见恨晚,极力挽留,苏东坡盛情难却,一住40天,留赋词两首记述其事。 [18]

湛江遂溪人民抗法斗争

遂溪县简介

湛江人民抗法斗争(3张)

湛江遂溪人民抗法斗争发生于1898—1899年(清代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是一场以农民为主力、有地方官绅和各界人士投入的反抗法国强租“广州湾”(今湛江)的大规模武装斗争。这场斗争主要在当时的遂溪县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史称“遂溪抗法斗争”;由于当时发生战斗的地方已经属于现湛江市行政区域,所以也称湛江人民抗法斗争。它同”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被列为中国近代史广东人民3次大规模的爱国反帝斗争而载入史册。

遂溪解放

1949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纵队正式成立,遂溪主力部队正式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国民党一五三师四五七团第二营和四五九团某营准备扫荡遂溪中区,被六支队第三十八团歼灭,毙敌110多名,伤、俘敌40余名。第五团在太平南夏村附近伏击敌六十二军一五一师某团特务连。毙敌官兵40多名,俘敌10名。9月初,

遂溪县简介

遂溪县烈士公园

五团第二连,在中区区、乡、村队的配合下,攻克中区泥地一带最后一个敌人据点—调丰乡公所。10月,为创造条件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全边区,二支队第五、六团和六支队第十八团、粤桂边纵警卫团展开横扫雷州残敌,解放雷州半岛的战役。驻遂城国民党一五三师四五八团一部,怆惶弃城逃跑,遂溪东区全部解放。

美食特产

编辑

江洪鱼露:江洪鱼露不是一般的与露,当地人称之为“鱼鲐”。它是将生猛的北部湾青鳞鱼置于卤化过的瓷瓶中经用生盐搓腌、密封瓶口长时间发酵、深埋、人为改变温差等系列处理而成。虽然原料价格低廉易得,但是经过特殊处理后,营养丰富功能卓著。

沙古菜头仔:沙古菜头仔是以当地特有土质种植的萝卜为原料,沿用民间近千年的制作工艺,以日晒海盐、当地特有的红粘土为铺料,经古法秘制方可成品,不含任何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是天然美食佳品。萝卜内含蛋白质、脂肪、糖分及钙、磷、铁等。其中有一种淀粉分解酵素,有助人体消化吸收。

下录番薯:下录番薯是在当地一块神奇土地上种植的番薯。特点是风味独特。比其它地方的番薯更加香

遂溪县简介

遂溪海鲜美食(5张)

、甜、粉、滑,令人吃过之后留香、回味、怀念。

红心鸭蛋:界炮、杨柑两镇的红心鸭蛋最有名,煮熟或炒熟的鸭蛋味道香,口感好,逐渐成为人们的送礼佳品。

黑芝麻:遂溪县黑芝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黑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还有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铬等营养成分。黑芝麻含有的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维生素E、维生素B1的作用参与下,能加速人体的代谢功能。

草潭江瑶柱:江瑶柱属蚌类,因其形如牛耳,称牛耳螺,壳薄肉厚,肉质鲜、嫩,美味可口,是海中珍品。其中又以草潭江瑶柱为上品,肉更鲜更嫩,味道更胜一筹。以草潭江瑶柱制成的干品,味醇、无渣、爽口、压之易散开。

树叶饼:树叶饼,也称“树叶搭”。从味道上分,树叶饼一般有甜味和咸味两种;若按制作“饼皮”的原料来分,又可分为糯米树叶饼(用糯米粉制作)和番薯树叶饼(用番薯粉制作)。

北潭蚝:北潭海区所养的蚝具有成活率高、易大、快肥、味美、肉脆,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等特点,蚝体中的含锌量高。

岭北甜薯:由于土质和种植方式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岭北甜薯具有个大、光滑、肉粉、味甜、纤维素和维生素丰富的特点。

沙虫:又称“海肠子”,动物学名称为“方格星虫”,粗度一般为5至8毫米,长度一般为5至10厘米。味道尤其鲜美,可鲜食、亦可晒干后食。干制后炸、炒、炖、烩、煮汤均可,煮汤白如牛奶,味极鲜美,且浓度大,有“天然味精”之称。油炸酥松香脆,为下酒佳肴。 [19]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