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大足微发布"免费订阅

三驱镇的竹编产品,在当地颇有名气。仅以竹席为例,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打竹席”,以贩销竹席为业者就有上千人,年销售量曾达259万余张。

随着时代变迁,机械化生产的藤席、竹丝席等产品带来的市场冲击,让从事竹编生产的从业者越来越少,就连曾经商贩云集的竹席市场也逐渐消失。当地老一辈竹编艺人介绍:“竹编是技术活儿,要坐得住耐得住性子,同时,没有了专业市场,产品不好卖收入也少了。”

挑选竹子

剖竹

准备竹篾

熟练的手法

编竹篓

因为销售难,从前人们在茶余饭后,席地而坐、三三两两“竹编忙”的情形已不复存在,传统的手工技艺也正在没落。

针对这一情形,去年10月,三驱镇政府借助“互联网+”的方式,利用电商平台,为“土里土气”的竹编产品找到了新的出路。该镇引导5名有干劲的村民成立了“天成竹制品专业合作社”,一边通过合作社重新调动村民的编制热情,一边将其产品统一进行网络销售,让传统的手工制品搭乘“电商快车”走向全国各地。

展示电商平台页面

为产品拍照上传到网络

分红

还是以竹席为例,当地常见的材料有慈竹、水竹、观音竹等,做工细腻、规格齐全、品种繁多。虽然,一床1.8米的水竹席,在网上的销售价格超过了1000元,但因其凉爽舒适、止汗解暑的特点,仍广受欢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目前,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当地已有60余户村民主动加入合作社,又重新“钻研”起竹编技艺来。电销的竹编产品也从单一的竹席向竹篓、竹筐等产品延伸,产品种类达到了70余种,月销500余单,销售额达8万元左右。

俯瞰“竹编成品

“土货”搭电商成为“网红”,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体现,不仅让村民足不出户每月就增收了上千元,更让传统的手工技艺重新焕发了生机。

大家都在看

【公告】大足区公共租赁住房明天起开始申请了!

大足?荣昌?永川?海棠香国到底在哪里?答案在这里……

《宝顶镇—匠心守艺》完整视频!

【收藏】2018年大足新、老车站最新发车时刻表!

《我在宝顶等你》MV正式发布,这是一首听一遍你就会跟着哼的魔性歌曲!

来源:大足日报

文图:王尚英 黄舒

编辑:王荣桥

微信号:dzwfb2015

大足区委、区政府

官方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