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以武术技巧来进行决斗,体型较大一方的选手往往能够取得胜利,其中透露出的东西已经足够让武术尴尬不已,因为这等于是在说,武术技巧无法克服体型上的先天差距。

蜀出相,巴出将。谁也没有想到,温柔的成都会因一场意外“决斗”走红——4月底,微博上@MMA徐晓冬和@雷公太极一言不合,随之在成都科华中路一家健身场地比武,最终后者在数秒内不敌。旋即,MMA(综合格斗)的徐晓冬向武林发起挑战,成为网络热门事件。

网络调侃,各大门派的血雨腥风将要拉开序幕。然而谁都很清楚,这一切并不会发生。在历史中绵亘数个世纪的决斗,现实世界中只会在电影里。中国的武侠小说家首推金庸、古龙,平江不肖生与之相比可算是籍籍无名。平江不肖生真名为向恺然,是湖南人,曾写下12部武侠小说,其中的《江湖奇侠传》被摘去片段,拍成了电影《火烧红莲寺》。茅盾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这件事说道:“如果说国产影片而有对广大的群众感情起作用的,那就得首推《火烧红莲寺》。”向恺然武侠作品不多,比较重要的原因是他本人乃是一名真正的武术高手,从而在艺术创作上更多束缚于武功的现实状况,在想象上远远逊色于不懂武术的金庸、古龙之辈。

平江不肖生遇到的问题,如今仍然是中国武术的难题之一。自从WMA(中国职业武术联赛)开始以来,对于这项赛事的批评从来没有停止过。对WMA的批评主要集中在缺乏观赏性——比如限定技术动作、打击部位,普通观众不了解规则,听到比分后通常茫然,这些都加剧了外界对武术联赛的嘲笑。不少人认为,这不但离推广武术的初衷越来越远,更像是在丢武术的脸。资深武术专家韩建中对此感慨说:“1929年之后,武术就没有打过实战。现在的武术打不出味道,是因为有80年没打了。”

其实根本不止80年。至今想来,中国近代史中最无稽的画面,是戈登因为(当中间人协调)郜永宽投降被李鸿章杀戮一事,曾带手枪要求和李决斗。只有我们才能理解,对戈登這样的冒险家司空见惯的手枪决斗,于位居高位的李有多么遥远。

中国传统文化中几乎没有“决斗”的戏份。玄武门之变不是李世民和兄弟之间的决斗,而是一次“设计”。《三国演义》中,士卒们只需观看主将砍杀,视其结果掩杀或撤退。关云长斩颜良、文丑时,仿佛是胯下有一哈雷,一方静态而一方“仗着马快”,须臾功成。

在欧洲,中世纪以来,司法决斗被认为是秉承了“上帝的旨意”,源于神的判决。决斗之前的规则相对更公允,双方使用同样的武器,来到规定的决斗地点。在法官领主的见证下,开始厮杀,规则几乎和古罗马角斗场的规则相似,除非求饶,否则以其中一人被杀终结。决斗基本都为单打独斗,也有极少情况下是群殴。1396年,苏格兰Chattan部落和Kay部落在佩思(苏格兰中部)发起“部落决斗”,每方决斗士约30人。决斗在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三世面前展开,Chattan部落获胜,只有12人活了下来。

欧洲人曾经以为,司法决斗促进了尚武精神,似乎能解决一切法律问题,还简化了取证、诉讼等等流程。但教会认为这与基督教义相违背。此后,欧洲各国教会逐渐在这一观点上形成一致。很多国家迫于教会不断施加压力,逐渐取消了司法决斗。英国大巡回法庭和陪审团制度,客观上也促成了决斗时代的终结。

决斗一度改变了自然学科的进程。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是中世纪后期天文学的代表人物。1566年12月10日,他与另一位丹麦贵族曼德鲁,帕斯伯格(ManderupParsberg)因数学问题发生争吵。几日后争吵升级,两人相约以决斗平息这场争论。这场决斗导致第谷失去了自己的鼻梁,自此他对医学和炼金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便为自己打造假鼻梁。1601年10月,他在布拉格的一个宴会上咯守礼仪而不顾身体疾病,最终去世。第谷的助手就是至今我们在物理、数学和天文学上顶礼膜拜的大师开普勒。

1776年8月,当乔治·华盛顿兵败仓促撤离纽约时,许多人都认为美国独立很可能化为泡影。但是,他们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个鲜为人知、高度保密的六人间谍小组TheCulper Ring。他们秘密潜伏在纽约,所有成员身份都严格保密,长期不为外人所知。

这部分历史,后来被拍成了电视剧《逆转奇兵(Turn)》,讲述纽约乡农亚伯·伍德霍组织儿时小伙伴们成立间谍小组的故事。剧中亚伯和英军军官西姆科进行一场生死决斗,亚伯先开枪却没能抓住机会,西姆科则以复杂原因放弃了瞄准。在《基督山伯爵》中,刀剑决斗仍然是高潮戏份。但稍微对武器有所了解的人都很清楚,在无膛线手枪盛行的年代,使用非自用武器的互射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准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决斗真的算是“上天的旨意”。

回到以武术技巧决斗的话题,体型较大一方的选手往往能够取得胜利,其中透露出的东西已经足够让武术尴尬不已,因为这等于是在说,武术技巧无法克服体型上的先天差距。其实,意淫技术的远不止我们,《特洛伊》中开场阿喀琉斯杀死巨人,以及《圣经》中大卫以投石击毙歌利亚,要凸显的都是以技巧“以小胜大”。而现实往往和这些桥段背离。武术是否应该是一种天赋的才能而不是技巧,只要一个人天赋所予的快、重、高大,就能解决问题?这离奥林匹克已經很远了。

1971年,导演斯皮尔伯格以一部《决斗(Duel)》横空出世。电影的主人公戴维·曼恩在空无一人的州际公路上独自驾车。随后一辆大卡车出现了……曼恩发现对方像发疯一样想置他于死地,他想尽办法也甩不掉这辆大卡车,只好与之展开决斗……

因为这部片子的成功,斯皮尔伯格获得了执导《大白鲨》的机会。我们过去说,李慕白的剑、莎士比亚的鹅毛笔……其实都是男性性器官在电影中的延伸。从刀枪剑戟到汽车,斯皮尔伯格也展示了最新的决斗平台。只是聪明如他,也未曾料到《速度与激情》可以拍到第八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