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到,周围过敏的人明显多了,喷嚏声不断。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表明,目前全球有1/4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并以每10年翻倍的速度递增。我们为什么更爱过敏?研究表明,过敏不只和遗传有关,还和环境污染、被动吸烟、食物添加剂等多种因素关系密切。

NO1.都是空气污染的错

空气污染已成为导致鼻腔疾病的重大致病因素。研究发现,在持续雾霾天气下,即使是健康人群也会有70%的人出现鼻堵、鼻干、流涕等症状。一方面,当污染物存在的情况下,大气污染物更易使花粉外壁破碎,易暴露出花粉致敏原,使花粉致敏性增加,花粉过敏的发病率增加;另一方面,空气污染会引发呼吸道黏膜损伤,导致呼吸道清除异物的能力下降, 从而促使过敏原更容易进入体内。

NO2.小心消毒剂和清洁用品

消毒液、湿纸巾、洗手液使用日益广泛,其中所含的消毒剂会留在手上,用手抓东西吃时,也会把消毒剂吃到肚子里。消毒剂会杀死肠道内的固有细菌,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而导致过敏。另外,现在的清洁用品种类繁多,给家庭清洁带来了便利,但它们都是化学品,有可能使我们出现过敏症状。干净就好,不必无菌。少用消毒剂,少用化学清洁用品等,记得经常给家里开窗通风。

NO3. 滥用抗生素

感冒发烧、腹泻、拉肚子,马上吃片抗生素?其实,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等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流感等不仅无效,还会破坏患者体内正常菌群,提高过敏风险。在使用抗生素时,普遍存在不规范现象,医生让吃5天,吃3天好了,就不吃了,结果没被杀死的细菌就会产生耐药性,增加过敏发生的几率。

NO4.祸从“口”入

据统计,90%的食物过敏与鲜牛奶及奶制品、鱼、虾、贝类等带壳海鲜、花生等坚果食物有关。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海鲜和坚果变成了餐桌上的常客,由此也大大增加了食物过敏的几率。另外,吃垃圾食物的机会增多了,过敏相应增加。人体肠道内存在数以万亿计有益微生物,它们能帮助消化食物、抵御病原体、降低发炎风险,研究人员发现,垃圾食品会削减肠道中有益细菌数量,导致人容易过敏。

NO5.宠物与过敏关系密切

近年来豢养宠物的人不断增加,由此引起过敏的患者也逐年增加。研究显示,我国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的重要过敏原是狗猫等宠物毛。爱宠的小主们须勤扫房间,多给宠物洗澡,别让宠物上床。另外,无毛梗、冠毛犬、斯芬克斯猫等毛少的品种,以及比熊犬、雪纳瑞等皮屑少的品种,是更适合的选择。想养又怕过敏,怎么办?那就养金鱼和乌龟吧,它们不会让人过敏。

NO6.压力带来的副作用

压力正成为越来越常见的过敏原。我们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身体会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进而产生大量自由基,攻击能释放过敏因子的肥大细胞,出现过敏症状。英国皮肤病专家注意到,压力过大可能引起湿疹、牛皮癣、银屑病等皮肤病。放松心态、学会减压永远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NO7. 选错护肤品、化妆品

皮肤过敏的原因是由于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对皮肤产生刺激,使皮肤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导致过敏。比如,化妆品中含有人工香料、防腐剂等,都具有强致敏性,易引起过敏反应。不少化妆品含重金属等刺激成分,对皮肤伤害持久。如何才能避免?选温和的化妆品或护肤品,第一次使用时,应进行过敏测试,尤其是过敏性肤质的人群,以免造成不利影响。

TIPS:查过敏源帮你有效绕开过敏

如果你属于过敏体质,那么不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必要时可去医院做过敏源检测,常用的方式有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两种。体内试验就是皮肤点刺试验,会用一些日常生活当中最常见的过敏原进行测试,皮损小,几乎没痛苦,是目前国际比较流行的做法。另外一种是体外试验,通过抽取血液,做血清化验来确定是否存在过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