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收盘,上证指数报收2659.36点,今年以来已累计下跌19.59%。10月底,政策上一系列利好信号接连放出,11月前4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了2.17%。

罕见发声的知名私募淡水泉在最近的一场客户沟通会上说,“鉴于淡水泉一直秉承逆向投资理念,会有阶段性跑输沪深300的情况,目前正经历淡水泉史上第5次幅度超过20%的回撤。

但淡水泉现在依然还保持着90%以上的仓位。

上周,另一家知名百亿私募重阳投资也给投资者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对于专业投资者而言,只需要知道股市已经在底部区间,便应当着手布局了,凑齐估值底、政策底、经济底和市场底再出手,为时已晚。

另外,中欧瑞博、丰岭资本、世诚投资、朱雀投资(现已拿到公募牌照)也都发布了关于“市场底部”的最新观点,“聪明投资者”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我们只负责真实、客观记录,不代表同意或反对文中观点,也欢迎各种有价值的交流。

淡水泉投资:目前保持90%以上仓位

2018年10月以来市场下跌剧烈,淡水泉认为这轮下跌是恐慌市场情绪主导的,恐慌的出现有2个条件:

第一,投资者切实感受到风险和压力。

2017年底,很多投资者已经对2018年市场有一些理性预判,淡水泉也判断2018年不会如2017年。

但当时整体市场预期还是比较高的,理性的担心不会产生恐慌,因此2018年上半年下跌时,投资者普遍还没有那么大的压力。而这轮下跌过后,投资者切实地感受到市场的风险,投资上的压力凸显。

第二,微观企业经营预期暗淡,情绪面极其悲观。

淡水泉草根调研发现,微观层面企业比2008年更艰难。2008年是全球性、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企业层面虽然有压力,但政府及时在政策和流动性方面提供了明确支持。而今年企业承压时间长,叠加政策层面去杠杆力度不减。

当前情绪主导的恐慌市场环境下,负反馈不断加强,悲观情绪自我验证,慢慢形成螺旋,导致整个市场信心低迷。

总的来看,淡水泉目前保持90%以上的仓位,三季度至今,淡水泉主要在进行组合的优化,逐步卖出一些过去获得预期收益,且未来没有明显预期差的资产;买入显著落后于市场预期差即弹性较大的资产。具体行业方面,信息技术板块占比较高,材料、医疗、金融、制造等板块均有涉及。

淡水泉还表示,关注上市公司季报的同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作出判断,主要关注股价是否偏离企业内在价值,不急功近利看未来1年的盈利预期。

投资经理在调研中发现有些企业短期经营确实存在一定困难,未来几个季度不见得有盈利体现,但由于该企业存在技术积累,未来2-3年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投资经理也会重点关注这类标的。

点击文字链接,下载聪明投资者APP,查看淡水泉今年前三季度调研情况。)

此外,淡水泉认为目前国内市场受外部市场影响较大,但近期有所转变,美股下跌时,A股逐渐开始展现出略有不同的状态。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行两会主要领导表态后,部分投资者心态开始由纯粹悲观向积极逐步转变。

从决策层的层面来看,国家对于股票价格进一步下跌的容忍度是逐渐降低的,目前政策对于资本市场目前是极力呵护扶持的,去杠杆的节奏和力度较上半年有一些松动。

目前淡水泉持有流动性较好的15-20%大盘股,必要时可用作调整组合结构的资金来源,未来仍将主要布局市值在100亿至300亿的优质标的。

中欧瑞博吴伟志:建议目前可以抓紧时间加配权益资产

这次市场下跌的财富毁灭的严重程度,绝不仅仅是正常的市场自然出清行为所致,或许这就是本轮与以往的很大不同。

我个人认为本轮下跌最深的坑是场内场外去杠杆政策和贸易战的担忧有关,因此称之为“政策坑”。与以往熊市市场自然出清,尾段政策救市还是有区别的。

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政策坑的问题还是要靠政策。目前政策取向已经明朗,这就是为何11月2日市场反应较国外更为强烈的原因。

至于还会不会有市场底在远方痴情为你守候?有人愿意等我们不会反对,但我们是不会再继续坐等了。

仓位方面,上周除了有风控制度限制仓位之外的所有正常产品,我们都已经将仓位提升到平衡区间的上限了,代表我们对眼下及未来一段时间的A股不悲观。

方向上,成长股已经明确的否极泰来了,眼下阶段买业绩增速确定性高的成长股,市场起来了可以赚业绩增长与估值提升的钱,实现戴维斯双击。市场如果底部大区间震荡维持较长时间,明后年稳稳的可以赚业绩的钱。

最近大幅补跌的龙头白马,明年业绩没有大幅下滑风险的公司,也挖出了一个价值坑,很值得参与。但拉长一点时间看,成长股的空间会远好于这些白马。

超跌反弹力度会不小,但仅仅是反弹。这一轮政策坑很深,也就意味着机会不小。短期反弹可能超跌的弹性会大一些,但是如果公司竞争力与基本面不扎实的公司也就是个大级别的反弹而已,反弹后期该说再见要坚决再见。

优质公司的底部已经确认了!这类未来很难有更悲观的低点了,可以抓紧时间加快这类公司的建仓工作了。

如果手头有资金想赚股市钱的客户,建议目前可以抓紧时间加配权益类资产,时候已经到了,不要等到大家都乐观兴奋时再进来。

重阳投资:凑齐估值底、政策底、经济底和市场底再出手,为时已晚

美股面临调整压力,但更多是周期性调整,出现崩盘的概率很小。

未来A股与美股的联动很可能会下降,在美股不出现崩盘的极端情形下,美股一定程度上的调整,甚至边际上可能形成利好,从而使A股摆脱“恐美症”,率先触底并走出独立行情。

另外,对指数底部点位的判断既困难同时也没有太多实质意义。指数是多只成分股股价走势的叠加,指数见底并不意味着所有成分股都在这一时刻见底,而是成分股中下跌股票的数量乘以下跌幅度开始小于企稳上涨的股票数量乘以上涨幅度。

