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在司法部门工作,那提起薛荫棠您一定不陌生。他可是位有名的法律高参。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这位“矛盾化解之星”——薛荫棠。

今年85岁的他是一位有着6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1994年离休后,本着离休不离岗的精神,他依旧从事着喜爱的律师行当。

除了对街坊邻里的有求必应外,他还与丰台区新村街道办事处所辖的五个社区签订了《法律服务进社区协议书》。每季度安排一次法律辅导课,每月月中的周二下午,还选派律师同时为这五个社区的居民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和服务;每月15日下午和每双月最后一个星期五下午,他都为右安门地区残疾人法律服务之家提供义务法律服务,举办残疾人权益保障讲座;除此之外,他还出任右外街道残联义务法律咨询员,每月10日雷打不动地到残联坐班,为群众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同时,他也是陶然亭街道办事处随叫随到的常年义务法律顾问。

为了把矛盾、纠纷解决在社区,消灭在基层;为使法律服务不走过场,及时了解群众参与情况与满意度,他设计了《律师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情况统计表》,一填就是七年。

除此之外,薛荫棠义务帮助封克东老人的故事也在坊间广为流传。

封老(76岁)是1949年参军的转业干部,在北京市建筑行业工作多年,家中老伴已过世,三个儿子各有住房。当得知封老居住地即将拆迁的消息后,三个儿子为获取拆迁补偿金,撬开封老的房门,把父亲赶了出去。在得知封老的遭遇后,薛荫棠分文不收的代理了他的居住权纠纷、用益物权纠纷、债务纠纷三个案件,场场胜诉。

了解到封老八十年代因曾蒙冤入狱以致迟迟没恢复工资关系、单位拖着不给办退休手续、再后来原单位撤销,退休、医保更无从办理的情况后,薛荫棠由公益律师变身为公益办事员,一趟趟到市纪委、市监察局、市人力社保局等单位为封老奔走,终于,封老过上了有保障的晚年生活。

除了在法律上颇有建树以外,在文学方面薛老也是硕果累累。他笔耕不辍,激情飞扬地写下《保家卫国跨过鸭绿江》《忆国际主义战士葛天民》《突破临津江》《英雄连长英雄连——纪念抗美援朝德寺里阻击战胜利60周年》《我与共和国同行——忆建国六十年》《在战斗中砺练 在党旗下成长——纪念建党90周年》《结合实际学习杨善洲》《发挥余热 利用专长 服务社会》等诸多文章。这些文章被《情系军营》《平定百姓》《阳泉晚报》相继刊出,《英雄连长英雄连》一文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全国征文大赛组委会”专家评审一等奖。

由于在公益法律服务方面的突出贡献,薛荫棠多次被市委政法委评为“矛盾化解之星”和北京市政法系统离退休干部优秀党员。薛荫棠常说:“我认为一个普通党员,不一定都去从事那些轰动世界、名扬四海的惊天大事,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实事求是地做一些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实事,才是最恰当的选择。”

来源:北京老干部微信公众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