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豆豆这种喜欢说粗话,说狠话的行为,就是诅咒敏感期的明显特征,也是孩子生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父母没必要太紧张,做好引导就可以了。就拿说粗话、狠话这件事来说,其实本身没什么大问题,只要父母不过度关注,孩子很快就会把这些糟糕的语言给忘掉,不再提起。

“臭妈妈,我要把你打死!” 当孩子说狠话时,父母的回应很重要
豆豆已经3岁了,是一个非常活跃健谈的小男孩,但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特别喜欢说粗话,经常用一些比较粗暴的语言攻击他人,比如“臭妈妈”“臭爸爸” “我要把你打死”“我要把你扔掉”……每天都会说好几遍,妈妈怎么管都没用,反而说得越来越厉害。对此父母特别头疼,一方面担心孩子变成一个不懂礼貌讨人厌的“熊孩子”,一方面又担心伤了老人的心,毕竟被疼爱的孩子语言攻击,很多老人都承受不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孩子喜欢说狠话,可能是诅咒敏感期到了!
3-5岁时,孩子会进入一个新的敏感期,就是诅咒敏感期。豆豆这种喜欢说粗话,说狠话的行为,就是诅咒敏感期的明显特征,也是孩子生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父母没必要太紧张,做好引导就可以了。
什么是诅咒敏感期?
诅咒敏感期是语言敏感期中的一个表现。
蒙台梭利在“敏感期”理论中提到“语言敏感期”,并且指出0-6岁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高峰期,在这个阶段,如果父母能够多引导,激发孩子语言的潜力,就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根据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特点,“语言敏感期”还被分为7个阶段,具体为:
第一阶段:先声期(0-8个月):这个阶段是宝宝咿呀作语和初步理解的阶段,又称为“先声期”。到8个月左右,孩子的发声练习达到高峰,可以改变音量和音调模仿真正的语言。
第二阶段:前语言理解阶段(9-12个月):孩子不仅可以了解“不”的意思,语言表达也不错,如果能够得到足够的环境刺激和帮助,到12个月左右,孩子基本可以说出一些比较基础的语言,比如爸爸、妈妈,某些食物或者动物的名称,或者一些简单的招呼用语等等。
第三阶段:以词代句阶段(13-16个月):孩子虽然不会说出完整的句子,但是已经开始尝试掌握一些词汇了,基本可以用一两个词来代表一句话,当然,父母到底听不听得懂,还得他们跟孩子相处的时间,以及默契才行。
第四阶段:简单句阶段(17-24个月):孩子的语言发展进入一个飞跃的阶段,不仅能够理解语言,说的语言也非常多,可以说 一些简单的句子组成的复合句,有时候话还特别多,有点小话痨的感觉。
第五阶段:复合句阶段(25-32个月):孩子的语言能力越来越好,基本可以说一些更长,更复杂的复合句了,而且还会通过语言来评价人和事,用语言支配他人、组织一些简单的活动。
第六阶段:(33-48个月)自我语言阶段:3-4岁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丰富的词汇,话变得特别多,经常唠叨个不停,让很多父母非常头疼。其实这种“话痨”的表现,代表孩子的语言开始进入社会性的阶段。
第七阶段:(4-6岁)幼儿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4岁左右,孩子已开始有意识地掌握语言,学习语言了,他们的思维表达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好,就像个小大人一样。
而我们所说的诅咒敏感期,最常见的阶段就是宝宝3-5岁,这个阶段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错,掌握了很多词汇,学习兴趣也很浓厚,尤其喜欢学习一些新的词汇,当他们接触到粗话、狠话时,会不由自主得接收到,然后说出来。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脏话,不雅的意思,也不是真的在用狠话攻击他人。如果父母过度关注,非常生气,非常震惊,或者特别惊讶,引以为傲的话,孩子会感觉自己被父母关注了,重视了,会感觉非常自豪,然后就会频繁的说狠话,说粗话,甚至会带着一种兴奋的表情,感觉特别的好玩。
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处于一个叛逆期,当他们说狠话、粗话时,如果父母出现比较强烈的反应,强制他们必须停止的话,他们很可能会生出一种逆反的心理,你不让我说,那我就偏要说,非要跟父母对着干。
结果可想而知。
诅咒敏感期受外界影响大
