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汪峰用实力证明了,在硬件素质相同的情况下,中国人调出来的耳机一点也不比外国人差,甚至比外国人更好,因为只有中国人才知道中国音乐需要什么样的调音, FIIL T1 X 就是这么一款懂中国人口味的耳机。从 FIIL T1 X 表现来说,它可以被称为国产耳机中对抗 Airpods 的一线梯队,以后我们推荐耳机的时候要记住,有一个国产耳机品牌,它叫 FIIL ,它的耳机有资格代表中国智造的声音。

最近学霸君闲着没事上网冲浪,看看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买些什么样的数码产品。

看了一下发现,在选手机这个方面,华为毫无疑问是最受欢迎的,十个人里面至少有四个是选择华为或者荣耀的,其他就是支持小米、 OPPO、vivo 的居多,看来大家还是挺喜欢国产手机的。

耳机的情况却截然相反,苹果的 Airpods 占据了绝大多数,还有推荐索尼的、森海塞尔的、 AKG 的,推荐国产耳机的只有极少数,有也是推荐手机品牌的耳机,预算超过 100 以后基本就看不到了。

其实道理我都懂,大家不就觉得大部分国内耳机厂都是坑嘛,既没有苹果那种对生态的把控,也没有老牌耳机厂的调音实力。

但大家可能忽略了一家国产耳机厂,它虽然名气不大,但是背后有专业音乐人的音乐团队进行调音,在过去 5 年的时间里一直推陈出新,不断赶上世界一线耳机厂的步伐,向世界展示中国声音。

它就是汪峰创立的耳机品牌 FIIL 。

虽然成立才 5 年,但是 FIIL 旗下的耳机做得是越来越好。

例如今年全新升级的 FIIL T1 X ,号称汪峰在过去 1500 天耳机调试路的最终作品。

今天学霸君就来看看,国产无线耳机和苹果到底差多远。

只有懂音乐的人,才能做出好的耳机

大家都知道,汪峰被称为头条哥,因为它每次有机会上头条都会被人抢走。

但是 5 年前的那一天,他如愿以偿了,因为他宣布进军耳机市场。

在当时,明星代言耳机的很多,但是自己下场监制的却很少,像汪峰这样自己做品牌,还送给圈内好友试听的,大概真的只有汪峰一个。

如果对自己做的耳机没有自信,相信他是不敢拿给同是歌手的好友用的。

闲话少说,音质好不好,我学霸君试过才算。

国际惯例,我们用蔡琴的《渡口》来试一试这个耳机。

开始的那三声木鱼声非常清脆,衔接的鼓声相当有力,贝斯的声音也挺干净的,不愧是摇滚歌手调出来的耳机,这个低频给力。

紧接着,蔡琴阿姨一开口我就起鸡皮疙瘩了,这个耳机的中高频有点厉害啊,女声的感染力非常强,而且很干净,其他乐器的声音也能分辨出来。

当然,就算汪峰对音乐再敏感,如果耳机的硬件差,它的音乐团队也没办法调出这么好的音色出来。

FIIL T1 X 采用了一颗直径 6.1mm 的动圈单元,同时加入了高端音响常用的高密度钕磁铁,将 FIIL T1 X 的音质推到了符合 Hi-Res 高清解码的要求。

汪峰用实力证明了,在硬件素质相同的情况下,中国人调出来的耳机一点也不比外国人差,甚至比外国人更好,因为只有中国人才知道中国音乐需要什么样的调音, FIIL T1 X 就是这么一款懂中国人口味的耳机。

苹果安卓都能用,实用性不输 Airpods

众所周知,苹果的 Airpods 好是好,但安卓用户只能听个响,什么功能都用不了。

但是 FIIL T1 X 经过潜心开发,成功让包括小米、OPPO 在内的各种安卓手机的功能与苹果一致。

举个例子,FIIL T1 X 在苹果手机上可以开盖即连,在 OPPO 手机上也可以。

FIIL T1 X 可以唤醒苹果手机的 Siri ,也可以唤醒小米手机的小爱同学。

除此之外, FIIL 团队还为不同听歌倾向的人开发了一个 App ,偏爱摇滚、电音的朋友可以设置到低频模式,偏爱女声的朋友可以设置到高频模式。

除此之外还有十多种不同的音效,满足不同人群对音乐的追求。

充电 5 分钟,听歌 1 小时

在使用过程中,学霸君最满意的就是 FIIL T1 X 的续航成绩了。

学霸君上下班时间分别听一个小时歌,愣是听了两个星期才开始提示电量不足。

而且最值得称赞的是, FIIL T1 X 采用了 Type-C 充电口,除了让你出门少带一条充电线以外,还支持快充功能,只需要 40 分钟就可以充满耳机和耳机盒。

而且耳机盒本身也支持快充,当耳机没电的时候,只需要放在耳机盒上 5 分钟就可以获得一个小时的电量,相当给力。

而且它还支持 IP65 运动级别防尘防水,平时除了上下班路上听歌,下班以后跑步健身也可以听,流汗了也不用担心。

而且相比极其昂贵的 Airpods , FIIL T1 X 的售价相当亲民,现在券后价为 289 ,仅需要 Airpods Pro 的1/6 !

从 FIIL T1 X 表现来说,它可以被称为国产耳机中对抗 Airpods 的一线梯队,以后我们推荐耳机的时候要记住,有一个国产耳机品牌,它叫 FIIL ,它的耳机有资格代表中国智造的声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