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庭生养孩子,在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很希望孩子在长大之后,能承担起养老的责任,可以照顾到父母。只不过,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法预测在父母老了之后,是否有孝顺的心意。
有一句俗话叫做“三岁看到老”,虽然不一定正确,但作为家长的确要从小培养孩子,予以正确的指导。须知,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口头禅,也会让孩子走向歧路。

今年三岁的壮壮,已经能说不少话了,但因家人的溺爱,平日里的性格比较骄纵,受不得一点儿委屈。有一天跟父母出去逛超市的时候,看到卖玩具的地方,壮壮便走不动路了。
可是在前一天,家里刚给买过玩具,因此父母没有同意壮壮的要求。与此壮壮立刻坐到地上大哭了起来,一边哭还一边说:“我才不管,我就要,你赶紧买去。”后来,受不了孩子哭闹的爸妈,还是败下了阵来,将玩具给买回了家。

这种纵容的做法,其实并不可取,但架不住有些家长总是想把好的都给孩子,忽略了日常的教育素养,甚至会导致孩子长大之后,对父母毫不尊重。
而且,在孩子小的时候,内心世界并不复杂,说出来的话大部分都是真实想法。如果孩子从小喜欢说这几句话,那么在长大了之后,极有可能会不孝顺,导致父母老无所依的情况成为常态。

小孩子吵吵闹闹是常有的事情,比如看到心爱的玩具会去争抢,或者是遇到爱吃的东西不让他人。无论原因是怎样的,当父母问及孩子的时候,如果只能听到“这不怪我,都是他们的错”的话,应该要当心了。
经常说这句话的孩子,性格上往往是自私的,会以自我为中心,不和顾忌到他人感受。可能有些人会说,孩子年纪小,以后还是能改的,何必抓住一两句话不放手。然而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任何小的细节都不应该忽视。
如果不制止孩子将责任,一味地推卸给他人的行为,在养成习惯之后,再想要去改变会很难。尤其是部分孩子长大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后,对父母会很忽视,孝顺的概率较大。

“小霸王”一样的孩子,在许多地方都很常见,受到了长辈们的溺爱,即便有了错误的行为,也会被大人们“粉饰太平”,过后越发地变本加厉。
而且,这样的孩子在性格上,会是比较冲动的一方,通俗一些的说法,就是做事不过脑子。由于缺乏足够理性的判断,所以在感情用事的基础上,做错事的次数也较多。
当孩子说什么是什么的情况,变得越发严重之后,稍微有些偏差,在父母劝阻无效的时候,走弯路的概率会增加,更不用提长大之后孝不孝顺了。

小孩子的占有欲,通常都会很强,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没有教育指导,连父母也不会分享。而学不会分享的孩子,在交朋友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小气的表现。
家长需要将传统的节俭与自私小气区分清楚,可以让孩子学会节约、节省,但养成过于苛刻的小气行为,让孩子只爱自己,对父母也舍不得一分一毛,则是失衡的教育。
这类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需要他人来迁就,自己却无法做出相同的回馈,可以用“双标”来形容。在学不会尊重他人的前提下,长大之后也很难对父母,会有孝顺的举动。

亲子关系的维系,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至于说出这句话的孩子,已经开始在内心,对父母有所嫌弃,想让这些人变得孝顺起来,会有很大的难度。
至于是哪些原因,导致孩子出现这样的思想,不妨尝试与之交流,对于内心深处的想法进行沟通。消除孩子对父母的偏见,属于很重要的事情,即便有年龄、思想等方面的代购,也应当多加尝试,而不是放任自流。
语言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让人得到许多能量,也会成为摧毁很多东西的“武器”。小孩子的话,作为父母也应当放在心上,并且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孩子成为有高情商的人,在未来不仅会孝顺父母,也会拥有更多人的喜爱。
相关文章