很多父母都有一个相同的疑问,既然“诅咒敏感期”是孩子生长过程中的一个短暂的过程,是一个正常的过程,那么为什么同年龄孩子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孩子特别喜欢说脏话狠话,有的孩子用语却非常文明,很少出现狠话粗话的情况;有的孩子轻轻松松就能度过这个诅咒敏感期,有的却要经历好几年,让父母很头疼……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
主要还是跟父母的处理方式,以及所处的语言环境有关。
1.父母的不当处理。对于父母的处理方式,前面已经提过,孩子大多都有一个追求刺激的心理,父母越是不让做,表现得越是非常激烈,孩子就越喜欢,越想要去做,当然这也是叛逆的心理在作祟,3-5岁的孩子大多喜欢做一些挑战父母权威的事情。就拿说粗话、狠话这件事来说,其实本身没什么大问题,只要父母不过度关注,孩子很快就会把这些糟糕的语言给忘掉,不再提起。可是扛不住父母的关注太过度,害怕孩子变坏,表现出一些激烈的反应,结果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父母关注了,重视了,于是就会频繁的说下去,满足自己追求刺激的心理。
2.不良的语言环境。众所周知,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如果孩子经常接触一些不雅的语言,他们很容易学到,然后像普通的语言一样说出来。年前有段时间,叮咚经常说 “烂狗肉”,当时我特别惊讶,这三个字我们从来没有听过,自然也没有说过,叮咚怎么学会了呢?我问他从哪里听到的,他说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说的,那个小朋友经常说,然后他就学会了。我问他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吗?他说不知道,就是别人都说,然后他自己也就跟着说了。后来叮咚爸爸跟他解释了一下大体的意思,然后就置之不理了。可能是在家宅的时间比较久,接触的脏话少,叮咚已经很久没有说脏话了。
所以说,面对孩子说粗话,说狠话的行为,父母没必要太担心。反应过度,反而会延长他们的诅咒敏感期,养成说脏话的坏习惯。
孩子说粗话、狠话,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既然如此,父母应该怎么做?难道真的只要置之不理就可以了吗?建议根据孩子说粗话、狠话的情况,对症解决!
1.冷处理
对孩子来说,脏话、狠话、粗话,跟普通的话没什么区别,如果父母不过度关注,他们根本就发现不了这些话的“乐趣”。所以父母完全可以把这些话,当作普通的话一样处理,假装没有没听见,或者岔开这个话题。
2.从源头解决
孩子说粗话、狠话,不可能是天生就会,必定是模仿别人学会的,但是到底是跟谁学的呢?这就是父母必须解决的问题。
①从身边着手,跟孩子接触最多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没有说狠话、粗话的习惯,有的话赶紧改正;
②经常出现的地方,有些长辈喜欢带孩子去棋牌室,这些地方人员混杂,说粗话、狠话的几率比较高,孩子待得久了,自然就会学会。所以带孩子期间,尽量远离这些人员混杂的地方,多去安全健康的环境,比如公园等等;
③给孩子创造一个大量文明语言的环境,经常带孩子看一些绘本,讨论一些有趣的事情,用文明的语言夸奖孩子,即使训斥孩子也不要用粗话,狠话,孩子自然会慢慢忘记那些不良的语言,学会文明用语。
3.共情引导
在孩子看来,不管是粗话还是狠话,都只是好玩而已,根本没想过会给别人带来什么伤害。对此,父母可以通过共情、考虑他人的心情的角度引导孩子。
叮咚有段时间也经常说狠话,尤其是当我满足不了他的要求时,他会说“你是个臭妈妈,你再这样我就把你打死!”,刚开始我没当回事,但是后来他说多了,把我说的特别烦,于是我就回道:“你是个臭孩子,你再这样我就把你扔进垃圾桶里去”,然后他哇的一声就哭了。哭完以后,跑到我身边非让我抱着,我就抱着他跟他唠嗑,问他“妈妈说你是臭孩子,要把你扔进垃圾桶里,你伤心不?”他说特别伤心,我告诉他当他说我是臭妈妈,要把我打死时,我也是非常难过。然后跟他说,虽然这些话说出来很简单,但是特别伤人,即使是妈妈也是非常难过的,都不想跟他玩了,以后这种让人不舒服的话,一定不要乱说。
再后来,叮咚很少说“臭妈妈,我要把你打死”之类的话了,不过最近又学会了一个新的,就是“我再也不跟你玩了”。
叮麻寄语:
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很多问题都可以理解,遇到类似的问题,如果淡化处理没有效果的话,可以跟孩子摆事实讲道理,通过他的自身体会,让他明白这些粗话狠话的副作用。也可以明确的告诉孩子“这些话非常不礼貌,我们都不喜欢!”,相信急于表现自己,得到夸奖的聪明的孩子,很快就能学会如何文明的说话。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儿,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孕育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