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的垃圾筒里,财产很丰富。都得把它们看管好,时不时,领导会想起某样东西。

国际板、注册制、战略新兴板、独角兽…创业板曾经也是它们中间的一员,整整熬了9年,才熬出头。

深改,跟经济相关的,步履最艰难,除了人民币,大概就是股市了。

价格抖三抖,这部一级的乌纱帽就悬了;在稳定压倒一切面前,国一级说过的话,也不是不可以晾起来,当风凉话。

于是乎,这证监会后院里,山就越堆越高了。

每逢市场低迷,IPO凋零,就会想起来注册制;就像每逢房价高涨,干什么都觉白干,就会想起来房地产税。

领导没忘,领导还记得。

是时机不对,条件没成熟。

今年上半年,披星戴月搞独角兽回归的,就是当年上交所筹划国际板的原班人马。一边凉了九年,好不容易等来领导点灯,被老特一吹,又灭了。

人都在,专家搞套规则,橡皮图章给个授权,处长们吹个风,想干随时都可以干。

体质内最缺的不是人才,是勇气和担当。

勇气和担当的事,一般5-10年看不出。看出来的时候,年轻有为的如高铁部长已经去了秦城,大器晚成的如铁血宰相早已到点退休。

干金融这行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胆小。成天风控来风控去,能升官的都是谨小慎微,胆大的业务干部干不长。

所以,最大起大落的股市,掌门人一直出自最四平八稳的银行。前任最保守的肖钢没栽在最疯狂的杠杆上,反倒是栽在了最技术范的熔断上。

证监会,出政绩不易,时间长了,出点篓子,倒是一定的。

如今,已经彻底沦为了执行部门,大的决策和拍板留给更高层,我负责火速跟进落实。证监会是太子党择业最不愿去的衙门,钱少不说,加班还特别多,工作没规律,光忙着扑市场的火,就能没完没了。

新瓶装旧酒,科创板来了 - 战略新兴板2.0,独角兽迷你版,新四板,挟着注册制,从证监会后院的历史垃圾堆里,一众亡灵,借尸还魂来了。

直接后果,昨天午间创业板应声而落,午后传门槛50万起,创业板心跳恢复。又传了一晚,门槛原来还没定,今天创业板开回ICU。

这事我追踪了5年,说了两年了。注册制会来,但壳不会死。

就像市场经济,甭管旧时代新时代,都是中国特色。打着跟国际接轨旗帜的注册制,一旦玩起来,绝不会给A股改朝换代。

注册制的特点是审批权限下放交易所。在香港和美国,交易所是民营的,还可以上市;在我国,交易所是副部级衙门…

所以注册制与其说是增量改革,不如说是存量分派,把部级证监会本已所剩无几的权力分给了上交所。

就像进博会和自贸区扩容一样,是国家给上海的又一点福利,接下去,为了平衡深圳,就只好升直辖了。

为什么注册制难成增量?刘主席上任前两年的IPO大跃进,已实质上完成了市场扩容。

壳之所以值钱,退市之所以难,是因为上市身份值钱。上市身份之所以值钱,是物以稀为贵。

如今A股的上市公司早已突破了3500家,数量超出港股一半多。在有众多企业海外上市的情况下,对比有大量外国企业上市的美股,也就少了不到一千家。

美股四十年来上市公司数量:

96年达巅峰8000家,现不足4000

僧多粥少。

这点在新三板上尤为突出,发了10000家,玩的人却限于500万资产以上,其结局必然是玩死了。

别看创投概念今天炒得火,如今不是退出渠道不够多,而是韭菜不够了。看看美股的蔚来、拼多多都搞得那么吃力,港股的小米和美团更是直接跪了。

明确地说,现在的二级市场估值比一级市场便宜,就跟我2012年还在做PE,一级市场谈不拢价格,到二级市场转而用更低的价格卖汽车股一样!

周鸿祎回归,去年割完韭菜,在股价跌去70%后,据传现在轮到银行要割他了…

吹完水后大胆预测,立贴为据:

科创板不会大跃进,对创业板分流效果有限。开板初期可以炒,参照创业板和新三板的历史,开市捧场管一年。数量发多了,到后来流动性不足肯定一片鸡毛。

A股壳资源不会死,科创板的注册制与主板的核准制除了发审主体不同,不会有本质区别。本轮壳股的市值下跌已经比较充分,重要的图贴两遍:

壳资源门槛跌破12亿(取A股市值第三十位)

对比2012年壳股的底部7.4亿门槛市值,跌落至今,6年来的年化涨幅仅剩GDP增速。知行合一,第二天依此论断,我建了一个前一天没涨停的壳股组合的投机仓,到昨天已超10%收益,远胜各类指数。

当然,出来混迟早要还,今天回吐三分之一,但有了止损位保护,就由它去吧。

市场的泡泡光靠吹,大不到哪里去,真大到一定程度,被接二连三吹破的倒是不少。现在属于肥皂水都还不够的时候,所以就不用再操政策面的心了。

熊市,习惯下跌后买,会比追涨少许多止损~

双11跌价来了,猛戳阅读原文捞便宜去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