指数探底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企稳上涨股票逐渐增多、继续下跌股票逐渐减少的过程。

在熊市进入后期,指数尚未见底之前,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股票开始企稳并走出独立行情。这在以往的历次熊牛转换之中曾多次出现。

2005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仍在调整,但当时的代表性股票如招商银行、万科早已企稳走强;1995年,指数尚在调整,但四川长虹这类绩优股在1994年底就已经企稳并开始走高。

所以,于专业投资者而言,只需要知道股市已经在底部区间,便应当着手布局了。如果非要等到估值底、政策底、经济底和市场底都凑齐了再出手,则为时已晚因为到那时结构性行情恐怕已经走完大半,一批绩优股票很可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世诚投资:政策底和市场底已同步出现,短期周期股成长类个股可能先涨

我们判断本次市场底已与政策底同步出现。不过我们显然也没有认为大的机会就在眼前。

首先,虽然预期风险偏好将从目前极低的水平上逐渐升温,但悲观情绪的修复尚需时日。

其次,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犹在,且外部的不确定性短期难以消除。这两者都使得投资人在提升风险偏好时会有所顾忌。

另外,上市公司盈利下行周期还在右侧进行中;或者说,对于部分行业及公司的盈利下修还没有完全到位。

历史经验表明,在盈利下修过程中股市鲜有大的表现机会。最后,交易结构的优化也是一个过程。

世诚投资目前大致将市场的个股归为三大类,一是早在7月份就见底的泛金融板块,二是迟至十月末才创下本轮调整新低的泛消费机构重仓股,三是大致于十月中旬见底的周期成长相关个股。

目前最有可能短期获取超额收益的股票将来自第三类个股;而这其中前期因为事件驱动(比如对股东股票质押的担忧等)而超跌且流动性有改善空间的品种将体现出最大的弹性。

上述对于结构判断的一大风险是:海外机构投资者重新提升风险偏好,资金重新加速流入A股市场,且仍以消费白马股为主要选择。在此背景下,考虑到国内机构投资人基于外资流入的“增强”策略,泛消费板块会提早迎来新一轮的超额收益。

为此,我们将更加紧密地跟踪外资的动向包括背后的逻辑,并随时按需调整我们的判断及对策。

丰岭资本金斌:看好市场反弹,准备加仓

在10月的最后一天,我们终于等来了右侧信号,11月我们计划增加风险资产的配置权重。

10月31日的政治局会议,相当于最高层对目前局势的确认,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今年4季度及明年上半年,我们可能会看到相对比较糟糕的经济数据,这是现实,但也已经是大部分投资者的共识,股票市场的下跌已经对此做出了反应。

由于市场结构的原因,A股作为一个整体,也许并不是特别便宜。但是如果我们看沪深300及上证50,把这些股票与美国、欧洲、日本的同类型股票相比,我们都是最便宜的;如果和近邻印度相比,中国同类型的股票甚至要便宜一半。

我们的确是面临不太有利的环境,但便宜的价格似乎已经对此作了较为充分的反应。

2008年美股最低迷的时候,股神巴菲特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号召大家买股票,说“如果你等到知更鸟叫时,反弹时机已经错过了”。在古今中外的投资市场上,你很难找到一个时期,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形势预期非常乐观,股票又很便宜。

“Buy on the cannons, sell on the trumpets.” Baron Rothschild.

在此之前,出于防守反击的目的,我们组合的仓位大部分集中在下行风险相对较小、向上有一定空间的金融行业。由于看好市场的反弹,未来我们会增加股票的仓位,组合的配置可能会相对更加均衡,期望能跟上市场的发展。

朱雀投资:三大因素制约A股反弹空间

2400点附近,政策、交易层面共振,继续下跌不仅估值吸引力续增,也有助于加速财税、货币、股市建设等政策相继明朗出台。

另一方面,经济加速下行将陆续反映在上市公司报表当中;美联储加息进程中的美股高位波动将降低全球资金风险偏好;历史上看,在股市重大改革的靴子落地前,市场情绪多变。

三者共同制约A股反弹空间。磨底背后反映出社会经济预期变化的进程,也是供求双方此消彼长的较量,需要时间和反复确认。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维稳力量会导致指数失真,不断增加的长线资金也会导致结构与指数脱钩。

朱雀珍惜熊市机遇,仓位留有余地下淡化指数,在大场景、大空间行业中,继续高度重视由值得信赖的企业家带领的在国内甚至全球有竞争优势的龙头公司、冠军企业,坚定把握其合理估值下的投资机会。

同时积极关注能力范围内细分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品牌、产品、技术等)公司的超跌机会,为迎接A股下一个历史机会的到来积极准备。

- 小彩蛋 -

更多精彩都在“聪明投资者”价值场!点击文字链接,下载聪明投资者APP,畅听音频,还有7天体验卡可以领取哦~

私募大佬非常看好的一家公司,公司的天花板非常高,5000亿的市值不是梦!唯一的瑕疵是...点击下方小卡片,马上get!

转载请联系微信号fanxiaocom,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声明: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作品,版权均属聪明投资者。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记录和传递信息,不代表“聪明投资者”赞同或反对其观点。@今日话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